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添
摘要:文章分析了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術以及對全文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旨在與同行進行業(yè)務之間的交流,從而更好地促進水利水電地基工程質量的提升,為整個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地基工程;不良地基;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TV5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15-0077-02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地基工程是一項最為基礎性的工程,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因而在地基工程中經常遇到不良地基且需要對其進行處理,才能更好地確保地基工程質量。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從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入手,就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術做出以下幾點分析。
1 分析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時代在發(fā)展,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投資力度、建設規(guī)模、施工難度也在不斷的加大,尤其在當前地質條件日益復雜的地基工程施工中,對水利水電施工企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對施工所在地的地質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和掌握,并具有完備的水利水電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設計圖紙、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技術文件,并對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
理解。
二是在開挖施工之前,必須結合施工方案對施工區(qū)域內的各種障礙物進行妥善的處理,在測量放線過程中,必須嚴格地審核準基點、定位樁和基槽尺寸,并只有符合施工設計需求之后才能進行施工,對于不達標的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并進行復測。此外,還應做好施工現(xiàn)場的三通一平工作,在開挖特殊地段之前,還應加強對地質構造的理解和水文特點的掌握,才能最大化地確保施工的安全。
三是施工企業(yè)必須做好原材料質量的檢查工作,配備好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和容易損耗的零部件,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警示標志必須設置到位,做好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防護施工工作,尤其是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專業(yè)技術水平、安全事故處理技術等必須符合地基施工的需要,才能更好地確保工程安全的進度。
四是對于工程進度的需要,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往往工期緊任務重,必須在汛期之前完工,因而施工企業(yè)必須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設計,做好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做好施工現(xiàn)場的質量檢查工作,嚴防施工設計出現(xiàn)變更,做好重點部位的監(jiān)控,并切實加強對進度的控制,進度控制必須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這一前提之上,同時還應盡可能地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技術促進施工進度的
提升。
五是對工程質量的要求更高,除了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規(guī)范進行施工外,還應加強施工質量的檢查,切實做好施工現(xiàn)場的質量控制工作,同時結合地基的類型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切實加強不良地基的處理,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地基工程的質量。
2 水利水電地基工程中不良地基處理施工技術分析
在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中,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因而必須加強對地基的處理,而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地基往往是不良地基,所以必須在施工之前對地基類型進行確定,才能更好地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加強對地基的
處理。
2.1 水利水電地基工程中常見的不良地基
水利水電地基工程中的不良地基主要是指具有較大含水量,但承載性能較低,尤其在荷載作用下極易導致地基出現(xiàn)滑動和固結沉降等問題,使得水利水電建筑物的沉降不均勻且具有較大的沉降量,其處理成效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水利水電地基工程質量。就水利水電地基工程中常見的不良地基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液化的淺土層;二是強透水層;三是淤泥質軟土層;四是軟弱夾層等。
2.2 不良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1)液化淺土層處理技術。所謂淺土層,主要是松散的粉土和砂土,由于其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因而淺土層往往是飽和狀態(tài),若不對其進行處理就進行施工,就會導致地基土沉降、滑動且失衡,影響水利水電建筑上部結構的安全,因而必須加強對其進行處理。常見的處理技術是:首先將液化的淺土層挖出;其次將具有較強防滲性能的材料填充到所挖的液化淺土層之內;最后就是設置灰土樁、砂樁,并利用砼強進行包圍,再采取分層的方式進行振動和壓實。
(2)強透水層處理技術。所謂強透水層,主要是指砂礫石層和卵石層,尤其是在水利水電基礎工程中,其具有較強的透水性,若不加強對其的處理,則容易導致水量流失,甚至出現(xiàn)泉涌,進而對水利水電建筑物的地基的穩(wěn)定性產生影響,所以必須加強對其的處理。常見的處理技術是:首先及時將砂礫石層和卵石層開挖和清除,并利用混凝土對其進行回填,從而形成截水墻;其次就是采取高壓噴射的方式將水泥砂漿進行灌注,從而形成水泥防滲墻;最后就是利用混凝土或粘土鋪蓋在壩前,從而將滲徑煙廠,帷幕灌漿施工后將積水排除,并做好反濾層的設置,從而減少對其的壓力。
(3)淤泥質軟土層處理技術。淤泥質軟土層因其具有較大的含水量、抗壓縮性能差、具有較大的孔隙比、抗剪性能差、固結性能低且時間長等特點,因而必須加強對其的處理,否則就會對水工建筑的穩(wěn)定性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同樣應加強對其的處理。常見的處理技術是:首先應將淤泥砂土及時地清除,并利用基樁,夯實到軟弱地基之中;其次就是將砂層置換,并采取拋石的方式將淤泥擠出,或者設置砂井將水排出,最后就是利用板樁基墻將底部封閉,且在四周進行砂石的填筑達到抗滑的目的。
(4)軟弱夾層處理技術。軟弱夾層是水工建筑地基水工中最為常見的軟弱地基,因而其處理難度也較大,在實際施工中應結合實際需要加強對處理技術的
應用。
置換技術。采用置換技術時,主要是因為軟弱夾層的淤泥不厚,因而只需將其挖出置換,但是只適用于較淺的軟弱夾層之中的施工。因為當水工建筑的地基為河流沖積物形成,上部的軟弱層較薄,因而將其挖出后,就應采取壓實的方式進行擊打夯實,但必須結合工程實際確定夯實擊打的次數(shù),才能更好地確保置換的質量。
振沖技術。該種方法使用的工具是振沖器,它有上下兩個噴水口,工作原理是:先插入混凝土振搗,地基在振動和沖擊荷載的作用下,地基中會先成孔,再在孔內予以填充砂碎石,最后分層夯實。這樣才得以加固地基。
灌漿技術。將如水泥漿、粘土漿、粘土水泥漿及各種化學漿予以液化,同時這些可液化的材料又必須有固化的特性的,根據氣壓液壓的工作原理,將這些液壓體注入地基介質中或建筑物與地基的縫隙部位,從而達到加固淤泥軟土地基的效果。
硅化加固。采用電動硅化法,主要通過輪換方式,把硅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注入土中,通過化學反應,進而生成膠凝物質,活化土顆粒的表面,連接力度和土體力學的強度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術進行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水利水電施工企業(yè),必須緊密結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著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術實力,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結合不同的地基采取針對性的地基處理技術,最大化地促進地基工程質量提升的同時促進工程質量的提升,從而提高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適應力,從而促進企業(yè)走向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童健.水利水電中地基工程施工技術探究[J].科
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15):178.
[2] 周德創(chuàng).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城
市建筑,2013,(12):72.
[3] 呂中東.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陜
西水利,2010,(3):83-84.
[4] 梁碩秋.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中
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