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崗 徐春芳
【摘要】新形勢下,廣大物理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打造“高效課堂”。可是由于不得法,他們的“高效課堂”構建之路異常艱辛而坎坷。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及感悟,就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初步的分析、總結與歸納。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課堂導入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69-01
隨著新一輪課程教育改革的實施與普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不求、致力于實現的教學目標。可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桎梏與深刻影響,高中物理教師仍然習慣于沿襲落后而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就為他們的“高效課堂”構建之路帶來了重重阻擊,不利于其真正的構建與落實。筆者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多年,自詡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充分的研究,現將其總結、歸納如下,希望能與教學同仁共探討、共進步、共發(fā)展。
一、良好的課堂導入是構建物理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
課堂導入是學生課間休息與課堂學習的重要分界線,更是促使學生將自身興奮點由課間活動中快速轉移、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的重要推動力量。教育實踐表明,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在上課伊始環(huán)節(jié)就牢牢抓住所有學生的全部注意力以及學習思維,而且還能最大限度上激發(fā)起他們對于教師教學活動探究興趣以及求知欲望,有利于學生在此狀態(tài)中最大限度上發(fā)揮自身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進而保證自身學習活動的高效率與高質量。
課堂導入之于教師完整教學活動的重要影響可見一斑。鑒于這種情況,我個人認為,要想打造起高效的物理課堂,就必須從課堂導入入手進行嘗試。如此,方能真正為整節(jié)物理課堂的高效性奠定良好的基調。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格外注重課堂導入形式及語言的靈活變化與運用。如,在教學“指南針與遠洋航?!边@部分知識時,一上課,我就向學生提出了如下的問題:“假如,你在茫茫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此時又沒有衛(wèi)星定位,那么你將依靠什么找到正確的方向呢?”“用指南針辨明方向。”學生們都不假思索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笆堑模覀兛梢杂弥改厢?,那么你們可知道這種科學做法背后蘊含的物理學原理嗎?”雖然利用指南針辨明方向是一個人所眾知的生活常識,可是仍有大多數學生不清楚其中的物理原理。如此一來,就帶給了學生強烈的認知矛盾與沖突,不僅巧妙點明了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與主題,更重要的是還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在做到“以疑激趣”的同時促使學生懷揣疑問,認真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之中,而這無疑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
二、高效率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物理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課堂教學是整節(jié)物理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具體知識點的講解與闡述也都集中在這一階段進行。因此,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真正達到了高效率、高質量的水平則成為了衡量物理高效課堂這一目標是否得以落實的有效標準之一。
可是,眾所周知,相對于語文、英語等人文性學科,高中物理知識要更加抽象、立體和復雜;而高中學生正處于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漸過渡的重要時期,無法對過于抽象的內容進行充分的吸收、理解與掌握。這樣一來,教師高效率、高質量物理課堂的教學目標自然也就成為了空想。
鑒于這種情況,《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及建議“教師應當將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素材運用到物理教學中,利用這些學生所熟悉的事物進一步闡述與講解其中蘊含的物理現象及原理,這樣能在增加學生物物理學習親切感與熟悉感的同時,幫助他們實現對于抽象知識點的更好理解與掌握。”
通過對物理新課標精神的認真研讀,我將這一理念靈活運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這部分知識點時,很多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圓周運動中的離心現象。鑒于這種情況,我借助他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棉花糖”這一事物向他們闡述了這一原理:在棉花糖的內筒里加入白砂糖,加熱后砂糖會逐漸融化成糖汁;內筒高速旋轉,粘稠的糖汁就會在此時做離心運動從內筒的小孔快速飛散出去,成為絲狀;待到進入溫度相對較低的機器外筒時,絲狀的糖汁會迅速冷卻凝固,也就形成了棉花糖最后的形狀。高中學生大多有圍繞棉花糖機器欲探究其奧秘的經歷,借助這一常見的生活事物展開教學,不但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真正幫助他們實現了對于“離心運動”這一抽象物理概念的更好理解,為當節(jié)物理課堂高效目標的構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既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教育工作者只有以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指導,靈活運用教育教學規(guī)律,并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總結教學經驗,才能真正構建出既契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又能真正提高其全面綜合素質、促進其更好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新型模式,也才能以此為基礎,真正將高效課堂的;理論理念落實到實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币陨蟽H為我個人物理教學過程中的經驗之談,希望能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為廣大教學同仁的日常教學真正能起到一定的指導與幫助的作用,進而切實推動高效課堂這一目標的落實與實現。
參考文獻:
[1]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山東教育出版社
[3]菜之剛.淺析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性教學[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06)
[4]陳紅雷.關于優(yōu)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