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璇
我的老家在青山環(huán)抱之中,那兒山清水秀,綠竹叢叢。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杏樹和一棵核桃樹,它們挺立在整潔干凈的院子里,像兩個士兵一樣守護(hù)著家園。在我八九歲的時候,奶奶種下了這棵小杏樹,現(xiàn)在它終于長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雖然樹皮龜裂,渾身是疤,露著土黃色的身子,但它每年還是長出又小又圓的杏樹葉,結(jié)出又大又甜的杏子。九、十月間,熟了的核桃也一串一串地掛在樹上。每當(dāng)我回到老家,爺爺都會剝開厚厚的核桃皮,砸開硬硬的核桃殼,讓我用牙簽挑著核桃肉吃。
再往前,是幾塊菜地。每年,爺爺都會種卷心菜、大白菜、蔥和韭菜。它們在屋子的最前面,放眼望去,院子里一片青綠、碧綠和濃綠。一陣風(fēng)輕輕拂過菜地,就像漾起層層綠色的波紋。
菜地的右面,有一群剛出生的小雞,它們被網(wǎng)在籠子里。我常會去撒點雞食喂它們。它們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還會搶食,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誰都不讓誰。我常常還會抓起一只小雞在手上觀察。它的兩只小眼睛又黑又亮,如同黑寶石一般。鵝黃色的嘴巴特別尖,兩只小爪子是嫩紅色的,腳爪后面還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小趾。它肚子上的羽毛蓬松柔軟,像剛彈過的棉絮,摸起來熱乎乎的。
院子的最右邊,是看門狗的“家”。狗每天在院子里走來走去,一會兒聞聞菜地里的大白菜,一會兒嗅嗅雞圈里的小雞仔,一會兒又趴在窩里休息。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只要坐在院子里,它就會立刻跑到我身邊,站起來,用它那梅花形的小爪子夠我的碗。我一張開嘴,它就哼唧一聲,像是我動了它的美餐似的??匆娝鲜欠谖夷_邊,眼巴巴地盯著我的碗,我夾起一塊雞蛋扔到遠(yuǎn)處,它便瘋了似的瞄準(zhǔn)目標(biāo)直沖過去。
在鄉(xiāng)村的老家,有一望無際的菜田,有美妙的雞鳴狗吠。那兒,是我心靈的棲息地。
指導(dǎo)老師/趙曉云
[評析]
在城市中生活久了,去到鄉(xiāng)村,我們總會感到身心解放的快樂和放松。本文小作者為我們描繪的“在鄉(xiāng)村的老家”,帶給我們的也是這樣一種快樂而放松的閱讀感受。所以,當(dāng)小作者在文末說“那兒,是我心靈的棲息地”,我們也很有同感。略有不足的是,習(xí)作過于注重記事描敘,忽略了對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表達(dá),從而影響了主題的突現(xiàn)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