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英
李清照:巾幗不讓須眉
[素材回放]
李清照(1084—約1151)山東濟南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清照生于書香門第,在家庭的熏陶下很小便文采出眾。她通曉音律,長于詩詞,工散文,能書畫,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以靖康之變?yōu)榻纾脑~風格變化明顯,前期主要是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發(fā),清新明麗,意境優(yōu)美。后期,悲傷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臨著民族的災難,故而多傷時感世,悼亡思鄉(xiāng),沉郁感傷之作。著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
[熱用理由]
李清照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被稱為“詞國皇后”、“婉約詞宗”。她的詞不論是溫婉細膩清麗明快,亦或沉重憂愁凄婉悲傷,都楚楚動人擲地有聲。在那個視女性為附屬物的時代里,她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情,巾幗不讓須眉。她追求平等的愛情和獨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時代獨立女性的特征已經(jīng)凸顯。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們證明,作為一位詞人,她成就卓越,作為一位女性,“千古第一才女”非她莫屬。
[榜樣引路]
再也沒有
那日,風停雨疏,亂花飛逝,病榻上的你也想泛舟湖上,賞那一池春水,怎奈幾多愁哭,豈是一葉輕舟能承載?那顆心啊,再也沒有往日觀云卷云舒的閑適,再也沒有聽雨打梧桐的恬淡。
(摘自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化用詩意,揣度心理??忌美钋逭铡段淞甏骸吩~意,聯(lián)系背景,緊扣“再也沒有”,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展現(xiàn)她情感的變化,富有意蘊和文氣。
[榜樣引路]
帶著你的誘惑出發(fā)
帶著文學的誘惑出發(fā),我與李白“放逐白鹿青崖間”;與李清照分擔國破之凄、喪夫之痛;與蘇軾一起懷念王弗,同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猶未寒,無處話凄涼”。
帶著文學的誘惑出發(fā),我愿胸懷理想馳騁天下,亦盼背上行囊浪跡天涯。我可以置身農(nóng)家品味粗茶淡飯,也可以安居高樓享受富貴榮華。
(摘自2013年江西省中考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同質(zhì)疊加,排比取勝??忌鷮⒗钋逭张c李白、蘇軾的素材疊加,在情感上達到渲染,在修辭上構(gòu)成排比,既豐富了作品的內(nèi)容,又使語言富有節(jié)奏和氣勢。
[榜樣引路]
我與易安的親密接觸
我曾經(jīng)是你手里的那枝青梅。有人到訪,你剛剛蕩罷秋千“薄汗輕衣透”,慌亂之下忘了鞋子,金釵也從頭上溜下,害羞地往屋里跑。卻又忍不住倚門回首,裝作把我來嗅。從那時起,你心中裝下了一個夢,裝下了一份年少情懷。情懷縷縷,如竹影婆娑,印在一襲心紙上,印在那個露濃花瘦的清晨。
我曾經(jīng)是你手里的那片羽毛。那個蕩舟賞荷的傍晚,你們焦急地尋找回家的路,卻又迷途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了一灘鷗鷺。鷗鷺雪白的羽毛在空中飄落,美麗得如夢一般。你把我捧在手里,你的心如盛放的荷,在水中搖蕩,那時那刻你滿是年少好心情。
我曾經(jīng)是你的榻上那鋪竹席。你在菊香彌漫中,于東籬獨自想念在外的游人,雙眸望穿秋水,卻喚不回他的一聲輕笑。菊香盈袖,卻更添離愁。院落的菊開得正旺,如同你的思念,然而榻上竹席透出一縷縷寒氣,滲透你的肌膚,也滲透你的思緒??次黠L卷起簾帳,窗外的菊花再次映入眼簾,一陣陣惆悵一陣陣感傷一陣陣相思愁絕,那蕭瑟秋風中搖動的瘦菊,想必就是你的心影吧。
如今,我是清冷月下你滿頭斑駁的白發(fā),你在徘徊、尋覓。你手捧金石書畫,任憑淚水滴落。杭州、越州、金華雖為繁華地,但你的晚年凄苦孤寂。只有一部《金石錄》,讓你時常憶起吟詩誦詞、把酒言歡的那些流光,流光中你的笑,如同家鄉(xiāng)的漱玉泉,清澈透明……
如今,我是你的一聲仰天長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為何留你一人在這亂世?你是曾經(jīng)的易安,如今卻無處可安,金兵橫行肆虐,南宋王朝腐朽無能。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杯清酒到最后竟有了須眉不及的烈度……
如今,再次回首與你的親密接觸,一個豐盈而完整的詞人形象終于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
