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霞
摘 要:中國古詩詞中有很多意象他,如高樓、明月、芳草等。在古代詩詞中,黃昏意象是一種典型的情感符號。黃昏是詩人們借景生情的重要媒介,其內(nèi)蘊豐富,并豐富了我國文人墨客的審美情趣??v觀我國古詩詞,詩人們總是運用黃昏這個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達到心靈與自然的融合。在我國古代詩詞中,黃昏意象主要蘊含三類情感,即男女間的相思、游子們的思鄉(xiāng)以及文人墨客的遲暮之嘆。
關(guān)鍵詞:古代詩詞 黃昏意象 情境交融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a)-0243-01
黃昏,是表述時間的詞語,其表示一天的某個時辰??v觀我國古詩詞,黃昏不再是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而是蘊含了豐富意象的詞語。在我國古典詩詞中,黃昏意象主要是:夕陽、殘陽、日暮、落日以及余暉等等。學(xué)者在探究這些古詩詞時,主要分析這些意象詞所蘊含的詩人的情感。黃昏是詩人們較為鐘愛的意象詞,詩人運用黃昏來寄托離愁別緒。黃昏作為一種情感符號,其蘊含了豐富的情感。詩人們經(jīng)常運用黃昏這一意象來實現(xiàn)心境與物鏡的交融。
1 黃昏意象的審美內(nèi)蘊
從時間上說,黃昏是指一天中晝夜交替的關(guān)鍵時分,其標志著人們結(jié)束一天的工作而步入休息時刻。黃昏的到來,暮靄沉沉的落日給人心理帶來一種黃昏的感覺,其告示一天的終結(jié)。自古以來,時間是一個多樣化的概念。人們對時間的流逝總是特別的敏感,也特別的感傷。一天天,一年年,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的生命也在慢慢流逝,人們也會越發(fā)覺得生命短暫。中國古代文人大多具有雄心壯志,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建功立業(yè),然而,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懷才不遇,甚至請纓無路。當文人感受到個人生命的有限以及現(xiàn)實的無奈時,他們總是會將自己對生命以及時間的悲嘆轉(zhuǎn)為自然界或者滄桑的歷史。在此背景下,黃昏作為一種特定的情感表達,文人青睞黃昏這個意象。在文人感情世界里,黃昏代表了一種深沉的氛圍,其傳達出了一種歷史的變遷、青春的流逝以及功名無成的悲嘆。例如,“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睔q月更替、江山代移,多少英雄豪杰、豐功偉績都被時間的長河沖刷得無影無蹤[1]。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詩人們總是為黃昏涂上了厚厚的冷水調(diào),其表達出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悲愁、孤寂、傷感以及郁郁寡歡的情感。黃昏在詩人眼里,總是代表了一種哀景。在中國古代文人中,生活中的失意以及事業(yè)上的挫敗習(xí)以為常,其造成了文人們宦游天涯的羈旅情懷。在文人們的心理態(tài)勢中,黃昏總是附以冷色調(diào),如,孟浩然的《秋等萬山寄張五》中“愁因薄霧起”讓學(xué)者產(chǎn)生一種悲怨孤苦的情感共振,進而營造出富含落寞之情的黃昏意象。據(jù)資料記載,最早運用黃昏這個意象的古詩詞是《詩經(jīng).君子于役》。在此詩歌中,“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牛羊下來。”是描寫景色的句子,但是,該句蘊含了豐富的情感。經(jīng)過仔細品味,學(xué)者會發(fā)現(xiàn),詞句表達了女主人公的愁情,而黃昏就是寄托情感的主要意象。在靜謐的黃昏,學(xué)者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翹首以盼的狀態(tài)。由此可見,黃昏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其是詩人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重要媒介物。要想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學(xué)者一定要自己揣摩黃昏這個意象詞。
