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腦的普及,寫字的重要性削弱了。盡管很多老師意識到加強寫字教學,提高學生書寫能力的重要性,但學生的書寫情況依然堪憂。筆者聽了不少低年級語文課,從老師層面來看,當今書寫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寫字素養(yǎng)不高,指導力不從心。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當是能寫得出一筆好字的,其書法的理論修養(yǎng)也應當有一定水平。但許多老師的字寫得不好,書寫素養(yǎng)不高。在低年級,我們經(jīng)常看到學生寫字的姿勢不對,握筆的方法不對。課后,筆者和上課老師交談,發(fā)現(xiàn)老師自己都不會握筆,指導學生寫字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少數(shù)老師字寫得漂亮,卻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字要這樣寫才漂亮,只知道讓學生一味地盲目練習。這樣的老師雖然也可能帶出幾個字寫得比較好的學生,但更多的學生會在盲目與無助中失去練好字的信心。
二.指導方法單一,對學生書寫要求不嚴。小學生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暫,他們觀察事物,也往往是被動而無緒的,因為抽象思維能力的不足,對書寫規(guī)律的理解也就比較困難。單一的老師寫學生看的寫字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學生的注意力極易分散,有時學生即使手在寫,心卻在字外。
三.教學功利性過強,書寫教學一曝十寒。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潛意識里只要求學生能寫對這個字即可,并沒有對學生書寫的質量的要求。有的老師,一開始對學生的書寫要求十分嚴格,對學生的指導也十分到位,可是時間長了,或是因為其它原因,堅持了一段時間的書寫要求慢慢放松甚至徹底拋棄。教師這樣一曝十寒,學生自然也不會長期堅持,于是,本來已有一定成效的寫字教學卻最后無疾而終。
寫字教學看起來簡單,其實做好并不容易,要真正指導好學生寫字,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掌握姿勢是前提,習慣培養(yǎng)靠慢功。但凡練習過書法,字寫得還比較好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正確的坐姿,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是寫好字的基本前提,人不正,筆不正,寫的字要么東倒西歪,要么漂浮無力。因此,指導學生寫字,首先就應當對學生的坐姿和執(zhí)筆姿勢有高度重視。
一般在一年級新生入學時,教師就應當教會學生練習并掌握正確書寫姿勢,包括握筆方法。如果這個做不好,學生一輩子就把握不好了。握筆與坐姿,一定要規(guī)范,這個方面的知識都能輕而易舉地獲得,只是有些老師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不能持之以恒地訓練學生。小學生入學,第一周能堅持訓練學生,第二周就不一定能熬得過學生了。原因很簡單,有少數(shù)學生握筆方法不正確,一個星期改不過來,老師卻沒有耐心糾正了。既然幾個學生能隨便一點,其余的學生也就會先后效仿,慢慢地,能堅持住的學生就堅持住了,不能堅持的學生就“自由”了??傊?,握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是一項“慢”的工程,需要耐心和愛心慢慢澆灌。
二.細節(jié)指導是關鍵,靜心書寫貫始終。要想真正寫好一個漢字,只注意其結構還是遠遠不夠的,筆畫的長短、輕重、提頓、轉折這些細節(jié)往往直接影響到一個字的書寫效果。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書寫的時候,一定要對這些細節(jié)進行提醒,讓學生注意模仿,從基本的橫平豎直做起,再教學其它的點畫。
很多老師重視傳授學生字的間架結構和布局,以及筆畫的順序等。但是很少老師能夠訓練學生寫字要凝神靜氣。在學生握好筆,做好姿勢后,先不要急著動筆寫字,而是靜一會兒。有些老師認為耽誤時間,特別是在公開課上,時間緊,怎么來得及訓練學生凝神靜氣呢?在寫字前,教師要堅持讓學生先觀察,想字的間架結構和布局,這也是一個靜心的過程。在書法上叫背帖。寫字時,需要不急不慢,寫出筆畫本身的輕重緩急,頓挫轉折,如果心不靜,運筆時就會出現(xiàn)筆畫輕飄、歪扭,或者字的部件擺不正,擺不到位的現(xiàn)象。寫完字還要觀察對照,反復體悟,然后再寫,這樣放平心態(tài),沉心靜氣地練習,效果會比急急忙忙應付了事要好得多。
三.展示激勵引動力,形式多樣提興趣。展示學生的字,就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展示學生的字,不必局限于一定的時空。從時間上說,教師不光要在課堂上將字得好的同學的字展示給同班的同學看,還可以把好字貼出來,讓學生在課后學習觀摩欣賞,我們還可以把某些寫字寫得好的同學不同時期寫的字拿出來展示,讓大家感覺到努力后的成就;從空間來說,不光把好字在教室里展示,還可以把字帶回家給家長展示,甚至把字放到學校等更大的范圍去展示。當然,除了展示激勵外,表揚、獎勵等手段也很有效果,至于使用何種方法,這需要老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選用??傊?,展示學生的作品更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熊昌河,教師,現(xiàn)居廣東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