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婷婷 孫 鈺 梁執(zhí)群 郭巍偉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完成學業(yè)任務所具有能力的判斷與自信,它是學生學業(yè)成就的主要預期因素。有研究顯示,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的各個維度都存在正相關[1]。本研究以第四代時間管理理論為基礎,通過對照研究,探討時間管理團體訓練提高高職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水平的作用。
1.1 對象 選取山西省財政稅務??茖W校投資經濟管理系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按居住宿舍隨機整群抽取47名作為干預組,40名作為對照組,干預組和對照組均未見有脫落者。其中干預組男生15人,女生32人,平均(21.33±0.995)歲;對照組男生14名,女生26名,平均(21.03±0.920)歲。
1.2 方法 干預組除參加日常生活學習外,進行5周的時間管理心理干預訓練,每周1次,每次60分鐘,對照組未進行任何干預。干預方案包括開始、促進、提高、升華4個單元,每單元1~2小時,共持續(xù)5周。干預形式包括講座、游戲、互動、電影等。5周后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的差異。
1.3 統(tǒng)計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錄入和統(tǒng)計分析。
2.1 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前后時間管理傾向得分差異比較
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ATMD)[2]包括時間價值感(社會取向和個人取向)、時間監(jiān)控觀(設置目標、計劃、優(yōu)先級、時間分配和反饋性)和時間效能感(時間管理效能和時間管理行為效能)3個分量表,測量個體在運用時間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干預前后干預組ATMD評分有顯著差異(t=7.884,P<0.001),干預后兩組組間 ATMD 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干預組和對照組時間管理傾向總分組間比較(±s)
表1 干預組和對照組時間管理傾向總分組間比較(±s)
t P前測 146.38 ±16.362 146.11 ±19.306 1.134 0.項目 干預組(n=47) 對照組(n=40)000 260后測 175.98 ±23.888 148.24 ±20.404 4.734 0.000 d 29.60 ±25.737 2.13 ±16.937 5.767 0.
2.2 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前后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得分差異比較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量表[3]包括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兩個維度。干預前后干預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有顯著差異(t=5.517,P<0.001),干預后兩組組間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干預組和對照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總分組間差異比較(±s)
表2 干預組和對照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總分組間差異比較(±s)
t P前測 70.11 ±11.602 69.27 ±7.833 0.385 0.項目 干預組(n=47) 對照組(n=40)000 701后測 82.87 ±11.110 70.26 ±8.893 5.772 0.000 d 12.76 ±15.860 0.99 ±8.871 4.171 0.
研究結果顯示,時間管理訓練后干預組的ATMD評分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干預組干預后時間管理量表及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顯著提高。這與馬紅霞在醫(yī)學院新生中的研究結果一致[4]。表明時間管理訓練在促進學生改善時間管理傾向、增強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方面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張志杰認為,時間管理傾向是從人格結構的角度提出的一個心理結構,其中時間監(jiān)控行為和時間管理效能是兩個重要成分,時間監(jiān)控行為既可直接影響自我效能,又可通過時間管理效能間接影響自我效能[5]。葉艷暉的研究亦顯示,自我效能感在時間管理傾向和拖延行為之間發(fā)揮著部分中介作用[6]。由此可以推斷,時間管理訓練的直接作用在于改善了時間監(jiān)控行為(包括設置目標、計劃、優(yōu)先級、時間分配和反饋性),繼而通過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導致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1]汪艷芳,張曉燕,桑青松.初中生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焦慮的關系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8,5(3):28-31
[2]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1,33(4):335-345
[3]梁宇頌.大學生成就目標、歸因方式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00
[4]馬紅霞,程淑英,趙陽,等.時間管理心理干預對醫(yī)學院新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8):1191-1192
[5]張志杰.時間管理傾向與自尊、自我效能、學習滿意度:中介作用分析[J].心理科學,2005,28(3):566-568
[6]葉艷暉.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在時間管理傾向與拖延行為間的中介效應[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3):4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