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格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擔當班主任已有20多年,在和家長的交流與接觸中,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根基,孩子的成長關系家庭和民族的未來,和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對社會和他人也充滿關愛和友善。和諧教育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每個人都付出努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社會才會更和諧、更文明。
我經(jīng)常思考我的家庭教育有沒有誤區(qū)呢?和大多數(shù)家庭一樣,我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模式都表現(xiàn)出不和諧的因素。重智輕德;重知識輕能力;重視書本知識,忽視生活常識;重視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培養(yǎng),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重視灌輸,輕視自學;重視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重視營養(yǎng),忽視鍛煉;重視特長,忽視全面發(fā)展。事實上,我們的家庭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可謂百害而無一利。在知道自己教育孩子陷入迷茫時,在自己舉棋不定、進退兩難的情況下,我發(fā)現(xiàn)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幾年來讀了不少《不輸在家庭教育上》,每本書上都有很多案例,每個案例各不相同,從中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和好理念,在學習過程中,也有偷懶和不想看的時候,但每次準備偷懶時,想到書中有許多關于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就使我看書時一點也不敢怠慢,每次拿到書后都會如饑似渴地認真閱讀,通過這些新鮮真實的典型事例,接觸更多真實案例,猶如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對比別人處理這些問題的方式,再想想自己對待孩子學習的急功近利,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
我的孩子是個比較優(yōu)秀的孩子,學習成績拔尖,學校各項活動都參加得如火如荼,而且每次都能拿回獎狀??墒撬宰鹦膹姟⑵饩?,非常有主見和個性。有時我對她的要求過于嚴格,條條框框太多,因為孩子越好,家長的要求與期望值就越高。有時她犯了錯誤,我會斥責、批評、強制要求,可一點作用都沒有,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加重她的逆反心理,和我唱反調(diào),因此我們倆常常鬧得不愉快,每天家中的火藥味都很重,矛盾一觸即發(fā),毫無和諧可言。令人欣喜的是《不輸在家庭教育上》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我如獲至寶,一口氣讀完。然后慢慢效仿和采納書中的方法。從中我知道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潛質(zhì),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合適的教育。從書中我還學會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學會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學會摸透孩子的脾氣,順著孩子的脾性說話。學會這些方法后,再遇到?jīng)_突時,交流就順暢了很多。生活中再要求她做什么時,也容易了許多。這些事情說明家庭教育要充分關注學生實際,堅持以孩子為本,充分尊重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關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人格,對孩子的合理訴求給予回應,保護他們的權(quán)益,讓孩子們感受到家庭教育的溫馨和諧,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孩子。現(xiàn)在我和孩子再也沒有了沖突,像朋友一樣相處。我發(fā)現(xiàn)看書真是受益多多,真是和合之家,文明起航。
作為班主任,我在開家長會時,常常和家長交流我在書中學到的,在QQ群中和家長們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這樣的交流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深受家長的歡迎,我和家長都在學習與交流中成長了不少,受益了很多。群里有一篇《牽著蝸牛散步》的文章,牽著蝸牛散步,多么和諧、溫馨和愜意的畫面。這篇文章使我和家長懂得教育孩子是急不來的,要有耐心,要用適應孩子特點的方法,學會適應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教育孩子猶如牽著一只蝸牛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的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孩子將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家長不妨放慢腳步,把自己的主觀想法放在一邊,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聲音在俗世的回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中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墒抢蠋熀图议L能做到多少呢?有多少人能理解孩子呢?我們不需要和諧、溫馨的生活嗎?我們不得不反省自己,也只有在這樣不斷的反思中,才會轉(zhuǎn)變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行為,讓我們更理性地對待學生,在面對學生錯誤與失誤時,才能給予寬容與耐心。
教科書就是一面鏡子,教我們怎么做家長、怎么做老師,也是一本警示錄,告訴家長和老師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們要常照照自己的不足之處。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偉大的、充滿愛心的工程,需要家長和老師有耐心、恒心和愛心??傊逃且豁椓夹墓こ?,是塑造健康個性的工程,廣大教育工作者唯有秉持對學生濃濃的愛心,對學生終生發(fā)展負責的理念對待學生,才能在教育的征途上結(jié)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