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偉,姚云飛
隨著物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庫存控制與管理逐漸受到重視,經(jīng)典的EOQ模型也越來越廣為熟知。但是EOQ模型由于其參數(shù)固定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實際生活中,許多物品具有一定的變質(zhì)性,例如血液、酒精、水果等食品。覃毅延[1]等提出了需求隨價格變化的具有折扣的易變質(zhì)物品的庫存模型,證明了當供應商給予數(shù)量折扣時,零售商的需求量是增大的,并給出了供應商給予數(shù)量折扣時零售商的訂貨量和訂貨周期的計算方法。勵凌峰[2]等研究了變質(zhì)率服從 Weibull分布的易變質(zhì)物品的最優(yōu)采購和庫存策。王道平[3]建立了在需求和采購價格均為時變的易變質(zhì)物品EOQ模型.羅兵[4]等進一步考慮了變質(zhì)物品在存貨影響銷售率且需求和采購價均為時變時的EOQ模型。
近年來多物品庫存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Bhattacharya[5]考慮了需求為線性的情況下兩種易變質(zhì)物品的庫存問題。Saha[6]建立了需求依賴庫存水平的易碎多物品庫存模型。莫降濤[7]等給出了易變質(zhì)多物品最優(yōu)訂購策略的線搜索算法。
本文所研究的是易變質(zhì)多物品庫存系統(tǒng)的最優(yōu)訂購策略,采用適當?shù)挠嗁彶呗?,使得庫存系統(tǒng)單位成本最小。一般的訂購策略有兩種:一是一次性訂購所有的物品,也就是每一次訂購,則所有的物品都訂購,這種策略比較方便,但缺乏一定的變通性;二是部分物品同時訂購,將一些訂購頻率差不多的物品同時訂購。這種方法考慮到物品的組合,每次訂購可以選擇性的訂購部分物品。本文給出第一種策略的最優(yōu)解,第二種策略的估計解,并用數(shù)值例子對兩種策略進行比較。
(1)n表示庫存系統(tǒng)訂購的物品種類數(shù)量,ni表示第i種物品,i=1,2,…,n
(2)Di為第i種物品的需求率,為常數(shù)。
(3)不允許缺貨,補貨率無限大,提前期為零。
(4)A為一次訂購物品的基本訂購費。
(5)Ai為訂購第i種物品額外的訂購費,ci為第i種物品單位購買成本,h為單位物品單位時間庫存持有成本占單位購買成本的百分比,T為庫存周期長度。
(6)αi為第i種物品的變質(zhì)率,Ii(t)為第i種物品在t時刻的庫存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物品有共同的訂購周期,則第i種物品在t時刻的庫存水平滿足下式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
相應的得到第i種物品的庫存費為:
變質(zhì)費為:
庫存系統(tǒng)在一個周期內(nèi)的平均成本為:
事 實上可令f(x)=ex[(x-1)2+1]-2,則
當x>0時f′(x)>0,所以f(x)在(0,+∞)上是嚴格增函數(shù)。
定理1atc(T)有最小值解,且唯一。
2.2.1 模型的建立
這種情況下,我們考慮訂購最為頻繁的一種物品,令這種物品的訂購周期為T,則其余物品的訂購周期為T的mi(mi為正整數(shù))倍,第i種物品的訂購周期即為miT,則第i種物品在t時刻的庫存水平滿足下式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
相應的得到第i種物品的庫存費為:
變質(zhì)費為:
庫存系統(tǒng)在一個周期內(nèi)的平均成本為:
為方便,以下將ATC(T,m1,m2…mn)簡記為ATC。若ATC要取得極值需滿足下式:
定理2 若存在滿足(3)式和(4)式的一組解(T*,m*1,m*2…m*n),則該解是ATC的最小值解。
證明 分別用ATC對T和mi求二階偏導,可得:
將(3)式帶入上式化簡可得
其n+1個順序主子式為
定理3 對于給定的一組值 (m1,m2…mn)(mi>0)(4)式有唯一確定的解T;對于給定的T(T>0),(4)式有唯一確定的一組值 (m1,m2…mn)。
證明 將(3)式左右兩邊同時乘以T2,然后
令左邊為M(T),則
則M(T)在(0,∞)上是嚴格增函數(shù)
當T→+∞ 時,M(T)→+∞,由介值定理可知,M(T)存在唯一確定的解T,該解T也即為(3)式的解。
同理,將(4)式左右兩邊同時乘以Tm2i,然后令左邊為Ni(mi)(i=1,2…,n),則
