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
【摘要】《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強調: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討論中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初步探究化學實驗教學:掌握基本技能,規(guī)范實驗操作;巧用多種形式,增強實驗效果;重視實驗反思,提升實驗作用。
【關鍵詞】實驗教學基本技能實驗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59-01
化學實驗是實施化學教學的主要途徑。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好化學知識的基礎;是進行探究活動的保證;是培養(yǎng)觀察能力、啟迪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渠道。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際,淺談幾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做法和體會,與同行分享。
一、掌握基本技能,規(guī)范實驗操作
基本操作技能是進行化學實驗的前提,為提高其基本技能,教師要在課堂上反復講解與演示,讓學生認識到實驗操作規(guī)范,事半功倍,并且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教師給予學生正確指導,隨時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規(guī)范操作。只有學生敢于實踐,反復操作練習,才能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已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驗操作得心應手,為實驗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酒精燈使用完畢,要用燈冒蓋滅火焰,而不用嘴吹滅;用向上排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時,導管口要接近到集氣瓶的底部;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必須檢驗其純度,以防發(fā)生爆炸;制氣體之前要先把導管伸到液面中,然后用手緊握試管的外壁,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產生,來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踐證明:只有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才能正確嫻熟地操作實驗,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二、巧用多種形式,增強實驗效果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手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驗條件也不斷改善,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靈活地設計實驗形式,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2.1強化演示實驗,理解抽象知識
為了將各種化學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便于學生透徹地理解概念,掌握規(guī)律,教師可以設計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演示實驗為學生提供形象的直觀材料,還能吸引學生感官和思維的參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措施的引入,生動直觀地演示實驗的過程,使抽象的知識更具形象化。
如:做硫或者磷在空氣中燃燒,為避免產物造成空氣污染,可用播放視頻做這兩個實驗;講解如何還原氧化鐵中的鐵時,可通過動畫演示或模型展示等方式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再現(xiàn);進行粉塵爆炸實驗時,由于存在危險,可用視頻形象地展示實驗過程,學生既能明白實驗原理,有避免了意外事故的發(fā)生。事實表明:適當?shù)难菔緦嶒?,加深學生對操作過程的印象和理解,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2.2重視分組實驗,培養(yǎng)多種能力
分組實驗是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分組實驗中,獲得了實驗操作機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其具體做法為:實驗前師生做好充分準備,根據(jù)實際內容,教師反復研究實驗內容,準備好藥品和必要的器材,掌握成功的條件,學生精心預習,了解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時做好實驗指導,教師巡視,提醒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質疑,要求學生認真合作,探究新知,做好記錄;實驗后及時反思,剖析實驗問題,使實驗教學有效高效。
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實驗前將學生分組,準備澄清的石灰水和蠟燭,并讓學生了解蠟燭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tài)、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然后指導各組學生進行實驗,要求他們切下一小塊蠟燭,把它放入水中,然后拿出并點燃蠟燭,仔細觀察蠟燭的燃燒,再讓學生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仔細觀察燒杯壁上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各組描述現(xiàn)象。熄滅蠟燭時,有一縷白煙從燭芯飄出,點燃白煙,火焰會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鼓勵各組學生質疑白煙是什么物質,蠟燭為什么會重新點燃。最后各組匯報實驗,總結反思。由此可見,分組實驗,學生動腦、動手,邊觀察邊操作,經(jīng)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樂學,教學效果顯著。
2.3鼓勵家庭實驗,體會實驗樂趣
家庭小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和延伸。在注重有關的安全教育的前提下,為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化學教師就編入教材中的小實驗,可以倡導學生獨立完成,充分相信學生,鼓勵學生通過上網(wǎng)、向老師咨詢、查閱圖書雜志等方式收集資料、然后自主設計方案,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結果,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等。有效的家庭小實驗,有利于鞏固和深化課內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
如:“調查空氣質量”“自制簡易凈水器”“調查家庭用水情況”“酸雨的測量”“化學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項”等教學內容等,單靠課內講授不夠具體的、直觀,實驗需時較長的,均可安排家庭小實驗。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親自觀察、記錄,然后分析思考,這些小實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擴大了學生視野,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驗證鞏固原有知識,獲得新知識。
三、重視實驗反思,提升實驗作用
為達到實驗目的,為了激活教和學智慧,師生必須進行實驗反思。做到實驗前反思有預見性:預設一些問題,杜絕實驗的盲目性;實驗中反思有針對性,關注實驗細節(jié),彰顯實驗魅力;實驗后反思有全面性:增加探究性練習,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如:做收集氧氣的實驗,實驗前筆者反復強調收集氧氣的正確操作,但實驗中仍然有許多學生在加熱前已經(jīng)把導管口伸入集氣瓶內,收集到不純的氧氣,造成后面氧氣的性質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及時反思,設置探究性練習,這樣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來收集氧氣,實驗得到了較好的效果。實踐表明:通過層層反思,學生明確并理解實驗的做法,養(yǎng)成有目的做實驗的習慣,也是形成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舉措。
實驗教學是實施化學科學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學教師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fā)揮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主動地去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
參考文獻:
[1]顧毅.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初探 .考試周刊.2013.61
[2]吳叢亮.新課標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初探.才智.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