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0102-02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過:“閱讀教學一定要改變教學過程凝固、教學方法僵化的現(xiàn)狀,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講求實效的教學過程與方法?!遍喿x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學習生活的重心。新課標指出了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我認為從以下三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以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為先
閱讀能力發(fā)展好的小學生多數(shù)對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樂于讀書;而閱讀能力差的小學生常常說他們討厭讀書,覺得沒意思??梢?,對閱讀的興趣直接影響著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想方設(shè)法誘發(fā)、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是訓練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第一要義。人總是喜歡聽好話,小學生也是如此。多鼓勵小學生閱讀,及時肯定小學生閱讀的進步,在一定范圍內(nèi)允許孩子自由選擇閱讀材料,避免高壓手段強制孩子,才能使孩子保持閱讀興趣,帶著渴求去閱讀。另外,教師應(yīng)起到帶頭作用,多閱讀一些兒童書籍,并推薦給他們。如楊紅櫻寫的書,非常適合孩子們看,我就大肆宣揚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吊起學生的胃口,不由得便使他們想看。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的感知感知活動較多受興趣控制,導致他們感知事物常常跟著興趣走,教師把握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正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特點及學生心理特點,從教育實際出發(fā),將圖形、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有機地集成在一起,經(jīng)過加工和處理,能大大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恰當?shù)乩枚嗝襟w輔助教學,從視、聽等方面給學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創(chuàng)設(shè)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樂學、想學。
如在教學《畫家和牧童》時,我先讓學生欣賞了幾幅在校園藝術(shù)節(jié)上獲獎的美術(shù)作品,學生用語言、動作,甚至是一片掌聲來評價這些藝術(shù)作品。讓他們更貼近美,拉近學生與藝術(shù)之間的距離,從而激活其潛在的審美情趣。接著我將畫作展開,學生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哇噻……”,也會有同學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然后我讓學生評價這幅畫并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就在此時,學生審美情趣,早已被激活,此后我讓他們欣賞戴嵩的《斗牛圖》《三牛圖》《歸牧圖》,而后引出課題,更會讓學生對從課文中去挖掘美產(chǎn)生極大興趣。
二、借助課外讀物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得法于課內(nèi),用法于課外。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我平時應(yīng)用各種活動使學生保持閱讀興趣。
第一,我在孩子們學完拼音之后就試著讓孩子去讀書,主要是讀小兒歌,不太難的謎語,簡單的幾句話等等。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感覺自己長大了,不僅能通過拼音認字,還能讀書,漸漸有了興趣,逐漸再在認字的時候鼓勵孩子們離開拼音,通過字來讀句子。
第二,在全班營造讀書的氣氛,讓孩子們感到讀書的光榮,不讀書就沒有知識,孩子有了這個認識,就會主動的去看點小文章。同時,可以在班級建立小小圖書角,進行資源共享。若是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讀書交流或講故事比賽,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一定會大大提高。
第三,請家長支持和配合,督促孩子讀書,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習慣。畢竟老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個一個的看著孩子讀,但是家長有這個條件和精力,在寫完作業(yè)后,與孩子一起閱讀,感受文字的魅力。家校共同聯(lián)手,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好習慣。
老師要調(diào)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還可以試著經(jīng)常把一些封面好看的書帶到班上向?qū)W生展示。也可以把自己最喜歡的兒童文學作品給孩子們推薦一下,在推薦的時候我們不能直接說:“我希望你們在課外看一下有益的書?!边@樣效果不大。我們可以這么說:“老師最近看了一本特別棒的書,它大概講了……”,這樣孩子的閱讀興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此外還可以利用展示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每周舉行一次古詩擂臺賽或者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等,評出小詩人、故事大王、讀書狀元……各種競賽活動激發(fā)、保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多彩展示、群星閃爍,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三、在大語文世界里提高閱讀能力
假如家長經(jīng)常與孩子交流,經(jīng)常帶孩子感受生活,家庭文化氛圍較好,孩子包括閱讀能力在內(nèi)的語文能力自然就比較高。同樣道理,教師多與孩子交流,把語文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鼓勵孩子多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就能不斷提高。
比如“半途而廢”,單純的理解讓孩子很費解,但是放在《龜兔賽跑》里,孩子們很快就能理解到,“半途”就是半路,“廢”就是荒廢,停止。聯(lián)系上下文,孩子們不僅理解了詞語,還體會到做事的道理。
教學《四季》一課時,學生提出喜歡讀春天,教師就讓學生邊讀邊和老師一起雙手合掌做起了“草芽尖尖”往上鉆的動作,又拍拍胸脯,豎起了拇指說“我是春天”。此時的學生好像都成為了小草芽,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快樂之中了,讀書成了學生的一種美妙的享受。
總之,低年級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它將影響到學生今后的閱讀水平的發(fā)展,所以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師應(yīng)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讓低年級學生輕松、快樂學語文,喜歡學語文,更好地培養(yǎng)具有語文素養(yǎng)的學生。
(責任編輯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