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龍馬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祖先們認為,龍馬就是仁馬,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
作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被譽為“中華人文始祖”,他作八卦、定姓氏、制嫁娶、定官職,功績巨偉。尤其是他根據(jù)“河圖”、“洛書”演繹出的八卦,被認為是上古游牧時代的“氣象圖”與“方位圖”。
古往今來,上百種中華典籍中均記載著一個叫華胥氏的氏族女首領及其兒女伏羲、女媧的故事。那么,伏羲到底是怎樣一個來歷呢?
遠古的時候,在中國西北部有一個華胥國,生活著一支“華胥氏”母系部落氏族。華胥國境內有個大湖泊,名叫雷澤,據(jù)說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離雷澤不遠的地方有條雷河,華胥國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兩岸。
話說華胥國有個叫華胥的姑娘,長得美麗而嫻靜,她時常到雷河岸邊玩耍。一天,華胥姑娘游玩來到岸邊放眼望,但見湖水清波蕩漾,金鱗躍泳,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湖岸邊,綠荷無際,芙蓉香風,鶯飛草長,柳暗花明,真是一派無限好風光。這時候,華胥忽然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一個巨大的腳印,她停下腳步,注視了好長時間,之后又蹲下用手去丈量這個腳印,用小手量了好幾次,越看越有意思,于是又好奇地把腳放在上面踩了一下。誰知剛踩到腳印上,華胥姑娘覺得忽悠一下,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嚇得她趕緊把腳縮了回來。正要去前面繼續(xù)玩耍,她感覺肚子有些不舒服,便轉身回去了。不久,華胥姑娘有了身孕,一懷就是十六個月。三月十八日那天華胥生下一個兒子,她給孩子取名叫伏羲。
其實,這個腳印是雷神留下的,這位雷神長著龍的身子人的頭。這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有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崩咨窬褪驱埳瘢W電是龍神之形,雷聲是龍神之音。所以伏羲也就是龍神的兒子?!度时炯o》說伏羲降生的時候,有“龍瑞”出現(xiàn)。
轉眼伏羲六歲了。這天,來了一個皓首白髯、鶴發(fā)童顏的先生,他找到華胥,說自己叫郁華子,特來收她兒子伏羲為徒,以成就他將來大業(yè)。華胥聽了,連忙一口應允。這樣,郁華子就收伏羲為弟子,先是教授他《元陽經》,引導他修煉身體,增強體質。然后授三皇內文,教以順性之道。這郁華子就是“太上老君”。對太上老君歷史上有多種神化說法,大致說老子以“道”為身,無形無名,生于天地之先,住于太清仙境,長存不滅,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間,為歷代帝王之師。
很快兩年過去,郁華子見伏羲修煉得差不多了,就準備離開。在離開前他教導伏羲說:“過去,人一直住在樹上,是為了防止野獸的侵害;住在地洞里,是為了冬天取暖、夏天乘涼。現(xiàn)在這巢穴有的地方被水淹了,道路不通,你可以造船、造車,用牛馬來拉車,既能負重,又能運東西。為師就要走了。我走之后,你只要按照我前后說的十條:即‘畫八卦、創(chuàng)文字、造書契、行甲歷、整婚配、織衣服、定樂禮、筑宮室、造舟車、建軍隊去做,人類的尊卑貴賤就可區(qū)分,天下的政化大治就可形成。到時,自會有人幫助你。你只要好好用人就是了?!狈税延羧A子的話深深地銘記在心里。
伏羲長大后身高九尺一寸,長頭型,細眼睛,牙齒同龜鱉的牙齒一樣銳利,嘴唇似天龍的嘴唇一樣厚實,胸上還長著長長的白毛。華胥國的人都認為伏羲是“雷神”的兒子,又受過太上老君的點化,知書達禮、博古通今,就推舉他做了華胥國的君主。伏羲當上君主后,率部落從中國西北部沿黃河東下,在宛丘之墟定居下來,并在今河南淮陽縣建都。共工、柏皇、朱襄、昊英成為他得力的文武大臣。隨后,他又統(tǒng)一了華夏各個部落,成為天下百王的首領,并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創(chuàng)立了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圖騰——龍。
