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進濤 瞿衛(wèi)忠 郝旭東
(中國洛陽電子裝備試驗中心 洛陽 471003)
對數(shù)字通信體制中誤碼率表達式的辨析*
高進濤 瞿衛(wèi)忠 郝旭東
(中國洛陽電子裝備試驗中心 洛陽 471003)
針對QPSK與BPSK通信體制下的信號相干檢測錯誤概率的計算公式和相應的曲線往往互不相同,容易使人困惑的問題,為了達到正本清源的理解和應用的目的,對各種通信文獻中涉及到的二者公式和相應曲線進行了匯總,結合基本原理和工程應用實踐,對其本質進行了理論闡述,對差異之處進行了對比辨析,指出了二者的區(qū)別及其內在統(tǒng)一性,并作了工程應用小結。
四相相移鍵控; 二相相移鍵控; 相干檢測; 誤碼率
Class Number TN919
在通信系統(tǒng)工程應用中,人們所使用的四相相移鍵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調制體制信號在相干檢測時的誤碼率計算公式與二相相移鍵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信號相干檢測的誤碼率計算公式是一樣的。然而,在相關通信文獻中,常??梢砸姷竭@兩種體制的概率計算公式及其對應的曲線有時很不相同,而且各資料中的公式也互不相同。對這些差異該如何理解?它們之間的矛盾的本質何在?它們的應用價值又如何?從事通信技術工作時這些問題很容易使人困惑不解。本文將對這些問題給予分
析,將散見于文獻中的零星闡述、說明加以比較匯總,并給予詳細分析和解釋,以助于在通信工程中的正確應用。
2.1 第一種情況
BPSK與QPSK信號相干檢測的錯誤概率的計算公式是相同的,同為
(1)
Peb為信息碼元(bit)的錯誤概率,常稱之為誤碼率,Eb為每個信號碼元的能量,N0為白噪聲的功率譜密度,Eb/N0為歸一化信噪比。式(1)的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BPSK與QPSK的誤碼率曲線
2.2 第二種情況
對BPSK,計算公式為
(2)
式中,Pes為信道中傳輸?shù)姆柕腻e誤概率。
對QPSK,計算公式為
(3)
式(2)、式(3)對應的曲線如圖2所示。
2.3 第三種情況
對BPSK,計算公式為
(4)
式中,Es為每個符號的能量,Es/N0為歸一化符號信噪比。
對QPSK,計算公式為
(5)
式(4)、式(5)對應的曲線如圖3所示。
圖2 BPSK與QPSK 誤符號率對歸一化 信噪比的曲線
圖3 BPSK與QPSK 誤符號率對歸一化 符號信噪比的曲線
3.1 基本概念
QPSK信號相干檢測的基本原理如圖4所示。
圖4 OPSK信號相干檢測基本原理
在輸入端的QPSK信號為
(6)
式中,Eb、Tb分別為信號碼元的能量和碼元寬度,a(t)、b(t)為調制載頻的視頻碼元脈沖,在Tb寬度內各自獨立地取±1值。因此,式(6)中的a(t)、b(t)可以產生(+1、+1),(+1、-1),(-1、+1)和(-1、-1)四種組合。每一種碼元組合稱為一個符號。設符號寬度為Ts,在現(xiàn)在的情況下有
Ts=Tb
(7)
每個符號對應于QPSK信號s(t)的一個相位,共有四 種相位。因此,式(6)可以改寫為
(8)
Ee=2Eb
(9)
區(qū)分符號與信息碼元以及它們的能量之間的差異,對理解相干檢測錯誤概率的不同公式的區(qū)別及其內在統(tǒng)一性十分重要。
3.2 式(3)與式(5)的差異分析
式(3)與式(5)本質上是相同的,其差異僅在于前者用碼元能量Eb表示,后者用符號能量Es表示。利用式(9)即可把式(3)變換為式(5),或者反之。與此對應的圖2與圖3曲線的差異也僅僅是橫坐標的不同(見圖2與圖3)。只要根據(jù)式(9)把橫坐標換成同一個量,兩圖中的曲線將完全相同。
3.3 式(1)與式(3)的差異分析
式(1)是圖4中I支路或Q支路上的信息碼元的檢測錯誤概率計算公式,不涉及如式(8)所示的在信道中傳輸?shù)姆?。所?式(1)中決定Peb的信號能量是碼元能量Eb,與符號能量Es無關。I、Q支路是相互獨立的,每一條支路都是一個BPSK信號通道,所以每條支路的誤碼率Peb的計算方法都與BPSK的相同,如式(1)及圖1曲線所示。
(10)
式(10)給出了符號錯誤概率與碼元錯誤概率的聯(lián)系。
3.4 式(1)應用的不同情況
行文至此的所有分析都是在式(7)給出的Ts=Tb條件下進行的。在此條件下,QPSK與BPSK雖用同一式(1)或式(2)計算誤碼率,但對于相同的Eb,QPSK與BPSK的符號能量Es卻不相同。對BPSK,有Es=Eb;對QPSK,則有Es=2Eb,即為了在相同的傳輸帶寬條件下,用QPSK把BPSK的碼元傳輸率提高一倍,對相同的誤碼率要求,需要把傳輸功率Es′Ts提高一倍。
而在工程實用中,通常用QPSK系統(tǒng)傳送一個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流,該數(shù)據(jù)流經(jīng)串并轉換而成為I、Q兩支并行數(shù)據(jù)流,于是
Ts=2Tb
(11)
因此,兩支路的碼元能量將增加一倍,從而使Eb達到
Es=Eb
(12)
在這種情況下,對相同的傳輸帶寬和誤碼率要求,用QPSK把碼元傳輸率提高一倍,無需增加傳輸功率。