(摘自2012年河北省中考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化用詩意,合理想像??忌捎美钋逭盏脑娫~,展開聯(lián)想,從不同角度描述她倚門回首、誤入荷塘、別后相思、晚年孤寂等生活片段,最后點明“親密接觸”的意義,卒章顯志。作品因選材靈動而富有底蘊。
張愛玲:腐土里開出的一枝奇葩
[素材回放]
張愛玲(1920—1995)中國現(xiàn)代作家,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lǐng)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張愛玲一生經(jīng)歷一波三折,1944年她結(jié)識了汪偽政府的要員胡蘭成,鐘情于他并與之結(jié)婚,后又離婚。1955年赴美,后猝死于洛杉磯一公寓內(nèi)。
張愛玲系出名門,但卻并非自由成長,由于家庭的原因,她只能選擇“用錢來讀書”,甚至一度只能用寫作來度過經(jīng)濟難關(guān),這也許是她后來的作品充滿悲觀跟勢利的主要原因。她筆下的女性是實實在在的:自私、城府,擁有女性的細膩與古典的美感,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也令人驚異,而作者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在當時亦是極為罕見。她一生創(chuàng)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最著名的有《金鎖記》,《半生緣》,《傾城之戀》。
[熱用理由]
七分才氣,三分傲氣,十里洋場的意亂神迷中,清醒著一處清幽,她是一枝氣質(zhì)媚人的蕙蘭。張愛玲用蒼涼的文字,用個性的筆觸,用女性的敏銳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女性的細膩與美感,于孤傲清高之中,盡顯時代的風貌,到頭來,自己卻親繹一曲纏綿悱惻、靈肉糾葛的傾城之戀。時勢選擇了張愛玲,又拋棄了她,但她卻從不悔改自己的意志,依然我行我素,任由裙裾飛揚,暗灑一路幽香。endprint
[榜樣引路]
致張愛玲的一封信
愛玲,你不該用蒼涼來填充你的人生,你更不該讓你的人生總處于悲涼的低谷,你該去尋找生活中的飛揚與熱鬧,你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愛玲,春秋輾轉(zhuǎn),流年似水。人生如浮萍,為浪潮所操縱,而浪潮又被狂風所裹挾……很多時候,我們是難以左右人生命運的,而重要的是態(tài)度。愛玲,如果你能從另一角度來看你的人生,或許你就沒有那么多的無奈與煩惱了,今天你留給我們的也將會是一種別樣的風情。
(摘自陜西省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巧用書信,溝通情感。考生以朋友的身份,勸導張愛玲激揚其人生的斗志,走出蒼涼悲壯的人生低谷。借與名人對話,表達自己的心志,立意選材富有機杼。
[榜樣引路]
張愛玲的遺憾
張愛玲是上海灘的傳奇,用賈平凹的話說,她是個“會說是非的女狐子”“嘟嘟嘟地嘮叨不已”。張的文筆也很不錯,時而雋永,時而辛辣,哪一本書不是風靡全國幾十年?可是,為什么張愛玲直到今天都只是一個“著名作家”,而鮮有書評家尊其為“偉大作家”呢?我想,張氏的遺憾,緣于她自己為自己設定的小環(huán)境。
張愛玲的書多寫些上海灘老弄堂里大家族的細屑小事,多寫些白流蘇們的愛情。而20世紀里,人世間的滄桑巨變,民族的大悲大喜,便都只成了搭建起來的一個個舞臺背景,隱在這一段段兒女情長背后,只為證明這些傳奇戀情足可以“傾城”。時代的大背景,民族的大環(huán)境,就這樣隱隱約約、影影綽綽存在于遙遠的地方,讓人看得不真,覺得不深。而張愛玲,卻沉溺在自己過去簪纓世家的小天地里,偶爾探出頭看一眼外面的世界,便又縮回去,繼續(xù)她小環(huán)境里瑣細的感情描摹。
20世紀,文壇巨星們閃耀于天空,而這些文壇驕子們,正是把自己融入時代洪流向前的大環(huán)境中,正是把自己的才情與民族的命運相結(jié)合,才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
(摘自陜西省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逆向思維,反向立意。考生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以歷史發(fā)展的眼光審視張愛玲,將她的寫作風格與民族大義聯(lián)系在一起,揭示不足,反面應用素材,顯示出考生獨具智慧和能力,材料便產(chǎn)生了非同一般的效應。
[榜樣引路]
華麗與蒼涼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
人的性格與所處的環(huán)境會影響個人的命運。
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有兩位女子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傳奇,至今仍讓人慨嘆不已。
一個是三毛,一個是張愛玲。前者較感性,后者較理性。獨步走在撒哈拉沙漠的三毛,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無法面對丈夫荷西的死亡,令人始料不及地自殺殉夫。人生華麗的部分成了她生命中蒼涼的永恒。點燃一柱沉香,藏在上海繁華公寓的一隅,身著一襲華美的旗袍,手握黃卷,喃喃地誦讀著。張愛玲在人生最華麗的部分,卻遭受了情人的遺棄,但她理性地活了下去。
面對親人離散,我們該怎么辦?
