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要】 目的 據(jù)臨床病例探討分析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中的應用。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4例, 根據(jù)治療情況分為治療組(24例)和對照組(20例), 對照組只給予常規(guī)治療, 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 4個月后, 評價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顯效19例(79.16%), 有效4例(16.67%), 無效1例(4.17%), 總有效率為95.83%, 對照組顯效10例(50%), 有效6例(30%), 無效4例(20%), 總有效率為80%, 兩組總有效率相比(P<0.05)。結論 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可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 延緩心衰進程。
【關鍵詞】 β-受體阻滯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又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其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體循環(huán)靜脈瘀血, 另根據(jù)患者癥狀不同也可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少尿甚至呼吸困難等。心衰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 有研究顯示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與惡性腫瘤一致。β-受體阻滯劑發(fā)明于上世紀60年代, 其最早用于治療高血壓,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 β-受體阻滯劑對多種心血管病都有很好的療效[1]。作者觀察并分析了本院4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情況, 旨在為β-受體阻滯劑在心衰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共收治心力衰竭患者44例(不包括心衰惡化期患者), 經(jīng)家屬或本人同意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其中治療組24例, 男16例, 女8例, 患者年齡分布為42~81歲, 平均年齡(64±10.21)歲;對照組20例, 男14例, 女6例, 患者年齡分布為39~79歲, 平均年齡為(62±8.66)歲。本次收集的兩組患者均經(jīng)胸片輔助檢查以及心臟彩超等確診為心力衰竭, 兩組患者在病史、心功能分級、心率、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利尿、強心、擴血管等藥物治療,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觀察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心率、彩超觀察心臟指數(shù)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等。
1. 2. 2 療效判定[2] 顯效:患者心率下降到60~70次/min、心臟功能改善2級以上、彩超檢查心臟射血分數(shù)恢復到40%~50%。有效:患者心率下降到70~90次/min, 心功能改善1級以上、心臟射血分數(shù)恢復到35%~40%。無效:患者心率、心功能以及心臟指數(shù)無明顯改善, 甚至惡化。
1. 2. 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1.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檢驗方法為卡方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19例, 占患者數(shù)79.16%, 有效4例, 占患者數(shù)16.67%, 無效1例, 占患者數(shù)4.17%, 治療后患者總有效率為95.83%;對照組顯效10例, 占患者數(shù)50%, 有效6例, 占患者數(shù)30%, 無效4例, 占患者數(shù)20%, 總有效率為80%, 兩組總有效率相比(P<0.05);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副作用。詳見表1。
表1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中的治療效果比較[n(%)]
分組 n 顯效 有效 無效
對照組 20 10(50.00%) 6(30.00%) 4(20.00%)
治療組 24 19(79.16%) 4(16.67%) 1(4.17%)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醫(yī)學界的研究熱點, 當前治療心衰的基礎藥物主要為血管緊張肽轉換酶(ACE)抑制藥, 盡管ACE抑制藥普遍應用, 死亡率仍很高, 國外研究顯示在采用ACE、利尿劑和地高辛等藥物治療的基礎上, 加用β-受體阻滯劑能進一步顯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率[3-5]。因此, β-受體阻滯劑已被認為心力衰竭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衰的機制可能有以下幾點[6, 7]:①使患者心臟腎上腺素β1受體密度上調(diào);②延遲患者心力衰竭時病理過程的進展;③減少心源性猝死危險;④改善心肌缺血;⑤延遲心臟和血管的重構。本次作者采用基礎藥物加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衰患者療效較為顯著, 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5.83%,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80%, 表明基礎藥物加用β-受體阻滯劑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總有效率, 進而延緩了心衰的進程。
綜上所述,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有明顯療效, 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伍尚強.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治療中的作用觀察.臨床研究, 2010,5(1):30.
[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華心血管病編委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雜志, 2002,30(1):7.
[3] Lechat P, Brunhuber K W, Hofmann R, et al. 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II (CIBIS II): a randomized trial. Lancet, 1999,353(9146):9-13.
[4] Nanchen D, Leening MJ, Locatelli I, et al. Resting heart rate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healthy adults: the Rotterdam Study.Circ Heart Fail, 2013,6(3):403-410.
[5] Chang TI, Yang J, Freeman JV, et al.Effectiveness of β-blockers in heart failure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Card Fail, 2013,19(3):176-182.
[6] 胡大一,吳彥. 心力衰竭的現(xiàn)代治療.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200-201.
[7] Nanchen D, Stott DJ, Gussekloo J,et al.Resting heart rate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role of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the PROSPER study.Eur J Heart Fail, 2013,15(5):581-588.
