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翠嬋
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事:學生拿到作文本就會迫不及待的交頭接耳議論分數(shù),完了就再沒有聲響。我常常疑惑的問自己:老師廢寢忘食、埋頭伏案為學生改作文,有多少學生能體會?葉圣陶先生也曾痛心地說過:“教師改文,業(yè)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這可以說是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弊端的深刻反思。那么,如何改變作文評價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應(yīng)該優(yōu)化作文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激勵中樹立寫作信心,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中反思自己的得失,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取長補短,在不斷評價、反思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一、評價方式的設(shè)定
1. 評價主體多元化。
改變教師的單一評價方式,建立起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評價制度,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2. 強化縱向比較,弱化橫向比較。
開學初,我就著手了解和做好學生寫作水平的摸底,將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分成A、B、C、D、E五個等級,與學生共同定出自己所屬的等級及一個學期寫作的水平要達到的目標。每個等級又從學生寫作的整個動態(tài)過程來考慮,設(shè)定“發(fā)展性等級”,如“起跑級”、“加速級”、“保持級”和“沖刺級”等級別,發(fā)展性等級的設(shè)定蘊含著我對學生的期待。一旦學生能把老師的一次次期待與鼓勵化為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那么學生的作文能力必然可以得到長足的發(fā)展。所以,作文評價的等級不能只是一個靜止的固定的“70”“60”,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式,喪失自信、喪失動力。因此,要給學生寫作水平定出一個“等級”,并給予充分肯定、鼓舞,激發(fā)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自信。
二、評價方式的實施
每次作文時,我會發(fā)給學生一張自己設(shè)計的作文紙,作文紙上印有“作文訓練內(nèi)容及要求”和“我的寫作目標:積累與運用、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及其他”。每一次堂上作文完成后,我都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多主體評價。
1. 學生自評。
完全由學生對自己寫作能力作出評價。學生自評,強調(diào)學生對自己寫作水平的初步認識,不苛求全面和深刻。配合作文訓練內(nèi)容及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填好自評表。自評表的內(nèi)容包括:作文目標、內(nèi)容立意、篇章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卷面書寫、積累與運用、目標完成情況、我的閃光點(最滿意之處、最用心之處、進步之處、好詞好句)、有待改進之處、我的困惑等十個方面。自評后連同習作一起上交。我就及時閱覽學生習作,詳盡解決學生“我的困惑”一欄并為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2. 小組互評。
在學生自評的基礎(chǔ)上,通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及時修改提高。學生小組評議是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在互評中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語文實踐能力都得到鍛煉。學生之間的互評,“生——生”之間是平等的,在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錯誤后,自己也就可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在找到了別人的長處后,自己也就有了學習的對象。小組評議在評價的內(nèi)容上與自評相同,表現(xiàn)形式則靈活處理。讓學生多用描述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如“我讀完文章后的第一感覺是”“這篇文章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是”一類的語句;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可以用批注方法解決。
3. 教師評價。
首先,評價學生的作文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中的閃光點。要挖掘文中富有個性的內(nèi)容,尊重學生真切的情感,真實的思想,真誠地激勵學生,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一項艱辛而有意義的勞動,他們最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賞識和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后,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習作,參照自我評價和互評評語,緊抓作文目標進行賞識激勵的發(fā)展性評定。雖然學生的文章確實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正面的評價和適當?shù)谋頁P,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面對學生的不足和錯誤,多用商量的語氣提出建議:“這段話是否可以這樣改……”,“如果再……那就更好了”等。這些批語,讓學生從親切商量的語氣中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促進學生更加自尊、自強、自信。葉圣陶先生說得好:“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