1) 為正確理解QPSK信號相干檢測的各個錯誤概率計算公式的差異及其本質上的統(tǒng)一性,必須清楚區(qū)分“信號碼元”及“符號”兩個概念以及它們的能量Eb、Es和它們的錯誤概率Peb、Pes的差異。
2) 為表示QPSK傳輸體制的總體性能,應當用符號錯誤概率。因此用式(3)或式(5)及其相應的圖2或圖3的曲線是合理的。其中,式(5)及圖3曲線,用符號信噪比Es/N0表達符號錯誤概率似乎更合理。但是,碼元的歸一化信噪比Eb/N0遠比Es/N0用得廣泛,這也許是在大多數(shù)文獻中都用式(3)與圖2曲線的原因。
3) 在工程實際應用中,人們更關心的不是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而是傳輸?shù)男畔?shù)據(jù)的誤碼率。所以,式(1)及圖1曲線更具有實際價值。在運用式(1)與圖1曲線時,應注意區(qū)分符號與碼元寬度(Ts與Tb)異同的兩種情況,二者的發(fā)送功率相差一倍。
[1] S. Stan, J J. Jones.現(xiàn)代通信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0:77-78.
[2] Proakis J. G. Digital Communications[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123-125.
[3] Bernard Skla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154-156.
[4] Shigura Matsuda. PLL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d Design[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105-107.
[5] Comtech AHA Corporation. Product Specification AHA4501[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8:161-163.
[6] Carl Smiths. Comparison of Various Iterative and Turbo Coding Techniques[M].北京:國防科技出版社,1998:96-98.
[7] Ray Blake.無線通信技術[M].周金萍,唐伶俐,譯.科學出版社,2004:205-506.
[8] John Proakis. Digital Communiarlcations[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1:67-68.
[9] 劉蘊才.遙測遙控系統(tǒng)[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0:211-213.
[10] 李樂民,等.數(shù)字通信傳輸系統(tǒng)[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175-176.
Discrimination of Bit Error Probability Formula o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GAO Jintao QU Weizhong HAO Xudong
(Luoyang Electronic Equipment Testing Center, Luoyang 471003)
In allusion to difference between signal coherent detective error probability formulasin QPSK and BASP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urves, all kinds of formula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urves are summarized to achieve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its rational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essences are academically expatiated,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compared to point out the discrepancy and inherent unifica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ummary is made.
QPSK, BPSK, coherent detection, biterror
2013年8月13日,
2013年9月27日
高進濤,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信息技術。
TN919
10.3969/j.issn1672-9730.2014.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