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 匡希
珠寶大王——鄭裕彤(香港)
人物簡介:鄭裕彤,男,1925年8月生,籍貫廣東順德,自幼家境貧寒。從學徒一步步做起,現(xiàn)任香港新世界發(fā)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被譽為地產(chǎn)界四大天王之一,在香港富豪中名列第三。
處世箴言:守信用、重諾言、做事勤奮,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見利忘義。
成功秘訣:心誠體勤;大膽投資博大額回報。
周大福珠寶、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君悅酒店、北京新世界中心,這些看似毫無聯(lián)系的名詞都與一個人的名字有關(guān),那就是鄭裕彤。從金鋪打工的少年到香港新世界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鄭裕彤被稱為香港的超級富豪,其個人資產(chǎn)在香港排名第三。有人說他是運氣,而他自己卻說是勤奮。到底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勤勞的小學徒
1925年8月27日鄭裕彤出生于廣東省順德縣(今順德市)一個貧寒的家庭。幼時一家人僅靠父親開小店勉強糊口。原來父母親希望他專攻學業(yè),但是只念到初中便被迫輟學。13歲那年,由于日本侵略軍進犯廣州、香港,百萬市民受戰(zhàn)火紛飛的侵擾,衣食不穩(wěn),性命難保,紛紛出外投親靠友。當時,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屬地,因不少日本移民在葡萄牙殖民統(tǒng)治區(qū)的南美洲寄居,因此,日本侵略軍唯獨沒敢踐踏澳門。萬般無奈之下,父親鄭敬詒也將兒子送往澳門,到摯友周至元開的“周大?!苯痄伻ギ敾镉嫛?/p>
金鋪是一種特殊的行業(yè),不知底細的人,老板是絕對不敢濫用人的。周家曾與鄭家交往甚深,懂事的阿彤自小就給周家留下良好的印象,趕上“周大?!苯痄佌萌笨煽康幕镉?,便接納了小阿彤。
金店里分大伙計和小伙計,小伙計就是當雜役,鄭裕彤從雜役干起,每天掃地、擦灰塵、洗廁所、倒痰盂等里里外外的清潔工作,等一切準備停當后,他再和姍姍來遲的大伙計們一起開店門做生意。對于一個只有十四五歲的孩子來說,這段工作顯得十分忙碌辛苦,但懂事的小阿彤卻一個心眼想著不辜負老板的“不棄之恩”,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地工作。
“周大?!苯痄佉蛉胄休^晚,因此店面在當時名氣不大。入店后不久,阿彤的勤勞的在工作中體現(xiàn)的智慧逐漸被周至元所賞識。一天,周至元派阿彤去碼頭接一位親戚。碼頭上,來自香港以及東南亞的海船不斷靠岸,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忽然,一位南洋商人向路人打聽在哪里可以競換港幣。許多人都懂得這是一個良好的商機,年紀尚小的阿彤也熱情地上前搭訕,他用濃重的順德口音說:“到周大福金鋪可競換,價格公道”。阿彤說話時口齒稍顯笨拙,卻在眾口之爭中贏得了信任。這樣,商人望了望老實巴交的阿彤,隨他來到了“周大福”開創(chuàng)了一筆新的生意。而后,周至元發(fā)現(xiàn)阿彤在這方面顯得過人的智慧,于是繼續(xù)派他發(fā)展這項工作。此后僅半年時間,周至元就提升鄭裕彤正式在金行當學徒了。
當時,由于廣州、香港淪陷,不少金鋪遷移澳門,金鋪幾乎隨處可見,競爭十分激烈。鄭裕彤似乎天生便是為黃金珠寶而生,他對做珠寶生意極有興致,很快就掌握了坐店營銷的要領(lǐng)并癡迷似的鉆進了行當。