其次,評價學生作文多采用發(fā)展性評語。發(fā)展性評語將學生的現(xiàn)在與將來的寫作能力有機地鏈接起來,使學生寫作處于興奮、積極、向上的心理生態(tài)鏈中。有了“發(fā)展”的提示,他們寫作的追求總會鎖定“下一個”。例如,班里有位學生,作文的語句特別優(yōu)美清新,特別能打動人心。一次作文,她描寫山坡上的綠茵,作文中寫到:“清新、清爽、清涼,仰面躺在綠茵上,看著柳枝起舞弄影,看著白云恣意徜徉,我的心也隨著冷冷的風輕輕飛舞……”這就是小作者的真切體驗,語言極富詩意。我送給她一句簡短而溫馨的評語:“你的文字仿佛長了翅膀,一下子就飛進讀者的心田了。真好!”又如另一位學生,一開始作文能力很差。我加強了對他的個別輔導,在他的努力和同學的幫助下,作文漸有起色。一次作文后,我給他的評語是:“祝賀你,作文的大門已經(jīng)向你打開了,走進去,就是成功!”從那以后,他寫作文總是很投入,語句通順了,內(nèi)容具體了,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分層設(shè)定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作文評價過程中,對一些寫作水平高、自信心強的學生,采用競爭性的評價方式,即給他們打上具體的分數(shù),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互相交流,鼓勵他們運用比較方式自己尋找?guī)追种畹脑?,以此告訴他們努力方向,促進他們相互競爭,為自己“更上一層樓”繼續(xù)拼搏。對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以激勵性評價為主,既不批很難看的低分,又實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當他們作文有了進步時,給一個高分,以此表揚鼓勵。對于那些寫作確實困難的學生,則采用只寫評語不計分的評價方法,挖掘文中點滴成績,加以勉勵,并征得本人同意在老師的幫助下重寫一遍。之后,根據(jù)結(jié)果給一個較為漂亮的分數(shù),激勵他們努力寫好每一次作文。事實證明,靈活的評價方式,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滿足了學生追求好分數(shù)的欲望而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樣的評價,不僅對好學生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起到了激勵作用。
通過優(yōu)化作文的評價方式,我的學生在激勵中樹立起了寫作的信心,學生在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中學會了反思,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寫作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
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事:學生拿到作文本就會迫不及待的交頭接耳議論分數(shù),完了就再沒有聲響。我常常疑惑的問自己:老師廢寢忘食、埋頭伏案為學生改作文,有多少學生能體會?葉圣陶先生也曾痛心地說過:“教師改文,業(yè)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這可以說是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弊端的深刻反思。那么,如何改變作文評價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應(yīng)該優(yōu)化作文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激勵中樹立寫作信心,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中反思自己的得失,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取長補短,在不斷評價、反思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一、評價方式的設(shè)定
1. 評價主體多元化。
改變教師的單一評價方式,建立起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評價制度,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2. 強化縱向比較,弱化橫向比較。
開學初,我就著手了解和做好學生寫作水平的摸底,將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分成A、B、C、D、E五個等級,與學生共同定出自己所屬的等級及一個學期寫作的水平要達到的目標。每個等級又從學生寫作的整個動態(tài)過程來考慮,設(shè)定“發(fā)展性等級”,如“起跑級”、“加速級”、“保持級”和“沖刺級”等級別,發(fā)展性等級的設(shè)定蘊含著我對學生的期待。一旦學生能把老師的一次次期待與鼓勵化為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那么學生的作文能力必然可以得到長足的發(fā)展。所以,作文評價的等級不能只是一個靜止的固定的“70”“60”,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式,喪失自信、喪失動力。因此,要給學生寫作水平定出一個“等級”,并給予充分肯定、鼓舞,激發(fā)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自信。
二、評價方式的實施
每次作文時,我會發(fā)給學生一張自己設(shè)計的作文紙,作文紙上印有“作文訓練內(nèi)容及要求”和“我的寫作目標:積累與運用、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及其他”。每一次堂上作文完成后,我都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多主體評價。
1. 學生自評。
完全由學生對自己寫作能力作出評價。學生自評,強調(diào)學生對自己寫作水平的初步認識,不苛求全面和深刻。配合作文訓練內(nèi)容及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填好自評表。自評表的內(nèi)容包括:作文目標、內(nèi)容立意、篇章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卷面書寫、積累與運用、目標完成情況、我的閃光點(最滿意之處、最用心之處、進步之處、好詞好句)、有待改進之處、我的困惑等十個方面。自評后連同習作一起上交。我就及時閱覽學生習作,詳盡解決學生“我的困惑”一欄并為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2. 小組互評。
