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
11月28日,演員劉佩琦表示,精英們就應(yīng)該多生,“像姚明、李娜、劉翔、張藝謀、陳凱歌等,這些精英們,包括其他領(lǐng)域的精英們,我覺著應(yīng)該讓他們多生一點兒,當然國家憲法不允許,法律是平等的,我說話也不算數(shù),但我從心底里覺得各路精英應(yīng)該多生一兩個,這是對我們中華民族素質(zhì)的提高,我們現(xiàn)在太缺乏人才了?!?/p>
也許劉佩琦的目的是好的,為中華民族多出些優(yōu)秀的人才操心了。他以為讓姚明、李娜、劉翔、張藝謀、陳凱歌生二胎就等于又多了小姚明、小李娜、小劉翔、小張藝謀、小陳凱歌。只要精英們子子孫孫地繁衍著,就像原子核裂變,咱們民族的精英就越來越多,愚昧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愿望多美好,想法真奇妙。按老夫我的推論,劉佩琦肯定對植物、動物有所研究,起碼興趣很濃。在他的思維中,人也像植物,種子決定生命的形態(tài)和質(zhì)量。種玉米就不會產(chǎn)出谷子,播小麥就收獲不了高粱。馬配馬生馬,驢配驢生驢,驢配馬就生騾子了,水稻一雜交就高產(chǎn)。可是人種的事兒并不按植物和動物的基因遺傳呀。記得有個美女明星向愛因斯坦求愛時說,咱倆要是結(jié)合了,生出的孩子一定會像我一樣漂亮,像你一樣聰明。可愛因斯坦擔心的是“若像我一樣丑陋,像你一樣無知那多可怕”。播下龍種卻產(chǎn)出了跳蚤的事兒并不少見。劉備的兒子是阿斗,劉邦老爹的身上也沒有“皇帝種子”的坯子相。人的遺傳基因大多是遺傳生理基因,智力基因雖說也遺傳,但自我開發(fā)智力的能力和興趣就不遺傳了。否則,華佗的后代就該是骨外科專家才對,魯班的后代傳到如今應(yīng)該是土木工程師吧,最次也得是個木匠呀,魯迅的后代不是雜文家總該會寫小說吧,可事實上他們都沒成為“精英”。
別說“精英”不遺傳,有時連手藝都無法傳授。老夫我的爺爺是個豆腐匠,可我卻只會吃豆腐不會點鹵水,到了我的下一輩連黃豆苗與冬瓜秧都分不出來了。別以為我家祖上是農(nóng)民,一代就比一代差,就說那個沒文憑的我爺爺吧,他可是能識別三百多種動物,一千多種植物,甚至連哪種植物的葉面、根莖上愛招哪種昆蟲都一清二楚。這樣的本事別說碩士了,連昆蟲博士下鄉(xiāng)考察時還得拜他為師呢??墒沁@個基因就沒有遺傳給我,我雖說還聽過生物課,每期央視的“動物世界”都不落下,但到了知天命之年,還是區(qū)分不好犬科、貓科的種類。
由此可見,即便智力有點遺傳,可是精英都不是遺傳的,而只能傳授。我們?nèi)缃竦闹R都是學來的,就像有的網(wǎng)友所說“精英并不都是精英生的”。只有皇帝能生皇帝,但并不一定都生明君圣主。
有些精英也是階段性的精英,比如劉翔,一屆奧運會是“精英”,可后兩屆奧運會他并不是精英。如果一個人一生“閃光”一次就算精英,那一生從不“閃光”的人還真不多了。就像早些年有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會上提出“博士可生第二胎”,被多數(shù)代表給否定了,認為這是新的“血統(tǒng)論”。現(xiàn)代醫(yī)學早已證明精英生的孩子只能是精英的孩子并不是精英,也并非將來的精英。更何況如今假精英不比真精英少,魚龍混雜,如果假精英也都借著光生了二胎,生下一堆也會沽名釣譽的人,那可就天下大亂了。當然這是我假借“血統(tǒng)論”的論調(diào)扯淡。因為我心里明白,就是秦檜的后代照樣出愛國將領(lǐng),楊家將的后代照樣有草包。
人都是社會的人,人與人在生命的意義上是平等的,“精英”與“平民”在人權(quán)、生命、生育權(quán)上的平等是法律所賦予的。別說如今這一腳能絆倒三五個的精英各行各業(yè)都有,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生育權(quán)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都應(yīng)該一樣,否則的話,就是在踐踏司法,用一個“法律”和“條例”對待不同的生命。持這種論調(diào)的人應(yīng)馬上脫離立法機關(guān),接受法律常識的再教育才對。
【原載2013年12月15日
《潮州日報·百姓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