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軍 龐永輝
摘 要:提高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鞏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手段。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質量不高,始終是制約造林綠化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大難點問題。它不但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經(jīng)濟損失,而且也影響了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試論幾點建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加快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步伐。
關鍵詞:林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提高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鞏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手段。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質量不高,始終是制約造林綠化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大難點問題。它不但給國家?guī)砹瞬煌潭鹊慕?jīng)濟損失,而且也影響了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下面就對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步伐談些看法。
1 從做好造林設計入手,堅持適地適樹
造林前,通過對造林地區(qū)的自然條件、立地條件等進行實地調查,編制造林技術方案,作為施工的依據(jù),真正把造林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造林設計要以造林地塊的立地條件為依據(jù),根據(jù)地形地勢、氣候、土壤、植被及地下水等條件差異,結合經(jīng)營目的、培育目標和造林技術等原則,選擇造林樹種、確定初植密度、整地方式、造林時間、造林方式、撫育方法及管護形式。并嚴格按照造林設計和造林技術規(guī)程組織施工。造林地塊設計率達到100 %,沒有進行設計以及未被批準的不準實施造林。
2 從開展秋季整地入手,堅持頂漿造林
造林整地,是蓄水保墑、增高地溫,提高土壤含水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造林綠化的第一道工序,是實現(xiàn)搶抓造林,頂漿造林的基礎。春季土壤解凍較晚,待土壤解凍開始整地造林,頂漿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術措施就難以實現(xiàn),堅持高標準整地,把秋季整地作為造林綠化的重點工作來抓,增加整地的數(shù)量,提高整地質量,對采伐跡地規(guī)劃采用大苗造林綠化的地塊,全部進行秋季整地,提前挖好植樹坑,切實做到頂漿造林。對設計的不同林種、樹種、,不同規(guī)格的苗木,采取不同的整地標準,對不同的立地條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做到全面整地與穴狀整地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
3 從嚴把苗木關入手,堅持優(yōu)質壯苗
在造林苗木品種的選擇上,盡量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鄉(xiāng)土樹種最適應本地條件,選擇鄉(xiāng)土樹種造林,成活率相對較高,按照適地適樹要求,選擇抗病、抗逆性及適應性較強和本地區(qū)分布普遍、生長旺、抗逆性強、群眾有栽培經(jīng)驗的鄉(xiāng)土樹種中的良種壯苗進行造林,一級苗率在90 %以上,切實做到“適地、適樹、適種源”。同時在苗木質量的選擇上,要選用無人為或機械損傷,木質化程度好的苗木用于造林。
4 從強化各項造林措施入手,堅持高標準植苗
造林方式主要以植苗造林為主,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與栽植方式及苗木本身是否能維持水分平衡有密切關系。因此,要采取一系列以植苗造林為主的造林配套技術來提高造林成活率。一是起苗不傷根。樹苗起挖時,要做到不傷根或盡量少傷根,否則造成根系損傷,移栽后吸水能力將顯著下降,導致苗體萎縮;二是近距離調苗。盡量就近調劑苗木,避免跨地區(qū)、跨積溫帶調運苗木。運輸苗木時,堅持不離水,用塑料袋或草袋包裹根部,用帆布蓋嚴等保濕措施,保證根系濕潤;三是苗木假植。苗木運到造林地面不能及時造林時,立即進行假植,栽多少取多少,以防風吹日曬;四是高標準栽植。植苗造林,特別是大苗造林時應深淺適宜,栽正扶直,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保持根系舒展,根土密接,澆足底水,用腳踩實;五是適度修枝去葉。對闊葉樹,根據(jù)樹體的大小,適當剪掉一些枝葉,減少水分蒸發(fā),盡量使苗體的水分維持平衡,有利于樹苗成活;六是因地制宜,先陽坡,后陰坡;先山上,后山下;先易早地、沙土地,后濕潤地、粘土地;先萌動早的樹種,后萌動晚的樹種;先裸根苗,后容器苗。
5 從推廣抗旱造林新技術入手,全面提高成活率
在應用傳統(tǒng)抗旱造林技術的同時,積極推廣應用抗旱造林新技術。一是采用容器苗造林。應用針葉樹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極為有效方法之一。是根據(jù)苗木類型選用大、中、小容器,裝入營養(yǎng)土育苗,實現(xiàn)了帶原土坨上山,根系不受損、不脫水的目的,栽植后不緩苗延長生長期,很快進入生長旺季。二是采用先進的抗旱造林新工藝。大面積推廣應用ABT生根粉、根部保濕劑、保水劑等抗旱新技術,全面提高造林綠化成活率。三是增加備用行。對針葉樹換床苗,春季造林時,采取五行或十行加一行備用行的方式,解決雨季補植用苗。
6 從加強技術培訓入手,提高造林者的技術水平
始終堅持縣、鄉(xiāng)(林場)、村三級培訓體系,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在培訓林業(yè)技術人員的同時,重點對廣大林農(nóng)、林場職工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加強對廣大林農(nóng)造林、育苗以及果樹栽培技術的培訓,使他們學懂會用,努力提高造林者的造林技術水平,提高造林標準質量。
7 從加強撫育管護入手,確保成活成林
撫育管理是提高新植幼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長量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及時對新植幼林進行包括擴穴、培土、除草、扶正、踩實等一系列撫育管理工作,促進幼林生根成活,健康生長。造林后,幼林未郁閉前,每年在雜草生長旺季及時進行鐮刀撫育。同時也采取林糧、林草、林藥、林苗等合理間作方式,達到以耕代撫目的,既可以實現(xiàn)一定經(jīng)濟收益,減少撫育成本,又可以為苗木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叭衷?,七分管,十分措施才保險”,林木管護工作在造林綠化中所占的位置是極其重要的,層層簽訂管護經(jīng)營合同,落實好管護責任制,真正把新植幼林的管護責任落實到戶、到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