則Ni(mi)在(0,∞)上是嚴格增函數(shù)Ni(mi=0)=-Ai<0,當mi→+∞時,Ni(mi)→+∞,由介值定理可知,M(T)存在唯一確定的解mi,該解mi也即為(4)式的解。證畢。
對于(3)式和(4)式的解很難求解出,但是由定理3我們知道對于給定的一組值(m1,m2…mn)(mi>0)(3)式有唯一確定的解,所以,若能給出 (m1,m2…mn)的估計值,則最優(yōu)解T很容易求出,從而得到較好的庫存系統(tǒng)平均費用的值。
2.2.2 模型的求解
首先由
算出每一個物品單獨訂購的最優(yōu)周期,令其中最優(yōu)周期最小的物品i的mi=1,則其他物品的mj由下式給出
這種方法能很好的體現(xiàn)出不同變質(zhì)率下物品的訂購頻率,因此是個比較不錯的估計方法。
綜上所述,對于策略2,我們可以給出算法如下:
Step 1:輸入各參數(shù),求解方程(4),得到Ti,令Ti值最小的物品mi=1
Step 2:由(5)式 求解出mj,且令mj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數(shù)
Step 3:將所有物品的mi值及各參數(shù)帶入(3)式并計算出T*
Step 4:用(2)式計算出平均成本ATC
某超市訂購4種物品,其各參數(shù)如表1.其中h=0.2,A=100。
表1
利用本文所給出的算法,得到T1=0.32,T2=0.4575,T3=0.434,T4=0.248。所以選物品4的m4=1,則m1=1,m2=2,m3=2,T*=0.2917,ATC(T*)=2967.61,Q*1=117,Q*2=478,Q*3=829,Q*4=592。
若將各參數(shù)值帶入(1),解得若使用策略1,其最優(yōu)T*=0.3491,atc(T*)=3259.75。由此可以看出策略2被策略1更好。
下面分析物品的變質(zhì)率αi對庫存系統(tǒng)最優(yōu)訂購策略的影響,為方便起見,這里只以物品1為例。
表2
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變質(zhì)率的增大,庫存系統(tǒng)的最優(yōu)訂購周期逐漸減少,而平均成本增加。
本文對易變質(zhì)多物品庫存系統(tǒng)提出了兩種訂購策略,以系統(tǒng)平均費用最少為目的建立模型,并嘗試著給出其最優(yōu)解。最后通過數(shù)值列子比較兩種策略的優(yōu)劣,并對物品變質(zhì)率對系統(tǒng)訂購周期和平均成本進行了數(shù)值分析。本文的研究中還有些不足,沒有考慮購買費用滯后支付對庫存系統(tǒng)的影響,如果允許滯后支付該如何制定最優(yōu)訂購策略,這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1]勵凌峰,黃培清,駱建文.易腐物品的庫存管理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04(123):25-30.
[2]覃毅延,唐煥文,郭崇慧.需求隨價格變化的具有折扣的易變質(zhì)物品的庫存模型[J].運籌與管理,2006,15(4):22-26.
[3]王道平,于俊娣,李向陽.需求和采購價格均為時變的易變質(zhì)物品EOQ模型[J].數(shù)學的時間與認識,2011,41(8):59-66.
[4]羅 兵,楊 帥,李宇雨.變質(zhì)物品在存貨影響銷售率且需求和采購價均為時變時的EOQ模型[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5(3):40-44.
[5]Bhattacharya.D.K.Production,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on multi-item inventory[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5,162(3):786-791.
[6]Saha A ,et al.Inventory models for breakable items with stock dependent demand and imprecise constraints[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2010(52):1771-1782.
[7]莫降濤,陳桂梅,范婷,毛宏.需求依賴即時庫存水平的易變質(zhì)多物品最優(yōu)訂購[J].系統(tǒng)工程,2011(209):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