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 要:語文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說的欲望,使學生在堅持不斷的練習中表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表達;復述活動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要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使學生在不斷練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借助講故事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講故事”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現階段的學生喜歡看故事,喜歡聽故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故事的作用,要讓學生在講故事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而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如,我會借助每周的閱讀課組織學生“講故事”,不過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學生所講的故事不能是教材中有的,要從課外尋找,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如,有學生講述了《三只小豬》《海的女兒》《紅蠟燭和美人魚》《嫦娥奔月》等故事,輕松的環(huán)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二、借助課文復述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復述能力是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所謂的復述活動并不是學生消極地、被動地背誦課文,也不是讓學生用寥寥幾句概述文章主旨,而是讓學生按照一定的線索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將課文故事進行講述。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組織學生進行復述活動,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按照“花園的變化”這一主線對文章進行復述。而且,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還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如:從這篇童話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春天為什么會離開巨人的花園?為什么又會回來?簡單的問題思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對學生的交流能力也起著一定的幫助作用??傊?,在復述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應用意識得到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要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巴林左旗林東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