他常利用上下班的時間,看看路途經(jīng)過的金鋪來作對比,用行話說這叫“看鋪”。而周老板并不知阿彤如此癡迷。長此以往,阿彤經(jīng)常上班遲到,因而引起了周至元的注意。一日,在上班途中阿彤路過一家金鋪,發(fā)現(xiàn)櫥窗里擺放著好幾款別具一格的飾品,不由得停住腳步,良久地揣摩起來,竟又耽擱了上班的時間。當他急匆匆趕回金鋪時,老板已經(jīng)在店內(nèi)等候多時,阿彤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明了原因,結(jié)果老板不但沒有責備,反將上街“看鋪”的特權(quán)交給了他。這樣只要生意不忙時,他便上可以上街去“看鋪”了。照規(guī)矩,在金鋪學徒需要3年才能出徒,可鄭裕彤卻未滿3年就榮升為金鋪掌管,負責鋪面的日常經(jīng)營了。
后來鄭裕彤才知道,父母與周至元一家是患難之交,情同手足。周、鄭之妻又同時有喜,于是兩家“指腹為婚”約定了親家。天公作美,周家生了女兒,鄭家生了男兒,恰好成了天生一對。到“周大?!苯痄亴W徒時,父親擔心兒子以“郎婿”自居,而不求上進,沒有告訴他這件事。
三年后,在周至元的主持下,鄭裕彤果真與周家的掌上明珠周翠英結(jié)為連理。那年夫婦倆同是18歲,其后50余年直至今日,夫妻倆始終相敬如賓。
自己操盤
1946年,21歲的鄭裕彤到香港設(shè)立了“周大福分行”。他跑遍了全港各家金銀珠寶行,集各家之所長用于領(lǐng)導分行的經(jīng)營,使分行生意十分看好。但鄭裕彤并不滿足,他清醒地認為:“在商場上‘守業(yè)就等于‘敗業(yè),要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前進才能圖謀發(fā)展”。因此,他又一改原有的資本結(jié)構(gòu)模式,邀集同事,組建“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這也是香港金飾珠寶業(yè)最早的有限公司機構(gòu)。
鄭裕彤雖說接受的是金鋪舊式的帶徒教育方式,但是他并不保守,甚至超前具備現(xiàn)代人的經(jīng)營理念。在他全新思想指導下,“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不再為總裁獨有,而是資產(chǎn)共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現(xiàn)代企業(yè)。在他的思維方式中,獨具特色的洞察力,令同事們?nèi)巳朔Q道。
當時在香港,金鋪比比皆是,競爭十分激烈。那時,黃金成色一律為九九金,而鄭裕彤卻大膽投入資金,首創(chuàng)制造了九九九九金,率先開創(chuàng)了金飾制造的新工藝,同時也領(lǐng)導了消費領(lǐng)域的新潮流,此項壯舉為“周大?!苯窈蟮陌l(fā)展奠定了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鄭裕彤銳意進取,不斷開拓新市場,短短幾年,“周大?!狈中斜阋言鲋?1家。有人說他是靠運氣發(fā)的財。鄭裕彤卻說:“香港是個充滿無限機遇和挑戰(zhàn)的地方,機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面對挑戰(zhàn)是每一個人都回避不了的。關(guān)鍵在你如何去辨識,有無足夠的心理準備”。
把事業(yè)做寬做大
當鄭裕彤將“周大?!蓖粕弦粋€新臺階后,他又開始向新的領(lǐng)域進軍了。
鄭裕彤具有極強的駕馭市場的能力。在香港,鄭裕彤享有“珠寶大王”的美稱,而這還不僅僅指他的金飾,更有后來使他進入世界珠寶之林的鉆石業(yè)。鄭裕彤十分關(guān)注國際珠寶飾品的流行款式,他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許多極有身份的西方女士,喜歡佩戴鉆石飾品,黃金飾品已不被她們所器重,得出此結(jié)論后,他開始把目光轉(zhuǎn)向了鉆石業(yè)。
按照國際上的規(guī)定,持有“戴比爾斯”牌照,方可批購鉆石,而全世界也不過只有500張這種牌照。就是這張“戴比爾斯”牌照,曾嚇退了一大批鐘表商,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稱:“要從戴比爾斯購到鉆石,簡直比從天上摘星星還難”。