在伏羲氏的帶領下,華夏畜牧業(yè)迅速發(fā)展,九州大地和睦相處,一片太平景象。他模仿蜘蛛結網,制作了捕魚的網。大臣句芒根據(jù)這一原理,做了捕鳥的羅。伏羲和句芒指導臣民制造工具,結網打魚,投矛狩獵,開創(chuàng)了人類歷史上通過勞動獲取食物的新時代。之后,他又教給他們馴養(yǎng)野獸的方法,人類開始了家畜養(yǎng)殖;他帶領人們用獸皮縫制衣服,抵御寒冷;通過狩獵,動物類食物得以增加,強壯了人的身體,增強了人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他還帶領人們圍著篝火跳舞,以驅寒取暖,強健身體,并發(fā)現(xiàn)這種運動可以祛除身上的一些病痛,這便是傳統(tǒng)體育活動的雛形。他還以靳桐為琴、以繩絲為弦,制造了琴瑟,創(chuàng)造了《駕辯》的樂曲。為了治療疾病,他發(fā)明了石制九針,有圓頭的,用來按壓止痛;有尖頭的,用來點刺或放血;還有帶刃的,用來切割。石制九針的發(fā)明,是中醫(yī)學發(fā)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大創(chuàng)舉,千余年來被我國醫(yī)學界尊奉為醫(yī)藥學、針灸學之鼻祖,《帝王世紀》稱:伏羲“味百藥而制九針”。他采納妹妹女媧的建議,變革婚姻習俗,先定姓氏,以防止亂婚和近婚,創(chuàng)立了最早的婚配制度,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jié),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tài),最終使人類的體質和智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伏羲還首創(chuàng)了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他以所養(yǎng)動物、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使中華姓氏從此起源一直綿延至今,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跨越。他在前人初創(chuàng)文字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了文字,創(chuàng)立了甲歷,以甲寅作為一年之始。
當時,人們對下雨刮風、電閃雷鳴等自然現(xiàn)象又害怕又困惑,伏羲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閑暇之余他常常站在山上,仰觀天上日月星辰的變化;常盤坐高山之巔,察看周圍的地形方位和山川風物,苦思冥想宇宙的奧秘。
話說伏羲率領臣子朱襄和昊英到各國巡視,這一天,眾人來到河南省孟津境內的孟河入口處,兩岸夾石,只見孟河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千回百轉。忽然,從黃河遠處的河面上飛來一匹龍馬。這“龍馬”是何模樣?據(jù)《奇門遁甲》一書所載:“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龍鱗,故謂之龍。馬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蹈水不沒,圣人在位,負圖出于孟河也?!饼堮R的頭似龍頭,身似馬身,形似駱駝,遍體龍鱗,赤紋,長著雙翅,身高二米,背上還有一張圖。只見龍馬在波浪中行走,如履平地。伏羲不禁為之一振,立即率群臣到河邊觀看。這龍馬見到伏羲振翼飛出,悠悠然順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體分明,閃閃發(fā)光。
龍馬來到伏羲面前站定,將頭向伏羲點了三點,那背上的圖即飛到伏羲手上。伏羲將圖展開,只見這圖中畫的是由許多圓點和圓圈組成的符號。伏羲知道此圖非同一般,一定是上天賜給自己的貴重禮物,于是便將圖揣入懷內。因這張圖是龍馬背負著從黃河出現(xiàn),故稱此圖為《河圖》。
且說伏羲回歸方城山后,日夜守在龍馬身旁,根據(jù)《河圖》中的符號,苦苦思索,終于找出了其中所蘊含的奧秘。他仰觀天象,俯察地法,依據(jù)該圖并結合天地萬物的變化,終于研制出了八卦。
伏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叫天子的帝王,在位長達一百一十五年,享年一百九十七歲。傳說,伏羲去世后,被他的老師太上老君接到了天庭,在天界五帝中被尊為東方天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