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國強
《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網于近日分別報道了部分高校體育測試中的“代跑”現(xiàn)象。報道說,眼下正是很多高校進行學生體質測試的時節(jié),最讓學生叫苦的當屬800米和1000米跑,對于一些跑步“困難戶”來說,找人“代跑”成了順利過關的捷徑。
浙江某高校大二學生小秦告訴記者,每次長跑測試結束后,田徑場邊上到處是學生的嘔吐物,有的學生癱坐在地上半個小時都緩不過勁來。這些學生平時大都不怎么鍛煉身體。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大三學生趙雙根告訴記者:“不少同學喜歡宅在宿舍睡覺,男生打游戲的居多,女生一般在宿舍看泡沫劇、港劇、韓劇,而且是一邊看一邊吃一邊哭?!?/p>
聞聽此語,不禁心生疑惑:“代跑”現(xiàn)象,是單純的身體問題嗎?宅在宿舍睡覺,男生打游戲,女生看韓劇,邊看邊吃邊哭,這不是精神現(xiàn)象嗎?我們不知道,類似這樣的高校的政工部門、團委、學生會、輔導員等組織和人員,在組織“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活動時,他們有沒有去關注、關懷這部分學生的心靈世界?
這幾年,一直有人在關注、思索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形諸文字并引起社會反響的至少有這樣幾次:
2010年3月20日,蔣方舟發(fā)表《給清華大學的一封信》,她說:“我曾經旁觀過學校的干部們做事,與教育和世俗標準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過交道……他們青出于藍地運用官場技巧與規(guī)則,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2012年5月,北大教授錢理群在《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上直言:“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yǎng)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p>
2012年7月1日,北大中文系舉行畢業(yè)典禮,該系1984級本科生、《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盧新寧應邀發(fā)表演講。她對學弟學妹說:“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guī)則能戰(zhàn)勝潛規(guī)則,不相信學場有別于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于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于媚骨。當利益成為唯一的價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當成交易的籌碼……”
以上三位知名人士觀察到的現(xiàn)象,與“代跑”現(xiàn)象,與“宅在宿舍睡覺,打游戲,看韓劇”之間,有沒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呢?是什么讓這些年輕人如此萎靡呢?他們曾經相信過什么,現(xiàn)在還有沒有能讓他們相信的?或者什么都不信?還有,那些并不萎靡的年輕人,又在相信什么,追求什么?
稍早些,在北京舉行的兩會上,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憲列舉的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份報告顯示,中國男性平均身高矮于日韓,世界排名僅列第三十二位;七歲到十七歲的中國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齡男孩矮2.54厘米。身高與體質有關,但是,如果僅僅是身高不如人,并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原載2014年4月25日《今日女報·悅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