在學生自評的基礎(chǔ)上,通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及時修改提高。學生小組評議是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在互評中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語文實踐能力都得到鍛煉。學生之間的互評,“生——生”之間是平等的,在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錯誤后,自己也就可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在找到了別人的長處后,自己也就有了學習的對象。小組評議在評價的內(nèi)容上與自評相同,表現(xiàn)形式則靈活處理。讓學生多用描述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如“我讀完文章后的第一感覺是”“這篇文章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是”一類的語句;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可以用批注方法解決。
3. 教師評價。
首先,評價學生的作文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中的閃光點。要挖掘文中富有個性的內(nèi)容,尊重學生真切的情感,真實的思想,真誠地激勵學生,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一項艱辛而有意義的勞動,他們最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賞識和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后,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習作,參照自我評價和互評評語,緊抓作文目標進行賞識激勵的發(fā)展性評定。雖然學生的文章確實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正面的評價和適當?shù)谋頁P,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面對學生的不足和錯誤,多用商量的語氣提出建議:“這段話是否可以這樣改……”,“如果再……那就更好了”等。這些批語,讓學生從親切商量的語氣中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促進學生更加自尊、自強、自信。葉圣陶先生說得好:“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
其次,評價學生作文多采用發(fā)展性評語。發(fā)展性評語將學生的現(xiàn)在與將來的寫作能力有機地鏈接起來,使學生寫作處于興奮、積極、向上的心理生態(tài)鏈中。有了“發(fā)展”的提示,他們寫作的追求總會鎖定“下一個”。例如,班里有位學生,作文的語句特別優(yōu)美清新,特別能打動人心。一次作文,她描寫山坡上的綠茵,作文中寫到:“清新、清爽、清涼,仰面躺在綠茵上,看著柳枝起舞弄影,看著白云恣意徜徉,我的心也隨著冷冷的風輕輕飛舞……”這就是小作者的真切體驗,語言極富詩意。我送給她一句簡短而溫馨的評語:“你的文字仿佛長了翅膀,一下子就飛進讀者的心田了。真好!”又如另一位學生,一開始作文能力很差。我加強了對他的個別輔導,在他的努力和同學的幫助下,作文漸有起色。一次作文后,我給他的評語是:“祝賀你,作文的大門已經(jīng)向你打開了,走進去,就是成功!”從那以后,他寫作文總是很投入,語句通順了,內(nèi)容具體了,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分層設(shè)定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作文評價過程中,對一些寫作水平高、自信心強的學生,采用競爭性的評價方式,即給他們打上具體的分數(shù),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互相交流,鼓勵他們運用比較方式自己尋找?guī)追种畹脑?,以此告訴他們努力方向,促進他們相互競爭,為自己“更上一層樓”繼續(xù)拼搏。對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以激勵性評價為主,既不批很難看的低分,又實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當他們作文有了進步時,給一個高分,以此表揚鼓勵。對于那些寫作確實困難的學生,則采用只寫評語不計分的評價方法,挖掘文中點滴成績,加以勉勵,并征得本人同意在老師的幫助下重寫一遍。之后,根據(jù)結(jié)果給一個較為漂亮的分數(shù),激勵他們努力寫好每一次作文。事實證明,靈活的評價方式,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滿足了學生追求好分數(shù)的欲望而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樣的評價,不僅對好學生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起到了激勵作用。
通過優(yōu)化作文的評價方式,我的學生在激勵中樹立起了寫作的信心,學生在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中學會了反思,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寫作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
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事:學生拿到作文本就會迫不及待的交頭接耳議論分數(shù),完了就再沒有聲響。我常常疑惑的問自己:老師廢寢忘食、埋頭伏案為學生改作文,有多少學生能體會?葉圣陶先生也曾痛心地說過:“教師改文,業(yè)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边@可以說是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弊端的深刻反思。那么,如何改變作文評價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應(yīng)該優(yōu)化作文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激勵中樹立寫作信心,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中反思自己的得失,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取長補短,在不斷評價、反思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一、評價方式的設(shè)定
1. 評價主體多元化。
改變教師的單一評價方式,建立起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評價制度,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2. 強化縱向比較,弱化橫向比較。