鄭裕彤并未因此而退卻,他絞盡腦汁,頓生主意,他決定在南非買下了一間持有“戴比爾斯”牌照的公司。不但使他順利擁有“戴比爾斯”牌照,并且到70年代,鄭裕彤已成為香港最大的鉆石進口商,每年的鉆石入口量約占全港的30%。實際上,鄭裕彤開創(chuàng)鉆石業(yè)所取得的功業(yè),起到了引導香港珠寶業(yè)挑戰(zhàn)傳統(tǒng),尋求發(fā)展的一場空前的革命。
鄭裕彤先生今年76歲,翻開他的創(chuàng)業(yè)史,每一頁都有他60年如一日的奮斗足跡:60年代初,一手握著黃金,一手伸向鉆石,叱咤風云于急風暴雨刺刀見紅的商場上,穩(wěn)操勝券。70年代,興建香港新世界中心,這痤恢宏的大廈至今仍然是尖沙嘴的招牌建筑。80年代。與香港貿(mào)易局合作建成香港會展中心,名列亞洲同類建筑之最。90年代,率先大舉進軍祖國內(nèi)地,投資祖國的建設(shè)事業(yè)。此外,收購亞洲電視股權(quán)、組建全港最大的酒店集團,收購美國STOUFFER集團海外28間酒店和歐洲PENTA集團9間酒店。
……
鄭裕彤不善高談闊論,不了解他的人,總以為他輝煌業(yè)績的背后是數(shù)不清的運氣。對此,他說:“一個人的一生,幸運碰上一兩次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永遠幸運。如果你希望永遠幸運,你一定要付出永恒的‘勤與‘誠,那幸運才會常伴你左右?!?/p>
多年來,鄭裕彤創(chuàng)下的業(yè)績,早已傳為佳話,他以自己60年勤奮進取的實際行動,證實了心“誠”體“勤”是成功的不敗原理。
賭王——何鴻燊(澳門)
何鴻燊是個不賭的賭王。
何鴻燊這樣評價自己:“我為什么還要在賭桌上賭呢?每天這么多人來葡京賭錢,不就是跟我賭輸贏嗎?我其實是天天在賭?!?/p>
人物簡介
姓名:何鴻燊
父系:曾祖父英國猶太人H.T. Bosman(粵語音譯何仕文)
母系:曾祖母中國廣東寶安施氏(寶安即現(xiàn)在的深圳市寶安區(qū))
出生日期:1921年11月25日
家庭狀況:已婚,首任太太黎婉華,第二任太太藍瓊纓,三太太陳婉珍,四太太梁安琪,父親何世光,祖父何福,是何東的弟弟,曾祖父是具有荷蘭血統(tǒng)的英國猶太人H.T. Bosman先生,何不是他的中國姓氏,是他的英國曾祖父英文字母H的中文音譯,因為要融入華人社會,從此改姓何。何鴻燊先生更遺傳了猶太人善于經(jīng)商的特點。育有11女6子。
成功心得:做生意一定要懂得有取有舍,有的雖可獲一時之利,但無益于長遠之計,寧可舍棄,不可強求。
爭一口氣
在20世紀中葉之前,提起何東的大名,粵港澳無人不曉。何東做過香港最大的洋行怡和洋行的買辦,后辭去買辦職務做大地產(chǎn)商,還經(jīng)營東南亞的食糖貿(mào)易、香港的航運公司、紡織工業(yè)、酒店業(yè)等。何東在商界享有至高無上的聲望,是公認的香港首富,世稱何東爵士。何鴻燊的祖父何福(何東弟)也是香港的頂級人物,是當時幾大洋行的大買辦,并出任過立法局議員,是同時代的華商五巨頭之一。
何福共有13個子女,何鴻燊的父親何世光是何福的第4個兒子。何世光同樣是一個杰出的商人,身任沙宣洋行買辦、東華醫(yī)院主席、廿四行商會主席、華商會所主席等多種職務。
1934年,13歲的何鴻燊遇到了人生最大的變故,父親因為炒股票破產(chǎn),與其哥哥逃往越南。在20世紀40年代末,匯豐銀行率先打破行規(guī),直接向華商貸款,這一重大改革引起各洋行紛紛效仿,從而迫使買辦退出歷史舞臺。香港的幾大買辦世家風光不再,兩代買辦的何家面臨巨大的沖擊,何世光的財產(chǎn)開始大量縮水。何家家道衰落,何鴻燊一夜之間由錦衣玉食的富家少爺,變成了人見人欺的窮小子。也在這一年的某一天,何鴻燊徹底改變了,這個故事幾乎在何鴻燊所有的傳記中都曾出現(xiàn)過。
這一天,飽受爛牙之苦而無錢補治的何鴻燊不得不找一位親戚補牙。在這位親戚的牙科診所里,何鴻燊遭遇了這樣一場對話。
“來這里做什么?”
