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高職教育作為國家大力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生管理難度相應加大,而社會、學校、家長對學生管理的要求卻是越來越高。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選擇相應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努力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注重發(fā)掘不同層次學生的長處,在日常管理中消除管理真空,用新思想、新觀念,與時俱進,把輔導員做得更符合現(xiàn)代學生實際,滿足學生管理越來越高的要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 輔導員 學生管理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環(huán)境中,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如何占領生源市場,精心打造出高職院校的品牌,輔導員工作雖然不同于招生、就業(yè)指導等工作,但是對于高校的發(fā)展同等重要。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工作模式亟需調整,相關制度體系需要創(chuàng)新。可以說,高校對學生吸引力主要取決于輔導員工作的優(yōu)劣及工作效率。筆者現(xiàn)結合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特點及學生特點,探討加強和改進輔導員工作的有效策略。
1 輔導員工作責任重、難度大
近幾年來,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擴招政策的引導下,高校學生規(guī)模不斷壯大。高職院校采取“寬進”的政策,在學生入口上放寬,使得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加大。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1 學生隨意性強,不易集中管理。當前,高校的學生有很多新的特點,也有很多新的發(fā)展訴求。生理與心理發(fā)育不同步,對事物的認知程度良莠不齊,心理承受能力差,普遍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看法較為片面,因而思想波動大,甚至漠視家庭、學校、社會的關心。
1.2 班級日常管理要求特別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跟本科院校學生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何做好學生工作也是一門學問。大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學生可能因為思想問題而狀況百出。而家長出于對孩子的愛護,十分看重學校對孩子的管理和教育,甚至要求學校不得出半點差池。育德育人是學校的責任,輔導員的工作應該是全方位的。
①學生的違紀問題、心理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交織在一起,輔導員要做各種各樣的安全工作,不分責任過失,不分校內(nèi)校外。社會對學院的要求也高,學生一旦發(fā)生意外,學校就難辭其責。②高職院校輔導員所帶的學生比例較高,教育部是1:200的規(guī)定,超過的情況屢見不鮮,學生工作多為細致繁瑣的事務性工作,輔導員的工作量相當大,經(jīng)常要加班加點,全天候管理學生,以保證學生在校的生活安全、有序、穩(wěn)定。
1.3 家長索賠意識強:隨著公民法制意識的增強,學生家長的索賠意識逐漸增強。從近幾年較為典型的學校糾紛案件不難看出,學生家長的索賠心理與日俱增,而法院為了平衡雙方的利益關系,達到庭解的目的,很難以責任歸屬作為庭解的唯一標準。因而學校處處設防,事事小心。這種情況最直接責任人就是輔導員。本來工作繁忙的輔導員就更是雪上加霜,不堪重負。
由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家長、高校、社會對輔導員的要求非常嚴格,輔導員的工作壓力相當大。
2 輔導員工作思考
“送人碗水,當有桶水”,輔導員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特別重要,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和成長服務工作。
2.1 重視做人教育。在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中,高校對學生的教育完全是以講授文化知識為主要形式,片面的將知識等同于書本知識。實際上,除了講授文化知識以外,高校還擔負育人育德的重任。剛進校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不穩(wěn)定?,F(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陽,現(xiàn)在班里全幾十小太陽在一起,輔導員更多地要做好心理教育,引導他們克服脆弱性,鍛煉他們的承受能力。對班上其他同學,要引導他們學會寬容,盡量淡化錯誤的后遺癥,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
2.2 與學生增進交流。溝通由心開始,如果輔導員的工作不走心,學生就無法體會到教師的關愛和呵護,也很難對輔導員的工作產(chǎn)生認同感,這樣的教育過于形式化。如果輔導員能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取得學生信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加深與學生的感情。同時善于發(fā)掘不同學生的長處,用愛去教育引導學生,尤其是家庭困難的學生,要深入了解其家庭情況和心理活動,除了以“獎、勤、助、貸、補和免”等物質方面的幫助,還要注重精神世界的建設,培養(yǎng)起積極的心態(tài),鼓勵其勇敢面對未來。
2.3 消除管理真空。輔導員應該全面監(jiān)控學生動態(tài),盡量避免管理“真空”。輔導員堅持下寢室是進行學生管理與溝通的主要陣地?,F(xiàn)代高職教育體系下的大學生,在宿舍管理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臟亂差現(xiàn)象并非個別宿舍,宿舍成員溝通甚少,有的以自我為中心,加之交流少,難免樹敵。另外,學生普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通過輔導員下寢室的溝通、引導,形成和諧美好的寢室文化,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4 與時俱進,把握全局。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除了專業(yè)老師外,接觸最多的就是輔導員。時代在不斷變化,輔導員工作若始終沿用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必將面臨管理困境。現(xiàn)代教育體制下,輔導員不僅要有責任心、愛心,更要有全局意識,朝著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輔導員應該對社會需求有一定了解,熟悉高校的招生情況和就業(yè)動向,在工作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聯(lián)系,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理論,從全局出發(fā),精心塑造好自己的“產(chǎn)品”——受社會歡迎的學生。
參考文獻:
[1]王望崢.陳幗青.高校輔導員工作心得[J].教育論叢.2009.6.
[2]鄒興平.高校輔導員幸福觀的價值探析[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9.2.
[3]杜杰.雙重身份下高校輔導員權利實現(xiàn)的保障機制[J]韶關學院學報,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