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麗
在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學校歷史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變化。歷史教學工作者認識到,歷史教學不僅是為了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透過對人類過去的了解,生成自己的歷史意識和對歷史的解釋,發(fā)展歷史的思維能力,掌握認識歷史和認識社會的方法。在歷史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教學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思考的展開、方法的運用和經驗的積累,而不是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因此,目前在歷史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學生對教學的參與,注重師生共同對問題的探究,注重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注重在教學中對史料的運用和對歷史的理解。
在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上,提倡使學生感受、認識和探究歷史,而不是被動地去記誦歷史。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如討論、辯論、模擬、角色扮演等。運用以史料研習為主的方法,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此外,教學參觀、實地考察、社會調查、模擬考古等形式的教學活動也逐漸開展起來。雖然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仍是最常用的課堂教學方法,但也要在講授的過程中注意是啟發(fā)式的,而不是灌輸式的;是要激活學生的思維,而不是僵化和遏制學生的思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師在努力探索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研究,組織開展學生的研習活動。這主要是教師和學生選定與歷史內容相關的研究性課題,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通過閱讀書籍、搜集和整理材料、討論、調查等各種活動方式,開展獨立、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并獨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研究課題。
當然,新型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并不是馬上就能得到普遍的認同和接受;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完全轉變和消失的。即使是對新的教學方法,如果是不顧教學實際情況的刻意模仿,也難免“穿新鞋走老路”。因此,要進一步研究各種教學方法的作用、效能及其運用的問題。要使廣大的歷史教師在教學思想和認識上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使他們的素質和水平能夠勝任當今教學改革的需要,這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對現(xiàn)職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和培訓工作。優(yōu)秀的歷史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要得到推廣,起到示范作用和輻射作用,也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努力。此外,在當前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學計劃、課時安排和教材等都可能影響和限制著歷史教學方法的改革,使教師難免感到受到諸多摯肘,尤感缺少時間和空間去研究和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而且,升學、考試的壓力仍是非常大的,“考試第一”、“分數(shù)第一”的輿論并沒有因為素質教育的提倡而煙消云散,考試方式和考試方法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
談歷史教學中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不能不談計算機輔助教學問題?,F(xiàn)代化的教育不僅要有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且要有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和手段。近十多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十分顯著,尤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在中學教育中的應用,更為突出。中學歷史教學中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成為歷史教學改革中令人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目前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在硬件設備方面,中學里的電化教育設備如計算機、投影機、錄像機等,其普及率和使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大中城市的學校里,計算機設備不斷改進,大多數(shù)的學校建有計算機專用教室,有的重點中學還在每個班的教室里配備計算機及投影屏幕。計算機網絡建設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一些學校和教師正在積極探索歷史的網絡教學、遠程教學。在軟件制作方面,近幾年不斷加速對教學軟件的研制和開發(fā)。一些實力雄厚的計算機公司與中學聯(lián)手,編制和生產高質量的教學軟件系統(tǒng),以滿足學校教學實際的需要;很多教師也自己動手制作教學軟件。由于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配套,特別是歷史教學軟件的制作,為中學歷史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不少歷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使計算機所具有的信息存儲量大、檢索方便、互動性強的特點與歷史教學的需要結合起來,探索歷史教學的新途徑。
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我國的學校教學中還屬于是新生事物,興起的時間畢竟不長,經驗也不足,存在很多問題是難免的。從目前的情況看,主要的問題有以下一些:
(1)在教學觀念上,仍是比較注重教師的教,因此歷史教學軟件在設計上多是圍繞和支持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實際中也多是教師在操作和演示計算機教學軟件,而對于計算機輔助學習(CAI)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還遠遠不夠。計算機輔助教學如何推動和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學習,這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2)在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關系上,還不是處理得很好。一方面出現(xiàn)了新式的“滿堂灌”情況,課堂教學在畫面、音樂、動畫的裝飾下,仍然是以知識教學為主;另一方面存在著新“技術主義”的情況,即以計算機技術代替了傳統(tǒng)上成功的教學方式,反而限制了教師的語言和情感的發(fā)揮,影響到師生之間的交流。
(3)教學軟件制作上還存在著低水平的重復。雖然有一些教師能夠編制出堪稱精品的教學軟件,但更多的人仍在獨立、封閉的情況下自行研制教學軟件,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且難以推廣。
(4)歷史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有待提高?,F(xiàn)在仍有很多教師對計算機輔助教學仍然是比較陌生的,以至出現(xiàn)了學生計算機水平日益提高與教師計算機水平相對落后的不協(xié)調現(xiàn)象。在師范教育、師資培訓上,還需要加大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內容。
(5)發(fā)達地區(qū)學校與不發(fā)達地區(qū)學校在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方面的差距在拉大。歷史教學中運用計算機技術主要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學里,而小城鎮(zhèn)特別是廣大的農村中學還沒有得到普及。顯然,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fā)展前景是非??捎^的,但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其發(fā)展勢必會受到制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