“牙壞了,想補牙?!?/p>
“身上有錢嗎?”
“沒有錢?!?/p>
“沒有錢,走吧,補什么牙?干脆把牙齒全部拔掉算了?!?/p>
何鴻燊瞠目結(jié)舌,過去經(jīng)常往自己家里跑的親戚怎么會在幾個月不到的時間里,變成這個樣子?何鴻燊扭頭就走,回到家里,把事情告訴了母親,和母親抱頭痛哭。
成長都必須經(jīng)歷某些裂痛。正是這件事,讓何鴻燊從富家子弟的舊夢中徹底清醒過來。多年以后,成為巨富的何鴻燊回憶辛酸往事,仍然無法釋懷。
“那個時候,我在想,想不到人窮,親戚便如此勢利。經(jīng)過家境變故后,我們一家人都感覺到人情冷暖,母親更是終日以淚洗面。我于是下決心要爭一口氣!”
這一口氣,成就的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最著名的傳奇賭王。
第一桶金
1939年,何鴻燊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香港大學,專修理科。在香港大學讀書期間,他的學業(yè)一直良好,大學二年級時,他的平均成績在理學院排第一。
l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同日,日本空軍轟炸香港啟德機場,戰(zhàn)爭爆發(fā)。何鴻燊參加了當時政府組織的義勇軍,并被分配在防空警報室,做接線生。
這一年年底,何鴻燊受朋友之邀,身帶著10港元——這是他在報警室工作8天所得的津貼——離開了戰(zhàn)火紛飛的香港前往澳門。
何鴻燊來澳門后不久,就進入了后來讓他獲得起家第一桶金的聯(lián)昌公司。聯(lián)昌是當時澳門最大的公司之一,擁有不少特權(quán),公司的主要業(yè)務是以貨易貨,用機器零件和船只交換糧油食品等澳門緊缺物質(zhì),中、葡、日各占1/3股權(quán)。
何鴻燊在聯(lián)昌任秘書,并兼做糧油棉紗業(yè)務,學習日語、葡語。作為秘書,何鴻燊擁有很多特殊的專長,據(jù)說他記得和公司有業(yè)務關(guān)系的2000多個電話號碼,這幾乎是當時商家和客戶電話號碼的全部,如果老板想要某商社的號碼,何鴻燊立馬就能報出。
僅僅一年時間,何鴻燊就因為才干出眾,被吸收為公司的合伙人。又過了一年,也就是1943年,聯(lián)昌一次性給何鴻燊分紅100萬港元。
“只一兩年,我就賺了許多前輩商人一生都賺不到的錢。百萬身家,在當時的人聽來如天文數(shù)字,可我的錢來之不易,我是用命換來的?!焙硒櫉稣f。
聯(lián)昌公司并沒有成為何鴻燊的久居之地,沒過多久,何鴻燊進入了由梁基浩做局長的澳門貿(mào)易局,并專門負責戰(zhàn)時采購物資的工作。
1947年,何鴻燊與梁基浩、澳門老牌賭王傅老榕手下的鐘子光等人合伙開辦煉油廠。何鴻燊擔任經(jīng)理。由于煉油廠“油水”豐厚,當?shù)匾晃粡姍?quán)人士要求介入何的生意。在一系列變故后,同樣強硬的何鴻燊帶著近300萬的家產(chǎn)離開澳門,返回香港。
回到香港后,何鴻燊決定投資地產(chǎn)。地產(chǎn)成為了何鴻燊新的聚寶盆,到1959年,何鴻燊的身家從離澳時的300萬港元增加到了1000萬。
一直到這個時候,還沒有人會想到,38歲的何鴻燊會成為中國百年不出的一代賭王,并且在之后的40多年里,以“賭”成就他的帝王之業(yè)。
賭場多風云
在澳門賭博史上,葉漢是唯一一位跟三代賭王盧九、傅老榕、何鴻燊打過交道的人。
1937年,傅老榕聯(lián)合港澳押業(yè)大王高可寧參與賭牌競標。結(jié)果,傅老榕以180萬澳元的巨額年餉一舉中標。傅老榕和高可寧合組的賭博公司名叫“泰興”。在泰興成立后不久,葉漢在傅老榕的極力邀請下轉(zhuǎn)投泰興。
