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曉蓓
【摘要】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大多數幼教老師對幼兒的美術作品的評價都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不合理的評價不僅不能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也不能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和學習熱情,甚至嚴重的會影響幼兒的心理發(fā)育。本文主要分析教師對幼兒美術作品評價存在的問題,并分析產生誤區(qū)的原因,從而提出幼兒美術作品評價策略。
【關鍵詞】幼兒美術作品評價誤區(qū)問題原因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214-02
幼兒美術活動是幼兒教育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幼兒美術評價活動也是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行幼兒美術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也可以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幼兒美術活動在幼兒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開展幼兒美術作品評價活動,有利于幼兒美術能力的發(fā)展。
一、幼兒美術作品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幼兒美術作品評價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幼兒美術作品肯定性籠統(tǒng)評價
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幼兒教師對作品進行評價時,采用籠統(tǒng)的語言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特別是簡單、不具體的言語。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求實現激勵評價和作品反饋的功能,總的來說,就是通過教師對作品的評價,教師對幼兒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熱情進一步的了解,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激勵幼兒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但在實際生活中,教師時常過多的夸獎幼兒的作品,例如,生活中常聽到教師的言語評價“好,非常好,很棒,作品不錯”等言語,不具體的言語評價不僅幼兒不能吸收實質性的信息,而且有可能導致幼兒在學習態(tài)度上的隨意性和松散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對幼兒的表揚與獎勵,這樣不僅不能激勵幼兒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性,也脫離了新的教育理念的發(fā)展方向。
2.教師不適當的否定性評價
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都以肯定性評價為主導,肯定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勵幼兒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欲望,但是,教師有時在教學活動中難免會失去理智,對幼兒的行為用嚴厲的語言對其幼兒進行批評,并且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幼兒大聲呵斥,例如,教師會當著全班的面這樣說“某某,叫你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你卻不聽,還總是影響其他小朋友,你看你畫的是什么?畫得一點都不漂亮?!边@樣的言語容易使幼兒產生緊張的心理,長期發(fā)展下去,幼兒就會對繪畫產生逆反心理。
3.教師評價注重結果,忽視過程
教師對幼兒作品評價的過程中,只注重作品的結果,卻對作品中所涉及的結構圖、色彩、繪畫技巧等方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缺乏對幼兒情緒、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作品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關注,教師往往評價作品畫面的干凈程度、作品的漂亮程度,而沒有注重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情緒是否樂觀、學習熱情是否可觀、合作意識是否強烈等現象,重結果輕過程往往不能有效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
(二)美術作品評價誤區(qū)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教師方面,幼兒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容易引起作品評價誤區(qū),若教師沒有充分的教學經驗,則容易脫離教學理念。許多幼兒教師更關注的是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及教學難點等方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花大量的時間管理班級活動、班級紀律的維持狀況及幼兒繪畫的培養(yǎng)等,導致教師沒有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對幼兒美術作品進行及時的評價,甚至有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由于準備不充分,就會時常出現不適當的否定性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發(fā)生。
在社會環(huán)境方面,良好社會環(huán)境對幼兒的教育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相反,則會對幼兒產生消極的影響。由于現代的幼兒教育得到了父母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學校大量的開展的兒童繪畫技能大賽等活動。但由于社會風氣的影響,如孩子攀比成績好壞等現象。另外,現階段幼兒入小學一年級的門檻比較高,要求幼兒具備各種證書,獎狀等條件才能入學,這嚴重偏離了新的教育理念。
二、幼兒美術作品評價改進策略
(一)提高教師教學經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提高教學經驗,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導入情境化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期前充分準備繪畫所需的工具。另外,進行作品評價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幼兒的繪畫水平及學習熱情,對幼兒作品中出現的問題作出正確的評價,通過評價及時反饋幼兒的學習信息,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激勵幼兒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欲望。最后,教師完成作品評價后,應及時的總結教學經驗,只有在教學活動不斷的總結和積累經驗,充分了解幼兒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心理,掌握評價的適時度,從而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另外,在進行教學活動中,多采納其他的美術教學活動,多與同行業(yè)的幼兒交流溝通,互相學習。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對美術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將影響幼兒的教育觀念意識及繪畫意識,同時也會影響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進而間接的也會影響教師對作品評價的性質。因此,社會應大量開設圖書館、美術館等公共場所,實現開放性的模式,使家長博覽群書,提高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及教育觀念、思想觀念,使家長充分認識美術參賽活動的目的性,活動的開展并不是進入小學的門檻,而是促進幼兒在教育上全面發(fā)展。
(三)教師對幼兒作品評價應準確、生動、恰當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用正確的言語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正確引導幼兒進行繪畫教學。第一,言語簡潔、具體、準確,具體的評價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第二,恰當的進行評價,包括恰當的否定性評價,作品突出的地方對幼兒適當的激勵與贊揚,從而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激勵幼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師的評價對幼兒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合理的對作品進行評價,不僅可以有效激勵幼兒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欲望,也可以提高幼兒的繪畫發(fā)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怡婧. 互動式幼兒美術作品檔案袋評價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袁麗娜.淺談小班幼兒美術繪畫作品評價的幾點做法[J]. 科技資訊,2013,14:193-194.
[3]張亞靜. 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J]. 學前教育研究,2011,02:70-72.
[4]范達明. 美術作品評價標準的主觀性[J]. 美術,1989,1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