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運動學角度引入帶有拉格朗日型余項的泰勒公式,以此介紹物理學知識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既解決了數(shù)學教學難點,又豐富了物理學科中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使學生形象地理解記憶泰勒定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關鍵詞】泰勒定理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物理數(shù)學
【中圖分類號】O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40-01
數(shù)學和物理是密不可分的.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但很少體會到物理學知識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應用。本文就以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引入泰勒公式為案例,介紹物理學知識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泰勒定理是大學一年級理工科學生必需掌握的內容,但很多學生不理解泰勒定理。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地理解這個定理,雖然很多同行對其教學方法做了大量探討,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究其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用多項式逼近的方法引出泰勒公式。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完全不了解這種形式的逼近性,老師將用多項式逼近函數(shù)的思想強加給了他們。所以,泰勒定理難理解就難在用逼近的思想引入。本文恰好突破這一點,不是刻意用多項式逼近函數(shù),而是自然而然地轉化到多項式逼近上。本文從運動學的角度演繹泰勒定理的形成,可謂是泰勒定理的再發(fā)現(xiàn),使學生形象地理解記憶泰勒定理,豐富了物理學科中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現(xiàn)假設一物體在時刻x0開始作直線運動,f(x)為物體在時刻x的位移。
若物體運動是勻速的,即速度f′(x)是常數(shù),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得:
f(x)=f(x0)+f′(x0)(x-x0) (1)
若物體作勻變速運動,即加速度f″(x)是常數(shù),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得:
f(x)=f(x0)+f′(x0)(x-x0)+■f″(x0)(x-x0)2 (2)
以上是學生在中學物理中已經(jīng)熟悉的知識。
若物體作變加速運動,但加速度是均勻變化的,以下不妨稱為勻變加速運動,即f?蓯(x)≡f?蓯((x0),我們猜測物體運動的位移公式可能為:
f(x)=f(x0)+f′(x0)(x-x0)+■f″(x0)(x-x0)2+■f?蓯((x0)(x-x0)3(3)
下面來分析(3)式是否成立:
將(3)式對x逐次求導得:
速度函數(shù):
f′(x)=■f′(x0)+■f″(x0)(x-x0)+■f?蓯((x0)(x-x0)2,
加速度函數(shù):
f″(x)=■f″(x0)+■f?蓯(x0)(x-x0),
加速度函數(shù)的導函數(shù):
f?蓯((x)=■f?蓯(x0)。
這與f?蓯(x)是常數(shù)矛盾,所以(3)式不成立。若上述求導過程中得到f?蓯(x)≡f?蓯((x0),只需將(3)中■改為■,所以可對(3)式進行修正,正確的結果應該為:
f(x)=f(x0)+■f′(x0)(x-x0)+■f″(x0)(x-x0)2+■f?蓯((x0)(x-x0)3(3)′
這就是勻變加速運動的位移公式。彈簧振子的簡諧振動、大氣中不斷焚毀的隕星就是典型的這類運動。其實若在f?蓯(x)≡f?蓯((x0)的兩端從時刻x0到時刻x積分三次可直接得(3)′ 式,只是這個階段學生還未學習積分知識。
顯然若f(n+1)(x)=f(n+1)(x0),則f(x)=f(x0)+■f′(x0)(x-x0)+■f″(x0)(x-x0)2+…+■f(n)((x0)(x-x0)n+■(x-x0)n+1
進一步,若f(n+1)(x)不是常數(shù),將f(n+1)(x0)換為f(n+1)(x)在[x0,x]上的最大值,等式右邊的值比左邊可能要大。相仿的,若將f(n+1)(x0)換為f(n+1)(x)在[x0,x]上的最小值,則等式右邊的值比左邊可能要小。所以應將f(n+1)(x0)換為f(n+1)(x)在[x0,x]上的介于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值f(n+1)(ξ),其中ξ∈[x0,x],實際上,由導數(shù)的介值定理,可保證點ξ的存在。容易看到,當x≤x0時,結論也是成立的。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帶有拉格朗日型余項的泰勒公式,以定理的形式給出:
泰勒定理如果函數(shù)f(x)在含有x0的某個開區(qū)間(a,b)內具有直到(n+1)階的導數(shù),則對任一x∈(a,b),有
f(x)=f(x0)+f′(x0)(x-x0)+■(x-x0)2+…+■(x-x0)n+Rn(x)(4)
其中Rn(x)=■f(n+1)(ξ)(x-x0)n+1,這里ξ是x0與x之間的某個值。
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用這種方法引入泰勒公式很自然,不但讓學生經(jīng)歷了數(shù)學發(fā)展的過程,而且使學生很容易接受泰勒定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會物理學知識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應用,并在應用中豐富物理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華東師范大學數(shù)學系. 數(shù)學分析(上冊) [M].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37-142.
[2]同濟大學數(shù)學系. 高等數(shù)學(上冊) [M]. 6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39-142.
作者簡介:
姚海燕,女,1985年出生,漢族,山東陽谷人,助教,碩士,主要研究函數(shù)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