【摘要】 目的 據(jù)臨床病例探討分析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中的應用。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4例, 根據(jù)治療情況分為治療組(24例)和對照組(20例), 對照組只給予常規(guī)治療, 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 4個月后, 評價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顯效19例(79.16%), 有效4例(16.67%), 無效1例(4.17%), 總有效率為95.83%, 對照組顯效10例(50%), 有效6例(30%), 無效4例(20%), 總有效率為80%, 兩組總有效率相比(P<0.05)。結論 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可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 延緩心衰進程。
【關鍵詞】 β-受體阻滯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又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其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體循環(huán)靜脈瘀血, 另根據(jù)患者癥狀不同也可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少尿甚至呼吸困難等。心衰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 有研究顯示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與惡性腫瘤一致。β-受體阻滯劑發(fā)明于上世紀60年代, 其最早用于治療高血壓,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 β-受體阻滯劑對多種心血管病都有很好的療效[1]。作者觀察并分析了本院4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情況, 旨在為β-受體阻滯劑在心衰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共收治心力衰竭患者44例(不包括心衰惡化期患者), 經(jīng)家屬或本人同意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其中治療組24例, 男16例, 女8例, 患者年齡分布為42~81歲, 平均年齡(64±10.21)歲;對照組20例, 男14例, 女6例, 患者年齡分布為39~79歲, 平均年齡為(62±8.66)歲。本次收集的兩組患者均經(jīng)胸片輔助檢查以及心臟彩超等確診為心力衰竭, 兩組患者在病史、心功能分級、心率、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利尿、強心、擴血管等藥物治療,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觀察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心率、彩超觀察心臟指數(shù)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等。
1. 2. 2 療效判定[2] 顯效:患者心率下降到60~70次/min、心臟功能改善2級以上、彩超檢查心臟射血分數(shù)恢復到40%~50%。有效:患者心率下降到70~90次/min, 心功能改善1級以上、心臟射血分數(shù)恢復到35%~40%。無效:患者心率、心功能以及心臟指數(shù)無明顯改善, 甚至惡化。
1. 2. 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1.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檢驗方法為卡方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19例, 占患者數(shù)79.16%, 有效4例, 占患者數(shù)16.67%, 無效1例, 占患者數(shù)4.17%, 治療后患者總有效率為95.83%;對照組顯效10例, 占患者數(shù)50%, 有效6例, 占患者數(shù)30%, 無效4例, 占患者數(shù)20%, 總有效率為80%, 兩組總有效率相比(P<0.05);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副作用。詳見表1。
表1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中的治療效果比較[n(%)]
分組 n 顯效 有效 無效
對照組 20 10(50.00%) 6(30.00%) 4(20.00%)
治療組 24 19(79.16%) 4(16.67%) 1(4.17%)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醫(yī)學界的研究熱點, 當前治療心衰的基礎藥物主要為血管緊張肽轉換酶(ACE)抑制藥, 盡管ACE抑制藥普遍應用, 死亡率仍很高, 國外研究顯示在采用ACE、利尿劑和地高辛等藥物治療的基礎上, 加用β-受體阻滯劑能進一步顯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率[3-5]。因此, β-受體阻滯劑已被認為心力衰竭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衰的機制可能有以下幾點[6, 7]:①使患者心臟腎上腺素β1受體密度上調(diào);②延遲患者心力衰竭時病理過程的進展;③減少心源性猝死危險;④改善心肌缺血;⑤延遲心臟和血管的重構。本次作者采用基礎藥物加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衰患者療效較為顯著, 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5.83%,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80%, 表明基礎藥物加用β-受體阻滯劑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總有效率, 進而延緩了心衰的進程。
綜上所述,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有明顯療效, 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伍尚強.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治療中的作用觀察.臨床研究, 2010,5(1):30.
[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華心血管病編委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雜志, 2002,30(1):7.
[3] Lechat P, Brunhuber K W, Hofmann R, et al. 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II (CIBIS II): a randomized trial. Lancet, 1999,353(9146):9-13.
[4] Nanchen D, Leening MJ, Locatelli I, et al. Resting heart rate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healthy adults: the Rotterdam Study.Circ Heart Fail, 2013,6(3):403-410.
[5] Chang TI, Yang J, Freeman JV, et al.Effectiveness of β-blockers in heart failure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Card Fail, 2013,19(3):176-182.
[6] 胡大一,吳彥. 心力衰竭的現(xiàn)代治療.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200-201.
[7] Nanchen D, Stott DJ, Gussekloo J,et al.Resting heart rate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role of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the PROSPER study.Eur J Heart Fail, 2013,15(5):581-588.
