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清+劉忠秀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0113-01
自從我校推進構建“4(導、探、疑、悟)+1(練)”課堂教學模式以來,授課時總是嘗試著從這方面下功夫。經(jīng)過一學期的努力,使我認識到實施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模式。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已不再是主講人,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以下是我在《真菌》一節(jié)教學中,對“導、探、疑、悟、練”方面做的嘗試。
“導”的內容始終貫穿教學始末?!笆┙讨ǎF在引導,妙在開竅”。新奇的引導,可激趣,催思,挑疑,生情,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探究之中。在《真菌》一課中我讓學生在課前盡自己所能準備各種真菌實物,然后引導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交流,從而認識蘑菇、靈芝、木耳、銀耳等,知道發(fā)霉的面包和桔皮是真菌引起的。藝術性的引導,是最自然、恰當、精彩的開端,它猶如文章的“鳳頭”雖小巧玲瓏,卻能安定學生的情趣,誘發(fā)學生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毙抡n標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本節(jié)課我還利用視頻資料做“導入”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舒緩學生緊張的情緒,為提高有效教學奠定了基礎。恰當?shù)匾龑W生去觀察、閱讀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種方法進行學習活動。多媒體課件作為引線貫穿教學的始終,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突出了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將微觀的知識宏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降低了本節(jié)的知識梯度。
有了恰當?shù)囊龑?,學生才能積極有效的進入“探”的過程。如通過自己的觀察讓學生自己探究出真菌的結構,自己推測出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因此,“導、探”是密切相關的。通過提前布置學生做蘑菇孢子印來讓學生去探究,然后感悟孢子的位置、形態(tài)和作用,這種方法使學生自己“悟”出道理,讓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興趣大、印象深、課堂的參與率得到了提高。
《真菌》一課的教學,還要不斷給學生設疑,例如孢子印怎么做?青霉、曲霉怎樣區(qū)分、怎樣培養(yǎng)?這是本課的難點。要讓學生真正做好蘑菇孢子印并不簡單,在上課前一天的課間老師準備了新鮮的香菇和平菇,帶著一些燒杯到各個班級要指導學生制作孢子印,結果發(fā)現(xiàn)各班的學生都自帶了蘑菇和紙張,興趣極高地在制作中。看到這種情況,老師及時高度贊揚學生的同時也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規(guī)范的指導:換掉了不新鮮的香菇或平菇,去掉了菌柄,白紙換成較深顏色的紙,蓋上杯子就不要再移動等等。在課堂上學生相互展示自己成功的作品,少數(shù)沒有制作成功的分析原因。通過制作和交流,學生認識了孢子,知道了真菌的生殖方式,更鍛煉了動手能力。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標、有計劃的進行探究活動,對于學習習慣差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在積極發(fā)言中鍛煉了自己,同時在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時,學生有了成就感,身心感到了愉悅。
在學習青霉和曲霉知識點時,我是課前一周準備好橘子皮和面包片,在每個班級的學生面前培養(yǎng)青霉和曲霉,培養(yǎng)的方法是用培養(yǎng)皿分別裝好橘子皮和面包片,灑上一些水分,在空氣中暴露幾個小時后蓋上,放在潮濕、溫暖、陰暗的地方培養(yǎng)1周,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負責補充水分。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菌絲會在培養(yǎng)皿上蔓延。 教材安排用放大鏡觀察面包和桔皮的菌絲及孢子的形態(tài),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反復的驗證,普通放大鏡根本就不能看到孢子的形態(tài),我就讓學生利用實物投影觀察孢子的形態(tài)、顏色,讓教學更有實效性。在學生自己觀察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得出真菌是由菌絲構成的,在菌絲的頂端有孢子。而且通過觀察,學生對青霉和曲霉的顏色的區(qū)別印象非常深刻。這部分內容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以上的制作、觀察,學生的“疑”得到了解決,“悟”出了道理。
新課程倡導我們“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本著這一理念,也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將生物學知識與健康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我開設了“真菌知多少”的知識競賽, 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問題的能力,不但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讓學生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聯(lián)系生活,熱愛生活。真正體現(xiàn)生物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總之,授課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各位同行努力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