要感性,還是要理性?像三毛一樣死去,還是像張愛玲一樣忍受著孤獨,度過蒼涼的人生。
我們要堅強,我們就要活下去。
(摘自陜西省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巧用對比,評說人物??忌擅畹貙⑷c張愛玲面對愛情的不同人生態(tài)度加以評說,說明無論華麗和蒼涼都應理性的道理,選材切入點恰當,評說中肯,顯示考生運用素材的智慧。
三毛:滾滾紅塵特立獨行
[素材回放]
三毛,原名陳懋平(后改名為陳平),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三毛幼年時就表現(xiàn)出對書本的愛好,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時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礎(chǔ),后遠赴西班牙,遇荷西,1974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并和荷西結(jié)婚,并以當?shù)氐纳顬楸尘?,寫出了很多作品。后荷西意外去世,她回臺后曾在文化大學任教,后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醫(yī)院去世,年僅48歲。
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含無限,更具耐讀性。她的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diào),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融知識性,趣味性,藝術(shù)性為一體,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懷,具有較高的文化審美價值。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余種。
[熱用理由]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絢麗,它的光燦,它的變幻和飄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這樣,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里,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被文明捆綁著的人,多慣于世俗的煩瑣,迷失而不自知。讀三毛的作品,發(fā)現(xiàn)一個由生命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像開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這是需要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的。(作家司馬中原語)
[榜樣引路]
我攜書而行
攜書而行,用清澈的眼眸發(fā)現(xiàn)美。書頁翻動,徜徉在人間至情至善至美之中。我隨著朱自清漫步,流連于人聲喧囂的站臺,為父親艱難攀爬的背影灑一掬感動的清淚;我與余秋雨同行,輾轉(zhuǎn)于敦煌古道,欣賞溫婉綽約的飛天以帶當風,凌風飄舉的倩影;我會追尋三毛的遺跡,跋涉在撒哈拉沙漠,諦聽駝鈴消散在曠遠的大漠;我會邂逅輪椅上的史鐵生,垂手而立靜聽他講生命的故事……書中的人生,書中的故事,都沉淀在我的靈魂深處。
(摘自2013年山西省中考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同質(zhì)疊加,集束推出??忌詴摓檩d體,整合朱自清、余秋雨、三毛、史鐵生等人的作品或經(jīng)歷為文,構(gòu)成排比,說明書帶來的自我提升,材料有神韻,語言有氣勢,很能顯示出考生駕馭素材的能力。
[榜樣引路]
百味人生
三毛用絲襪結(jié)束了自己美麗的人生。海明威隨著一聲槍響,永遠睡去。海子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從容地躺在了冰冷的鐵軌上。他們都是熱愛生命的精靈,他們的死出人意料,令人震驚,如此珍愛生命的人又為什么要過早地將生命送給死亡呢?細想他們的魂歸,也在情理之中。他們都曾用熱情的語言講述生命的美麗,而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尋求的理想與信念如風般隱退時,死亡便成為必然的歸宿,他們是用肉體的消亡來維護信仰的永恒與靈魂的純潔。
(摘自河北省滿分作文卷)
[應用技巧]
透視生活,理性思索??忌x取三毛、海明威、海子自殺事件,透過生命生死的表象,探索生命的存在和消亡的價值,思考深刻,見解獨到,也使作品充盈著理性的光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