這之后幾年,葉漢聲名大振,依靠出色的賭技,被一些澳門賭界人士稱為“賭神”,而在盛名之下,心高氣傲的葉漢卻和傅老榕有了很多摩擦。1946年,葉漢自立門戶開設(shè)石歧鎮(zhèn)賭場,但賭技精湛,并不意味著賭場生意興隆,到1947年,石歧鎮(zhèn)賭場已經(jīng)日暮西山。
20世紀40年代末,澳門的賭場再次進入繁榮期,港澳人口激增,賭場更是人滿為患。
直到1961年葉漢第三次投標賭牌,何鴻燊的身影開始浮現(xiàn)。
葉漢知道機會來了,他自己總結(jié)前兩次競牌慘敗的原因,一是官商互相勾結(jié)、黑幕重重;二是自己勢單力薄,實力與傅、高兩大家族懸殊極大。
于是,他先后邀請了葉北海、高海林、葉德利、何鴻燊、霍英東加盟。
1969年10月上旬,賭界人士盼望已久的投標揭盅,開標結(jié)果:現(xiàn)持牌財團泰興公司的承價是315萬元;何鴻燊、葉漢等香港商人組成的新財團出價是316.7萬元,新財團僅比對手高出1.7萬元。
作為合作者,葉漢將何鴻燊帶入了博彩業(yè),但最終卻在和何鴻燊的爭奪中成了一個新的悲劇。
在獲得賭牌后,新財團成立了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葉漢為娛樂公司新賭場的總經(jīng)理。在葉漢的潛心經(jīng)營下,賭場的生意日漸轉(zhuǎn)旺,每天的贏利達三四萬元。到農(nóng)歷正月,每天進賬高達十余萬元。
何鴻燊明白,需要葉漢這樣懂得中西賭術(shù),又善管賭場的人來開發(fā)先期的市場,所以在新公司經(jīng)營的前幾年,何鴻燊很少過問賭場的事宜。葉漢也樂得大權(quán)獨攬,賭場一間接一間地開張,尤其是海上皇宮新賭坊的開張,讓葉漢在澳門賭界的聲譽達到頂峰。無論是民間還是傳媒,都稱葉漢為“澳門賭王”。
后來,因霍英東的支持,何鴻燊成為了整個娛樂公司的最大股權(quán)擁有者。
在葉漢與何鴻燊爭權(quán)奪利斗得日益激烈的同時,賭場的生意卻在各種利好的刺激下,日益走高。
1965年,娛樂公司斥巨資購買噴射式水翼船。這種船用的是美國波音飛機的發(fā)動機,功率大,價錢昂貴,時速可達50海里,較普通水翼船快一倍,往返港澳只需1個多小時,使來澳的賭客更加方便。
1975年春節(jié),迫于種種壓力,葉漢正式提出,把辛辛苦苦創(chuàng)立的賭業(yè)管理權(quán)讓給何鴻燊,自己只保留原有的股份,賭王之位,首度旁落。
何鴻燊與葉漢不同,何鴻燊是個不賭的賭王。
何鴻燊這樣評價自己:“我為什么還要在賭桌上賭呢?每天這么多人來葡京賭錢,不就是跟我賭輸贏嗎?我其實是天天在賭?!?/p>
相比于前幾屆賭王的慘淡,何鴻燊所獲得的收益遠遠高于他們。
……
2005年,何鴻燊以36億美元居于《福布斯》全球華人富豪榜第6位,其通過博彩業(yè)創(chuàng)造的財富奇跡令人側(cè)目。
到今天,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認為何鴻燊是澳門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賭王。這個在澳門歷史上在位最長的賭牌持有人,在統(tǒng)領(lǐng)澳門賭業(yè)江山的日子里,除了被譽以“賭王”之稱外,還常被稱為“無冕澳督”。
飼料大王——劉永好(中國·四川)
人就是這樣,沒有逼到份上,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人物簡介
劉永好,男,生于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劉永好曾是四川省機械工業(yè)管理干部學校講師,1982年以后辭去公職到農(nóng)村創(chuàng)業(yè)?,F(xiàn)任全國政協(xié)常委、全國工商聯(lián)副主席、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希望集團總裁。
