李玉霞 陳莉 唐桂菊
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相關性研究
李玉霞 陳莉 唐桂菊
目的 探討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間來武漢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婦產科進行診治的150例患者, 按照宮頸癌病變情況進行分組, 其中有64例患者為癌前病變組(CIN I-CIN III), 26例患者為宮頸癌組, 60例患者為宮頸無細胞學改變的對照組。采集三組患者的宮頸脫落細胞進行檢測并對HPV基因型進行分型檢測。結果 150例患者中, 有64例患者檢出了高危型HPV, 陽性率為42.67%。癌前病變(CIN I-CIN III)組64例患者, 35例患者檢出高危型HPV, 陽性率為54.68%;宮頸癌組26例患者, 24例患者檢出高危型HPV, 陽性率為92.31%;對照組60例患者, 5例患者檢出高危型HPV, 陽性率為8.33%。三組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隨著宮頸病變程度的加重, 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呈現出顯著地上升趨勢(P<0.05)。64例檢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 有43例患者為HPV16感染,檢出率最高, 為67.19%, 顯著地高于HPV其他亞型的檢出率(P<0.05)。結論 臨床建議, 對女性, 特別是亞臨床女性進行HPV病毒載量的跟蹤監(jiān)測, 是預防和控制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有效手段。
高危型HPV感染;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
近年來, 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 因此,臨床對于宮頸癌的防治給予了極大地重視。臨床通過大量的研究分析發(fā)現,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持續(xù)性感染與宮頸癌的發(fā)生具有密切的關聯。作者為了更好地探尋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相關性, 特對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 現將整個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間來武漢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婦產科進行診治的病例150例, 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5.8±4.68)歲。150例患者, 按照宮頸癌病變情況進行分組, 其中有64例患者為癌前病變(CIN I-CIN III)組, 其中有26例患者為宮頸癌組, 其中有60例患者為宮頸無細胞學改變的對照組。三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臨床方法 采集三組患者的宮頸脫落細胞, 在進行采集之前, 需叮囑患者24 h之內禁止性生活嗎, 并且72 h內禁止進行陰道沖洗或上藥。將采集好的宮頸脫落細胞置入有細胞保存液的采集瓶中, 在4℃左右的冰箱內進行保存。采集好的宮頸脫落細胞標本要在2周時間內完成檢測。根據患者宮頸細胞檢測情況判斷其宮頸的病變程度。對檢出的HPV,采取雜交捕獲法(hc2 HPV DNA)進行HPV DNA檢測, 對HPV基因型進行分型檢測, 該方式可以一次性檢測出13種高危型HPV[1]。
1.3統計學方法 觀察得到的數據用SPSS 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 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三組患者HPV檢出情況對比 三組患者HPV具體的臨床數據統計分析見表1。
2.2高危型HPV各亞型陽性率對比 64例檢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 有43例患者為HPV16感染, 檢出率最高,為67.19%, 顯著地高于HPV其他亞型的檢出率。由該研究結果可以看出, 在高危型HPV的感染中以HPV16感染為主。具體的臨床數據統計分析見表2。
表1三組患者HPV檢出情況對比(n, %)
表2高危型HPV各亞型陽性率對比(n, %)
宮頸癌是一種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疾病, 臨床通過大量的研究探索表明, 對于宮頸癌來說, 是可以通過有效地醫(yī)學干預來進行防治, 可以大大的降低其發(fā)病率和致死率。臨床認為早期的預防、及時的診斷、積極地治療癌前病變, 阻斷其進展到宮頸癌的潛在危險, 是預防和控制宮頸癌的有效手段[2]。近年來, 多數的業(yè)內學者均認為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持續(xù)性感染在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發(fā)病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臨床研究表明, 當患者持續(xù)性感染高危型HPV之后, 就會增加患者宮頸細胞發(fā)生惡性轉化和高度異常增生的風險, 從而導致患者最終發(fā)展成為宮頸癌[3]。
本次研究中, 通過對150例來本院進行診治的患者進行分類對比研究發(fā)現, 隨著患者宮頸病變程度的加重, 高危型HPV的陽性率也隨之呈現出顯著地上升趨勢, 對于宮頸無細胞學改變的患者, 其高危型HPV的陽性率僅為8.33%;對于發(fā)生了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 其高危型HPV的陽性率為54.68%;而對于已經發(fā)生宮頸癌的患者, 其高危型HPV的陽性率92.31%。由此可見, 早期篩查高危型HPV感染對于預防和控制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此外,相關的研究中還發(fā)現, 高危型HPV病毒載量與女性宮頸癌變的程度有顯著的相關性, 具體表現為病毒載量越高, 女性患者宮頸癌的概率最大[4]。鑒于以上的因素, 臨床建議, 對女性, 特別是亞臨床女性進行HPV病毒載量的跟蹤監(jiān)測, 是預防和控制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有效手段。
[1] 張東紅,林美珊.人乳頭瘤病毒在國人宮頸病變中感染及型別特征的Meta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0,13(12):1287-1290.
[2] 馮燕,王新寧,程易凡,等.高危型HPV負倚量與官頸癌及其前期病變關系的研究.現代婦產科進展, 2008,17(10):730-731.
[3] 黃桂風周霓,莫秀英.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的相關性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9(18):12-13.
[4] 何桂蓉.HPV DNA病毒載量檢測在亞臨床女性官頸癌的應用價值.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09,24(4):127-129.
430010 武漢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李玉霞);武漢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陳莉 唐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