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園園
布盧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曾經(jīng)指出:“學會如何學習比學會什么更加重要。”言下之意,不要把教學的過程更多地放在關注學習的內(nèi)容上,而重點應該讓學生學會學習。即通過恰當?shù)膶W法指導,讓學生理解、掌握學習的方法。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著力讓學生提高哪些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自主讀書的能力
由于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更多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所以對于學法的指導就需要促成學生養(yǎng)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逐步學會自主學習。具體說,就是首先要激發(fā)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在講授一篇新的課文之前,首先要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疑問、帶著問題去閱讀。同時通過有效的自主探究,把對讀的過程的探究,內(nèi)化為自己的習慣,真正學會自主讀書。比如對于《灰椋鳥》一課的教學,我首先用投影播出幾幅灰椋鳥的圖片,然后告訴學生,“如果有多得數(shù)不過來的灰椋鳥,那該是多么壯觀的場面!”以一個問題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我又要求學生,對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更多地要關注場面描寫,尤其是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根據(jù)我的要求,學生很快找到了學習的重點,通過自主學習很快便找到了學習的方向。
當然,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讀書能力,教師還需要進行一些自主讀書的技巧指導,比如教會學生邊讀邊記、邊讀邊想、邊讀邊畫、邊讀邊議,告訴學生一些常規(guī)的讀書符號等,這些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讀書能力。
二、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chuàng)造?!碧K霍姆林斯基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教會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訓練學生的思維為主線,要在引導多角度思考的過程中,學會有問題地去想,有角度地去想,有質量地去想。比如《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一課,很多學生對于彭德懷為什么決定殺大黑騾子不理解。對此,我要求學生首先尋找一下在下命令之前,從哪些細節(jié)看出彭德懷關心大黑騾子,然后再找一找,殺了大黑騾子之后,又從哪些細節(jié)上看出來彭總對大黑騾子的不舍。結合兩個時段的關愛,然后再思考是不是沒有感情。當學生對這個問題理解后,我告訴學生,對于不理解的問題,要學會從多個角度去思考。
與自主讀書能力的培養(yǎng)一樣,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方法的指導,比如對不同內(nèi)容進行對比的方法,對一定問題進行假設的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的方法,舉一反三的列舉方法等等。
三、自主觀察的能力
波利亞曾經(jīng)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闭Z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學生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更多地需要學生去主動發(fā)現(xiàn),從字里行間尋找到知識的閃光點,進而尋找到自主學習方向。比如《莫泊桑拜師》一課就是最好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教材。教師可以通過福樓拜向莫泊桑提出的要求來考查學生,讓學生觀察做操時每名同學的動作、神態(tài),進而描寫下來,借此提升觀察能力。還可以通過學生觀察這一課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分析哪一部分的描寫最為精彩,在觀察中學習寫作的方法。
同樣,對于觀察的能力和技巧,教師也要適當?shù)囊龑?。比如生活皆語文的觀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事物的變化;比如從觀察到思考,建立系統(tǒng)的有深度的思考,同樣是教師要進行指導的。
四、自主歸納的能力
感性認識是閱讀教學的第一步,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教師應當及時引導他們進行簡單的回顧和總結,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總結,使他們對學法的認識更加清晰和深刻。比如《學會合作》一課的學習,在課堂總結階段,教師要求學生認真分析一下本課各段中心句。學生很快就發(fā)現(xiàn),本課的結構是由“什么是合作”“怎樣進行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的合作”這三個句子構成的。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議論文結構,使學生將自己的總結結果牢記在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總結歸納能力的提升多在課堂教學的小結部分,對教師而言,一個自然段、一節(jié)課、一個單元的歸納需要教師有意去進行引導。畢竟小學生的心智水平尚處于感性認識占主導,歸納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迅速提升,教師必須對此抱以充分的耐心。
五、自主實踐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的倡導者,他認為“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傮w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語文課程絕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姿多彩的課外生活,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從生活中體會到語文的快樂,在生活中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孔子游春》一課,雖然課本里的語言十分精彩,但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走進生活,到田野里去欣賞春景,到小河邊去看看水,到果園里去看看花等。當學生發(fā)現(xiàn)許多書本上的知識就在自己身邊時,他們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就會加強,能力就會提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睂嵺`能力的提升有許多方法,比如通過記日記的方法檢查實踐的內(nèi)容,比如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這些都是有效的促進方法。
總之,語文自學能力是一個全面的范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提前預設,有效引導,才能實現(xiàn)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如東縣雙甸鎮(zhèn)雙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