處世箴言:適者生存;欲速則不達。
成功秘訣:學習和專注,比常人更加堅持學習,和更加堅持專注。
第一個夢想泡湯了
20歲之前的劉永好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子,沒有一件新衣服。
1966年,作為年僅15歲的紅衛(wèi)兵小將,劉永好為了跟著老師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檢閱,特地挑了一件家里最好的呢子衣服。衣服是父親1949年土改的時候在地攤上買來的,據(jù)說還是英國進口的毛料,在父親和三個哥哥手中輾轉(zhuǎn)了17年后到了劉永好的手中,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樣式也改了不知道多少遍,劉永好把它當成了寶貝。
1980年春節(jié),二哥劉永行為了讓自己四歲的兒子能夠在過年的時候吃上一點肉,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短短幾天時間,他竟然賺了300塊錢,相當于10個月的工資!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兄弟們的心里炸開了花。劉氏四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無線電掙那么多錢,我們是不是可以辦一家電子工廠呢?”
中國歷來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卻極度缺乏將想法付諸實踐的人。說干就干,這是劉氏兄弟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對于學計算機的老大劉永言、學機械的劉永好以及會修理家用電器的劉永行來說,生產(chǎn)電子產(chǎn)品并不是難事。很快,中國第一臺國產(chǎn)音響橫空出世,起了個名字叫“新意音響”。
劉永好拿著音響來到鄉(xiāng)下想和生產(chǎn)隊合作,他們出技術(shù)和管理,人家出錢,工廠一人一半。沒有想到,這個事情報到公社之后,公社書記一句“集體企業(yè)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就讓劉氏兄弟們的美夢胎死腹中。
回農(nóng)村養(yǎng)鵪鶉去
音響雖然沒有做成,但是,創(chuàng)業(yè)的強烈愿望卻被點燃了。當“萬元戶”成了劉永好的新理想,那是1982年。做什么呢?搞音響投資大,何況還有那么多條條框框;而搞養(yǎng)殖業(yè)不需要很多投資,技術(shù)含量低,自己也熟悉,那就從養(yǎng)殖業(yè)開始做起。于是,在左鄰右舍鄙夷不屑的議論聲當中,劉永好和兄弟們在自家的陽臺上養(yǎng)起了鵪鶉。
鵪鶉越養(yǎng)越多,下的蛋也越來越多。每天下班回家,劉永好和二哥劉永行就騎著自行車沿街叫賣,偶爾碰到自己的學生,難免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但錢包畢竟鼓了起來。劉永好兄弟們一商量,干脆去古家村辦一個良種場吧。
別的問題可以毫無顧忌,但是政治覺悟一定要有。為了確保自己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沒有“拉社會主義后腿”,劉永好跑到縣里找到當時的縣委書記鐘光林,問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要不要得?”