2 黃昏意象的賞析
2.1 離愁別緒
黃昏歷來備受詩人們的青睞。黃昏意象豐富,詩人可以運用黃昏來寄托自己的離愁別緒。對于離家游子來說,黃昏是他們最容易產(chǎn)生思鄉(xiāng)情的時刻。夕陽西下,萬物都歸于平靜,然而,游子仍漂泊在外,此時此刻,游子們心里倍思鄉(xiāng)。在我國古詩詞中,黃昏時分,山川草木以及亭臺樓閣等都披上了一層灰蒙蒙的色彩。詩人對離別阻隔的深深哀嘆,對團圓歡聚的深切祈愿,對故鄉(xiāng)故土的頻頻回望,都寄托于這暖色消盡、冷色襲來的蒼涼冷落的黃昏之中[2]。例如,王維的《送韋評事》中“欲逐將軍取右賢,沙場走馬向居延。遙知漢使蕭關(guān)外,愁見孤城落日邊”,詩人送友直至居延,在此時刻,詩人不禁想起與友人離別后的孤獨與落寞,因此,詩人倍加感傷。又如,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詩人描寫了此時此刻的景色,而這些景色無疑都被籠罩在暮色中,進而營造出了一種深遠而靜謐的情境。在古代詩詞中,黃昏意象特備受歡迎。如,馬致遠曾寫過“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表達出了詩人濃厚的離別愁緒,以及思念之情。
2.2 遲暮嘆老
在我國古詩詞中,傷時感物經(jīng)常出現(xiàn)。黃昏是光明與黑暗的對應(yīng)時分。夕陽西下意味著一天的結(jié)束,其也意味著一次生命的結(jié)束。在黃昏時分,人們極易產(chǎn)生對生命短暫的喟嘆,以及生命的脆弱等。在古詩詞中,黃昏具有濃厚的憂患色彩以及憂國意識。在黃昏時分,詩人們總是會思索個體生命的意義,由此感嘆生命的短暫以及壯志未酬。屈原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在其詩歌中,黃昏被賦予遲暮的喟嘆以及仕途的坎坷等意象。在《離騷》中“時曖曖其將罷兮,結(jié)幽蘭而延佇”、“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等,這些詩句傳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焦慮情感,即時光易逝以及功業(yè)難成等等。
黃昏意味著白日將近,而夜晚即將來臨。在黃昏時分,在外游子異??释彝サ臏嘏约坝H人的關(guān)愛,然而,游子無法回到家人身邊,因此,游子在此時刻總是感慨時光的飛逝。由此觀之,黃昏時分各自愁,始終是個體生命無法回避的一種情愫,且朝往夕至周而復(fù)始地扣擊與掀動著詩人的心扉[3]。黃昏極易讓人感慨人生的短暫,并追憶往昔,進而喟嘆功業(yè)圍城。中國文人大多具有積極入世以及建功立業(yè)的理想,然而他們總是懷才不遇。這種失落的情感無法得到排解,在黃昏時分,文人便在此時尋找排解的機會。
3 結(jié)語
自古以來,人們熱衷與感受黃昏以及描寫黃昏。黃昏已成為人們的心靈與自然融合的主要媒介物。黃昏作為一種特定的情感表現(xiàn),其極受詩人的青睞。黃昏是一種文化隱喻,是人生的一種象征,其滲透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當前,很多現(xiàn)代人無法體會黃昏折射出的詩人心境。如果現(xiàn)代人也感受深處兩地而備受相思煎熬的時候,他們就會產(chǎn)生會詩人情感的共鳴。在品讀古代詩詞時,現(xiàn)代人才會感同身受,并發(fā)出真切的感慨,即相思了無痕,黃昏情更怯。
參考文獻
[1] 李文佳.唐詩黃昏意象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3(5):26.
[2] 董佳云.古詩詞中“黃昏”意象分析[J]. 才智,2012(5):145.
[3] 李雪峰.試論古典詩詞里的黃昏意象[J].重慶工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2009(3):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