【摘要】 目的 據(jù)臨床病例探討分析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中的應用。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4例, 根據(jù)治療情況分為治療組(24例)和對照組(20例), 對照組只給予常規(guī)治療, 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 4個月后, 評價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顯效19例(79.16%), 有效4例(16.67%), 無效1例(4.17%), 總有效率為95.83%, 對照組顯效10例(50%), 有效6例(30%), 無效4例(20%), 總有效率為80%, 兩組總有效率相比(P<0.05)。結論 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可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 延緩心衰進程。
【關鍵詞】 β-受體阻滯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又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其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體循環(huán)靜脈瘀血, 另根據(jù)患者癥狀不同也可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少尿甚至呼吸困難等。心衰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 有研究顯示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與惡性腫瘤一致。β-受體阻滯劑發(fā)明于上世紀60年代, 其最早用于治療高血壓,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 β-受體阻滯劑對多種心血管病都有很好的療效[1]。作者觀察并分析了本院4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情況, 旨在為β-受體阻滯劑在心衰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共收治心力衰竭患者44例(不包括心衰惡化期患者), 經(jīng)家屬或本人同意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其中治療組24例, 男16例, 女8例, 患者年齡分布為42~81歲, 平均年齡(64±10.21)歲;對照組20例, 男14例, 女6例, 患者年齡分布為39~79歲, 平均年齡為(62±8.66)歲。本次收集的兩組患者均經(jīng)胸片輔助檢查以及心臟彩超等確診為心力衰竭, 兩組患者在病史、心功能分級、心率、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利尿、強心、擴血管等藥物治療,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觀察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心率、彩超觀察心臟指數(shù)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等。
1. 2. 2 療效判定[2] 顯效:患者心率下降到60~70次/min、心臟功能改善2級以上、彩超檢查心臟射血分數(shù)恢復到40%~50%。有效:患者心率下降到70~90次/min, 心功能改善1級以上、心臟射血分數(shù)恢復到35%~40%。無效:患者心率、心功能以及心臟指數(shù)無明顯改善, 甚至惡化。
1. 2. 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1.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檢驗方法為卡方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19例, 占患者數(shù)79.16%, 有效4例, 占患者數(shù)16.67%, 無效1例, 占患者數(shù)4.17%, 治療后患者總有效率為95.83%;對照組顯效10例, 占患者數(shù)50%, 有效6例, 占患者數(shù)30%, 無效4例, 占患者數(shù)20%, 總有效率為80%, 兩組總有效率相比(P<0.05);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副作用。詳見表1。
表1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中的治療效果比較[n(%)]
分組 n 顯效 有效 無效
對照組 20 10(50.00%) 6(30.00%) 4(20.00%)
治療組 24 19(79.16%) 4(16.67%) 1(4.17%)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醫(yī)學界的研究熱點, 當前治療心衰的基礎藥物主要為血管緊張肽轉換酶(ACE)抑制藥, 盡管ACE抑制藥普遍應用, 死亡率仍很高, 國外研究顯示在采用ACE、利尿劑和地高辛等藥物治療的基礎上, 加用β-受體阻滯劑能進一步顯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率[3-5]。因此, β-受體阻滯劑已被認為心力衰竭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衰的機制可能有以下幾點[6, 7]:①使患者心臟腎上腺素β1受體密度上調(diào);②延遲患者心力衰竭時病理過程的進展;③減少心源性猝死危險;④改善心肌缺血;⑤延遲心臟和血管的重構。本次作者采用基礎藥物加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衰患者療效較為顯著, 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5.83%,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80%, 表明基礎藥物加用β-受體阻滯劑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總有效率, 進而延緩了心衰的進程。
綜上所述,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有明顯療效, 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伍尚強.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治療中的作用觀察.臨床研究, 2010,5(1):30.
[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華心血管病編委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雜志, 2002,30(1):7.
[3] Lechat P, Brunhuber K W, Hofmann R, et al. 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II (CIBIS II): a randomized trial. Lancet, 1999,353(9146):9-13.
[4] Nanchen D, Leening MJ, Locatelli I, et al. Resting heart rate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healthy adults: the Rotterdam Study.Circ Heart Fail, 2013,6(3):403-410.
[5] Chang TI, Yang J, Freeman JV, et al.Effectiveness of β-blockers in heart failure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Card Fail, 2013,19(3):176-182.
[6] 胡大一,吳彥. 心力衰竭的現(xiàn)代治療.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200-201.
[7] Nanchen D, Stott DJ, Gussekloo J,et al.Resting heart rate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role of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the PROSPER study.Eur J Heart Fail, 2013,15(5):58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