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趙,喬菊久,尤獻民
(遼寧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紫癜顆粒由黃芪、大黃、太子參、阿膠和甘草等9味中藥組方,臨床用于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為快速、有效控制藥品質(zhì)量,筆者建立了處方中黃芪、大黃、甘草和當歸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Goodsee-Ⅰ型薄層色譜分析儀(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YOKO-XR顯色加熱器(武漢藥科新技術開發(fā)公司);3102型電子分析天平(天津市天馬儀器廠)。黃芪甲苷對照品(批號為110781-200613),大黃(掌葉)對照藥材(批號為 121249-201003),大黃酸對照品(批號為 110757-200606),甘草次酸對照品(批號為110723-200612),當歸對照藥材(批號為120927-201014),藁本內(nèi)酯對照品(批號為 111737-201103),均購自中國藥品食品檢定研究院;供試品紫癜顆粒(遼寧省中醫(yī)藥研究院藥學室,批號分別為 20120801,20120802,20120803);硅膠 G( 批號為20110608),硅膠GF254(批號為20100702),購自青島海洋化工廠;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
取本品10 g,研細,加甲醇100 mL,超聲提取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50 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5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50 mL,棄去氨試液,再用50 mL正丁醇飽和水洗滌1次,棄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不含黃芪的陰性樣品,同法制備陰性對照品溶液。另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5~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過夜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且陰性對照品溶液無干擾(見圖1)。
圖1 黃芪的薄層色譜圖
取本品10 g,研細,加氨水5 mL與80%乙醇100 mL回流提取 30 min,放冷,濾過,濾液蒸至近干,殘渣加 2.5 mol/L硫酸的50%乙醇溶液100 mL使溶解,回流提取1 h,放冷,用石油醚(30~60℃)提取2次,每次50 mL,合并石油醚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不含甘草的陰性樣品,同法制備陰性對照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10~1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丙酮 -甲酸(35 ∶5 ∶5 ∶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 nm)下檢視。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且陰性對照品溶液無干擾(見圖2)。
取本品10 g,研細,加甲醇100 mL,超聲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 mL使溶解,再加鹽酸2 mL,加熱回流30 min,立即冷卻,用乙醚分2次振搖提取,每次2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不含大黃的陰性樣品,同法制備陰性對照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5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5~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后檢視。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紅色斑點,且陰性對照品溶液無干擾(見圖3)。
圖3 大黃的薄層色譜圖
圖2 甘草的薄層色譜圖(254nm)
取本品100 g,研細,加水500 mL,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約150 mL,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30 mL,合并乙醚提取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不含當歸的陰性樣品,同法制備陰性對照品溶液。另取當歸對照藥材1.0 g,加乙醚20 mL,超聲處理10 min,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藁本內(nèi)酯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 5~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 G 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3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且陰性對照品溶液無干擾(見圖4)。
圖4 當歸的薄層色譜圖
用薄層色譜法鑒別制劑中的黃芪、大黃、甘草,薄層圖譜清晰,專屬性強,陰性對照無干擾,因此該法可定性控制該制劑的質(zhì)量。由于當歸藥材在成品中含量較低,故在提取過程中采用水蒸氣蒸餾,取樣量增加到100 g,蒸餾液再用乙醚進行提取,收集到的乙醚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復溶,作為供試品溶液。展開劑先后試用了正己烷-乙酸乙酯(4∶1)、甲苯-乙酸乙酯(30∶1),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4∶1)、環(huán)己烷 -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甲酸(4∶1∶1∶0.1),根據(jù)分離效果考慮,最后確定以甲苯-乙酸乙酯(30∶1)為展開劑。
[1]王光函,趙,鄒桂欣.化胃舒顆粒的定性鑒別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8):1 978 - 1 979.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