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萍
(山東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為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 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體驗成功的快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實行分層次教學已得到教育界學者的認同。 本文將從分層要求、教學目標、教學實施等幾個方面探討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按照學生高考英語成績(60%)、新生入學英語測試成績(40%),由高到低把學生分為A、B、C 三個層次,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前分析:
A 層次:這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認真、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各方面都比較優(yōu)秀;
B 層次:這些學生學習成績、學習能力以及潛力各方面都一般;
C 層次:這些學生是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的學困生,學習成績比較低。
根據(jù)一個月之內(nèi)學生平日成績、單元測試成績和學習意愿,調(diào)整大約5%學生轉換學習層次。
根據(jù)第一學期總成績和學習意愿調(diào)查,調(diào)整大約10%學生轉換學習層次。
教師把各個層次學生需要達成的目標跟學生講清楚,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確定努力方向,也有助于學生在課下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自我訓練,教師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并檢查、指導其學習方法,提高其學習興趣。 不同的層次,要求達到相應的一、二、三級目標。
一級(A 層次):領會式 4000 詞,復用式 1800 詞;
二級(B 層次):領會式 3500 詞,復用式 1300 詞;
三級(C 層次):領會式 2500 詞,復用式 800 詞;
一級(A 層次):能聽懂日常和涉外業(yè)務活動中使用的結構簡單、語速較慢(120 詞/分鐘)的對話,以及不太復雜的陳述,理解基本正確;
二級(B 層次):能聽懂教師英語授課及較長會話和講座,抓住中心大意和要點的同時,辨別有關細節(jié),領會作者觀點和態(tài)度;
三級(C 層次):能聽懂教師英語授課及簡短會話,抓住中心大意和要點的同時,辨別有關細節(jié)。
一級(A 層次):學會基本的日常交際,能就熟悉的話題用英語提問并回答問題;
二級(B 層次):能進行簡單的日常交際,能就日常話題進行口頭交流;
三級(C 層次):能進行基本的日常交際,能就某一方面的主題和熟悉的話題進行簡短表述,表達意思基本清楚,無嚴重語法錯誤;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總的目標也要有所區(qū)別:
A 層學生:要求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譯技能的基礎上,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能進行非常熟練的口頭和書面交流。 要求A 層學生100%能通過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考試, 鼓勵參加報考全國大學英語四級、 六級考試,85%學生通過CET4 考試,70%學生通過CET6 考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外社會大賽, 爭取20%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10%學生成為優(yōu)秀的翻譯人才。
B 層學生:按教學計劃進行,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譯技能的基礎上,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能進行較熟練的口頭和書面交流。爭取95%的學生能通過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考試,10%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爭取5%學生在校外大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C 層學生:對這些學生,要從實際出發(fā),強化基礎教學,降低難度,達到高職要求的教學目標,通過學院考試即可。
學生分層的實施既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內(nèi)容的易接受性,又能增強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達到人人參與的最佳狀態(tài)。
按照高職教育目標和教學計劃要求,以B 層次為標準編寫基本的教材,A 層教材以B 層為基礎,拓展閱讀材料、視聽材料、寫作材料,B層教材內(nèi)容占80%,拓展材料內(nèi)容占20%,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C 層教材采用B 層教材內(nèi)容的50%(難易程度適當),其它50%內(nèi)容為初、高中基礎英語內(nèi)容,多增加一些多媒體立體化教材資料,聲文并茂,達到鞏固根基、提高學習興趣、完成最低學習目標要求。
由教研室根據(jù)分層教學要求及授課教師的教學特點,將教師分為三個層次教學團隊,根據(jù)三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分別制定不同的課程整體設計方案和單元設計方案,撰寫不同的教案,制定不同的輔導答疑措施和考核評價方式,要求全體教師集中備課,課前模擬試講、互聽互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A 層師資要求
職稱要求:講師、副教授以上職稱,有教學經(jīng)驗的優(yōu)秀碩士研究生;
能力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功底、全面的業(yè)務知識和5 年以上英語教學經(jīng)驗,了解本專業(yè)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并且在本專業(yè)某一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或獨到的見解。
培訓經(jīng)歷:參加過現(xiàn)代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培訓。
B 層師資要求
職稱要求:講師以上職稱,優(yōu)秀碩士研究生;
能力要求:教師必須在英語語言上具備較高的水平,即能夠駕輕就熟地使用英語進行專業(yè)知識的講解,能夠勝任雙語教學。
培訓經(jīng)歷:參加過現(xiàn)代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培訓。
C 層師資要求
職稱要求:講師以上職稱,優(yōu)秀碩士研究生;
能力要求:教師需要具備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其它相應的職業(yè)技能。
培訓經(jīng)歷:參加過現(xiàn)代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培訓。
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的指導都因人而異。 對A 層學生定期定時檢查,加強課外輔導,實行精英教育,提高學生通過四六級考試能力和校外參賽能力以及參與社會實踐的翻譯能力。 對B 層學生要及時、細致、耐心輔導,并加強檢查、督促,注意反饋;C 層的學生,應注意輔導態(tài)度,不僅講授英語知識內(nèi)容更應該對應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盡快提高學習興趣,并多組織豐富有趣的活動(英語知識占比重不要太大),如才藝展示等吸引學生。
另外,可用英語角、周末影院、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沙龍等活動,讓學生形成“以高帶低”的結對子指導梯隊,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考核方式的指導思想是從“考核語言知識為主”向“考核語言應用能力”轉變,既要有筆試,又要增加口語測試,這樣才能使學生加強平時對口語的訓練力度。另外,采取平時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結合、筆試和聽說技能測試相結合的方式,試卷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分為A、B、C 三種。
評價方式如下:
A 層總成績=平日成績30%(考勤及學習態(tài)度10%+作業(yè)10%+單元測試10%)+期末聽說測試40%+期末筆試30%。
B 層總成績=平日成績30%(考勤及學習態(tài)度10%+作業(yè)10%+單元測試10%)+期末聽說測試20%+期末筆試50%。
C 層總成績=平日成績40%(考勤及學習態(tài)度20%+作業(yè)10%+單元測試10%)+期末聽說測試40%+期末筆試20%。
學生分層的實施既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內(nèi)容的易接受性,又能增強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達到人人參與的最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