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
周日上午10點鐘左右,我?guī)е畠旱胶ur市場買蝦,看到一位老大媽正和一個攤主爭執(zhí)。老大媽長得慈眉善目,頭發(fā)花白,看起來就是一個知書達禮的人;而那位攤主,是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血氣方剛,身材彪悍強壯,老大媽和這樣的人發(fā)生爭執(zhí),不吃虧才怪呢!
而現(xiàn)實情況是,老大媽一直在喋喋不休,要求退貨;而那位攤主,則在賠著笑臉,頻頻搖頭。原來,一大早,老大媽在這個攤位上買了十幾只螃蟹?,F(xiàn)在又以斤兩不足的理由來要求退貨。攤主一遍遍地用電子秤稱給老大媽看,電子秤上顯示,重量與老大媽買的斤數(shù)相符。
“大媽,您看到了吧!我沒有騙您。所以這些螃蟹,我不能給您退!”攤主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解釋。
“小伙子,反正我在家稱,重量不足。你就得給我退!”
“我又沒有少給您秤,憑什么讓我給您退貨?”
“什么也不憑!你也必須把螃蟹給我退了!”
“您這是沒事找事?。康⒄`我做生意!”
“你給我把螃蟹退了,不就沒事了嗎?”
“嘿!您還就纏上我了,是看我好欺負(fù)嗎?不看您年紀(jì)大……”
“怎么,你還想打我?”
攤主看到周圍的人越聚越多,顯得有些無可奈何,小聲嘀咕著:“這老太太是不是精神有問題吧?”
“你才是神經(jīng)病呢!”老大媽耳朵一點也不背。
道路堵塞引來了兩位巡警,攤主像是遇到了救星。巡警說道,這還不好解決嗎?在電子秤上稱一下重量,不就一清二楚了。
攤主再次稱了那十幾只螃蟹的重量,與先前稱的重量一致。
“是不是秤上有貓膩?”有人提醒道。
巡警檢查了電子秤,沒有什么問題。用周邊幾個攤位的電子秤稱螃蟹,數(shù)量都是準(zhǔn)確無誤的。年輕的攤主長舒了一口氣,挺直了腰板。老大媽面色尷尬,低下了頭。
“大媽,是不是您家的秤有問題?”巡警問老大媽。
“我家沒有秤。我也沒有稱螃蟹的重量?!?/p>
“那您為什么要求退貨?您這不是無理取鬧嘛!”攤主有些激動。
“警察同志,是,是這樣的!我女兒有一個月沒回家吃飯了!昨天晚上,她打電話說今天中午回家吃飯。她平時最喜歡吃螃蟹,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買了這些螃蟹想煮給她吃。哪知道,9點多鐘的時候,她又打電話來,說去景區(qū)旅游了,不回家吃飯了。這么貴的東西,我吃了不糟蹋了;放在冰箱里,又怕女兒回家時,又?jǐn)R壞了!所以,所以我就找個理由,想把螃蟹退了……”
喧鬧的市場剎那間安靜下來。
“行,大媽,我給您退螃蟹!”攤主的態(tài)度來了個180度大轉(zhuǎn)彎。
“不用退了!把螃蟹賣給我吧!我兒子今天中午回家吃飯。”一位大爺把錢付給了大媽。
上班的時候,我把親眼目睹的這個故事講給同事們聽。大家聽了都唏噓不已。這個周末大家有了一個共同的行動目標(biāo),那就是:回家!
(節(jié)節(jié)高薦自《內(nèi)蒙古林業(yè)》)
責(zé)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