“沒啥子問題嘛!”鐘光林很開明,緊跟著提了一個條件:“你們要帶起10戶專業(yè)戶。”這個沒有問題,劉永好也是這么想的。自家沒多少錢,吃了定心丸的兄弟們馬上向銀行申請貸款1000元,結(jié)果當頭便是一盆冷水,銀行不貸!1000元錢對于銀行不算個大數(shù),對于劉氏兄弟們卻不是個小數(shù)。
四人變賣了手表、自行車等家中值錢的物件,湊起1000塊錢。三哥陳育新(劉永美)率先“停薪留職”,下鄉(xiāng)當起了“育新良種場”的老板。為了保險起見,劉永好和大哥、二哥決定隨后再跟進。“良種場”的主營業(yè)務是孵小雞、養(yǎng)鵪鶉和培育蔬菜種。沒有孵化箱,他們到貨攤上收購廢鋼材,然后到工廠租用工具自己來做。為了建廠房,劉永好從成都買回一拖拉機舊磚,由于道路狹窄,拖拉機無法進村,舊磚被卸到了兩公里之外。劉永好帶頭,幾個農(nóng)民兄弟幫忙,手抱肩扛,愣是把一車磚給搬了回去。
1983年底,兄弟們一盤點,這一年育新良種廠孵雞5萬只,孵鵪鶉1萬只,并帶出了11個專業(yè)戶。
災難降臨
天有不測風云,轉(zhuǎn)過年來,一場“滅頂之災”驟然而至。
1984年4月的一天,資陽縣的一個專業(yè)戶找到他們,一下子就下了10萬只小雞的訂單,這可是筆大買賣!被沖昏了頭的劉氏兄弟馬上借了一筆數(shù)額不少的錢,購買了10萬只種蛋。但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的是,2萬只小雞孵出來交給這個專業(yè)戶之后不久,他們便聽說這個專業(yè)戶跑了。他們?nèi)プ房?,發(fā)現(xiàn)交給這個專業(yè)戶的2萬只小雞,一半在運輸途中悶死了,一半在家里被大火燒死了,對方已經(jīng)是傾家蕩產(chǎn)。
“下單的人已經(jīng)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讓我們饒了他??吹竭@樣子,我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但剩下幾萬只小雞馬上就要孵出來,而我們又沒有飼料,這時候又是農(nóng)忙時節(jié),農(nóng)民不會要,借的錢又要馬上還,我們真的是絕望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劉永好的語氣中還是透露出一絲悲涼。
走投無路之下,兄弟們一碰頭,商量著究竟是從岷江的橋頭跳下去,還是隱姓埋名遠遁新疆。那次會議,真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最終,他們決定留下來,不逃、不躲,正視并解決這個問題。
想來想去,既然農(nóng)民不要,就把種蛋和小雞賣給城里人。于是,兄弟四人連夜動手編起了竹筐……劉永好帶著雞仔去農(nóng)貿(mào)市場賣,一竹筐雞仔加一個瘦弱的人,撐死了也占不了多大地方。但農(nóng)貿(mào)市場上的商販們一個個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彼此寸土不讓。劉永好初來乍到,想在他們的身邊安營扎寨,門都沒有!磨蹭了一天,他也沒有找到安身之處。但是,雞仔是不能帶回去了,晚上向一位好心的大爺借了一個板凳,坐了一宿。
人就是這樣,沒有逼到份上,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當你堅持到不能再堅持,執(zhí)著到不能再執(zhí)著的時候,事情也就成了。第二天,劉永好終于靠自己的誠懇得到了一個地方。這一天,一竹筐的雞仔總算是賣完了。
其他的兄弟和劉永好一樣,連著十幾天,每天都是凌晨四點就起床,風雨無阻,蹬3個小時的自行車,趕到20公里以外的農(nóng)貿(mào)市場,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賣。連他們也沒有想到,雖然身上掉了十幾斤肉,下雨天里摔得跟泥猴一樣,但8萬只雞仔竟然全部賣完了!
