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年鳳
【原味素材】
我記不清她是怎樣長出第一枝嫩芽的。那個早晨,我看見小角落的泥土堆里,冒出了一片紅紅的尖尖的小腦袋。遠(yuǎn)看如同竹筍形狀,但沒有薄薄的筍衣,秸稈也比較水嫩。不幾天,那些小腦袋開始長高了,變長了,秸稈上生出了密匝匝的芽頭,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小芽頭們也是紅色的,或褐紅,或鮮紅,或緋紅,或水紅,爭先恐后,搶著朝上長。大約十來天的光景吧,紅紅的芽頭們漸漸地向綠色過渡了,是那種墨綠色,然后是油綠、碧綠、嫩綠、蛋黃綠。
(選自陳奕純《被遺忘的芍藥》)
我掛斷了電話。聽筒里的聲音消逝的一瞬,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饒恕的錯誤!我跑到陽臺,看見飛雪中的母親撐著一把天藍(lán)色的傘,微弓著背,緩緩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夾著一把綠傘,那是為我準(zhǔn)備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張不開口,只是默默地看著她漸行漸遠(yuǎn)。
那個時刻,我的眼前驀然閃現(xiàn)出春雪中媽媽為我送傘的情景。母愛就像傘,把陰晦留給自己,而把晴朗留給兒女。
(選自遲子建《龍眼和傘》)
秋夜里,翻看那些冊頁,那些舊人的筆墨——泛于眼前。那些行云流水的行書,如此飄逸又如此淡泊的出現(xiàn)——它是白襯衣藍(lán)裙子,是紅棗小米粥,是雪中的綠燈籠。
行書是昆曲里《驚夢》那一折,在最美的光陰里,紙和墨相遇,又驚又喜。一挑眉:原來你也在這里。那艷紅的芍藥花知道,不早不晚的相遇,正是人間好芳華。
(選自雪小禪《行書》)
【素材引鑒】
陳奕純文字中“我”的對芍藥的愛和贊美,在于芍藥朝氣蓬勃的生命力;遲子建的筆下泛著的是對傘這個小小物象的打磨,更是對人世間最動人的親情和至愛的雕琢。雪小禪的《行書》,何嘗不是對“書法里的人生”之景的大徹大悟,才有了飄逸的人生態(tài)度與美妙心境共舞的靈性睿思!
三位作者的筆墨或落于自然與人生,或親情與生命的華彩,或生活之精髓的靈巧。這些角度也為我們提供了寫作的思路:生命中的景色有很多種,可以是自然界的,云卷云舒,花開花落;也可以挖掘心中深處的那些關(guān)于愛、溫暖的故事;還可以跳出思維,把“景”的范圍進(jìn)一步擴(kuò)大,比如書籍、影視作品、夢境等等。只要是那些令我們難以忘記的人、事、物,都可以入文。
【微寫作導(dǎo)語】
請同學(xué)們以“ 一景”為題進(jìn)行微寫作,先定好“景”,再圍繞“景”進(jìn)行或描述或抒情或想象的寫作。注意,字?jǐn)?shù)150-300字。
【學(xué)生微寫作】
愈來愈多的農(nóng)民工進(jìn)城了。不過今日的他們,原先如同泥塑的臉變得鮮活起來。臉上那些深深刻下的皺紋像是被賦予了生命的川壑,因了夜幕的降臨而變得柔和起來,輪廓不再那么堅(jiān)硬,相反,還有幾分墨玉的濕潤。粗糙的眼睛閃著清亮的光芒,在夜里像一盞盞黝黑的燈,里面掩不住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期盼。濃粗的眉毛不像往日挑著壓力的重?fù)?dān),卸下了疲憊之后高高揚(yáng)起,像展翅欲飛的老鷹舒開它的雙翼?!巴ㄌ斓拇舐钒?,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啊……”手臂隨著他們的歌聲晃晃悠悠。衣服稍短,手臂露出一截來,上面是因?yàn)殚L年勞作而突起的青筋,在月光下忽隱忽現(xiàn),像是在游走的蟠龍。他們的體內(nèi)是有龍的,倔強(qiáng)不屈的龍。
此一景,恰似中華的脊梁。(張舒琦)
她的目光專注而柔情,她的眸中蕩漾著微光,和著晨曦,伴著溫暖,直扣我的心弦。我看著她的手。她的動作嫻熟,左手抓住長針,拇指和食指抵著最外面的線圈,右手握著針,把準(zhǔn)線圈穿過去,探出個頭,中指搭上線輕輕在針上繞一圈,再一挑,左手又一縮,一個簡單的平針就完成了。她的左右手交替進(jìn)行像兩只翩飛的枯葉蝶。而我總覺得有哪里不對。驀地,我看見她的手指一滯,這才注意到她的手已經(jīng)變了模樣。從前她的手是飽滿厚實(shí)的,而現(xiàn)在,她的手骨節(jié)分明,即使隔了幾米遠(yuǎn)也能清楚地看見她的手布滿青筋。
何時,奶奶就如此蒼老了呢?此時她就坐在陽臺的微光下,靜謐地美好,構(gòu)成了陽臺一景。(朱沁鈺)
書店的廣播里放著舒緩的鋼琴獨(dú)奏曲,伴著濃郁的書香我看得愈發(fā)投入,直到脖子有些酸疼才不舍地抬起視線,突然望見一個小女孩蹦跳著牽著媽媽的手走過來。她長得真像一個天使?。“咨呐钆钊?,齊眉的劉海短發(fā),黑葡萄一樣的眼睛充滿了童真。只見,他們走到繪本架前,媽媽拿起一本書,小女孩踮著腳尖吵著要看。媽媽俯下身去,將女兒摟進(jìn)懷里,將書捧著放到女兒的面前,在小女孩兒的耳邊輕聲呢喃著。眼前這樣一景突然觸動了我的心田,身旁走過的人兒也都步伐輕輕,面帶微笑注視著這一景,不忍破壞……(馮顧蕊)
(本期供稿:江蘇省如皋市如皋初級中學(xué)繪園文學(xué)社)
投稿郵箱:
gaomingyan198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