從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師到被學生看不起的市場小販,劉永好經(jīng)歷了商業(yè)人生的第一次磨難,直接的結(jié)果是心理逐漸走向成熟。說好聽的,他的內(nèi)心從此變得堅強起來;說不好聽的,他的臉皮從此變得厚起來。無論是內(nèi)心的堅強還是臉皮的增厚,都是在那樣一個年代奮起成功的人所必備的條件。
1986年,劉氏四兄弟決定用一個充滿美好前景的詞來重新命名自己的養(yǎng)殖場——“希望”。
中國飼料大王
誰能想到,被稱為城市“牛皮癬”的“小廣告”,開山鼻祖竟然是中國首富劉永好。從賣鵪鶉蛋開始,劉永好就積累了一整套散發(fā)張貼小廣告的經(jīng)驗?!跋M迸骑暳弦幻媸?,劉永好馬上帶著自己的小廣告下了鄉(xiāng)。
劉永好回憶說:“我租了一臺刻印機,請一個寫字好的朋友寫好廣告語。創(chuàng)意是我做的,稿子是我寫的,刻是我找人刻的,貼是我自己貼的,每家每戶豬圈都貼上了我們的廣告。后來我們又做墻頭廣告。我們喊的口號,最開始是‘養(yǎng)豬希望富,希望來幫助,后來是‘吃一斤長一斤,希望牌奶豬飼料就是精。那個時候,這種廣告方式成本低,效果特別好?!?/p>
從此,希望飛速發(fā)展,三五年時間,便成為中國飼料業(yè)的霸主。
爾后,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劉永好的名字常出現(xiàn)在前十甲!
編后語:縱觀華人界的大富豪們,他們幾乎都經(jīng)歷了窮則思變、貧則勵志的階段,他們總是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勤勞勇敢,最終成為財富的擁有者,成為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盡管每一個富豪發(fā)家的歷程肯定不一樣,但是,他們發(fā)家過程及掘取第一桶金的“秘密”,都必定會給每一位有志于成為財富擁有者的人有極大的啟發(fā)。
我們認為:一個人從窮到富,一定存在其必然性。
當前,大多數(shù)人過分忙碌于應付生活,而無法停下來思索如何解決他們的金錢問題。大多數(shù)人甚至無法花1小時的時間來想想他們應如何致富,以及他們?yōu)楹螐膩聿贿@么做。
可嘆的是:富人舍錢,窮人舍力;富人思來年,窮人思眼前。
其實,一個人有100萬并不能稱為“百萬富翁”,只有那些擁有100萬但又能連續(xù)投資使100萬再增值100萬的人,才可以稱得上“百萬富翁”。前者充其量只是個“存款額”很高的人,他們不能榮獲“百萬富翁”的稱號。凡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用金錢買到了,它原有的價值便不存在了。1角硬幣和20美元的金幣沉在海底是毫無區(qū)別的。只有當你將他們拾起并投入流通時,它們的價值區(qū)別才顯現(xiàn)出來。
一位百萬富翁說:我一直讓自己的收入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相反,許多人喜歡調(diào)整自己的需要來適應自己的收入。
另一位千萬富翁說:做生意第一要大膽,第二要大膽,第三還是要大膽。
而億萬富翁們說:做生意一定要懂得有取有舍,有的雖可獲一時之利,但無益于長遠之計,寧可舍棄,不可強求(何鴻燊);一個人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計較得少;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而金錢可以把人帶入墳墓(牛根生);適者生存、欲速則不達;學習和專注,比常人更加堅持學習,和更加堅持專注(劉永好)。
——他們已經(jīng)將生命與財富融為一體,財富觀即人生觀。
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富豪洛克菲勒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即使把我的衣服脫光,再放到杳無人煙的沙漠中,只要有一個商隊經(jīng)過,我又會成為百萬富翁。
假如你也有大富豪們的灑脫、豪情、拼勁,好好地思索一下人生與財富,想清楚了之后放手去干吧!那么你有可能會像他們一樣成為財富傳奇的締造者!
編輯 本刊編輯部
《商道》雜志QQ⑥群號:28776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