開學初,我就著手了解和做好學生寫作水平的摸底,將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分成A、B、C、D、E五個等級,與學生共同定出自己所屬的等級及一個學期寫作的水平要達到的目標。每個等級又從學生寫作的整個動態(tài)過程來考慮,設(shè)定“發(fā)展性等級”,如“起跑級”、“加速級”、“保持級”和“沖刺級”等級別,發(fā)展性等級的設(shè)定蘊含著我對學生的期待。一旦學生能把老師的一次次期待與鼓勵化為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那么學生的作文能力必然可以得到長足的發(fā)展。所以,作文評價的等級不能只是一個靜止的固定的“70”“60”,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式,喪失自信、喪失動力。因此,要給學生寫作水平定出一個“等級”,并給予充分肯定、鼓舞,激發(fā)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自信。
二、評價方式的實施
每次作文時,我會發(fā)給學生一張自己設(shè)計的作文紙,作文紙上印有“作文訓練內(nèi)容及要求”和“我的寫作目標:積累與運用、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及其他”。每一次堂上作文完成后,我都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多主體評價。
1. 學生自評。
完全由學生對自己寫作能力作出評價。學生自評,強調(diào)學生對自己寫作水平的初步認識,不苛求全面和深刻。配合作文訓練內(nèi)容及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填好自評表。自評表的內(nèi)容包括:作文目標、內(nèi)容立意、篇章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卷面書寫、積累與運用、目標完成情況、我的閃光點(最滿意之處、最用心之處、進步之處、好詞好句)、有待改進之處、我的困惑等十個方面。自評后連同習作一起上交。我就及時閱覽學生習作,詳盡解決學生“我的困惑”一欄并為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2. 小組互評。
在學生自評的基礎(chǔ)上,通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及時修改提高。學生小組評議是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在互評中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語文實踐能力都得到鍛煉。學生之間的互評,“生——生”之間是平等的,在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錯誤后,自己也就可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在找到了別人的長處后,自己也就有了學習的對象。小組評議在評價的內(nèi)容上與自評相同,表現(xiàn)形式則靈活處理。讓學生多用描述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如“我讀完文章后的第一感覺是”“這篇文章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是”一類的語句;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可以用批注方法解決。
3. 教師評價。
首先,評價學生的作文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中的閃光點。要挖掘文中富有個性的內(nèi)容,尊重學生真切的情感,真實的思想,真誠地激勵學生,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一項艱辛而有意義的勞動,他們最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賞識和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后,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習作,參照自我評價和互評評語,緊抓作文目標進行賞識激勵的發(fā)展性評定。雖然學生的文章確實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正面的評價和適當?shù)谋頁P,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面對學生的不足和錯誤,多用商量的語氣提出建議:“這段話是否可以這樣改……”,“如果再……那就更好了”等。這些批語,讓學生從親切商量的語氣中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促進學生更加自尊、自強、自信。葉圣陶先生說得好:“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
其次,評價學生作文多采用發(fā)展性評語。發(fā)展性評語將學生的現(xiàn)在與將來的寫作能力有機地鏈接起來,使學生寫作處于興奮、積極、向上的心理生態(tài)鏈中。有了“發(fā)展”的提示,他們寫作的追求總會鎖定“下一個”。例如,班里有位學生,作文的語句特別優(yōu)美清新,特別能打動人心。一次作文,她描寫山坡上的綠茵,作文中寫到:“清新、清爽、清涼,仰面躺在綠茵上,看著柳枝起舞弄影,看著白云恣意徜徉,我的心也隨著冷冷的風輕輕飛舞……”這就是小作者的真切體驗,語言極富詩意。我送給她一句簡短而溫馨的評語:“你的文字仿佛長了翅膀,一下子就飛進讀者的心田了。真好!”又如另一位學生,一開始作文能力很差。我加強了對他的個別輔導,在他的努力和同學的幫助下,作文漸有起色。一次作文后,我給他的評語是:“祝賀你,作文的大門已經(jīng)向你打開了,走進去,就是成功!”從那以后,他寫作文總是很投入,語句通順了,內(nèi)容具體了,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分層設(shè)定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作文評價過程中,對一些寫作水平高、自信心強的學生,采用競爭性的評價方式,即給他們打上具體的分數(shù),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互相交流,鼓勵他們運用比較方式自己尋找?guī)追种畹脑?,以此告訴他們努力方向,促進他們相互競爭,為自己“更上一層樓”繼續(xù)拼搏。對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以激勵性評價為主,既不批很難看的低分,又實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當他們作文有了進步時,給一個高分,以此表揚鼓勵。對于那些寫作確實困難的學生,則采用只寫評語不計分的評價方法,挖掘文中點滴成績,加以勉勵,并征得本人同意在老師的幫助下重寫一遍。之后,根據(jù)結(jié)果給一個較為漂亮的分數(shù),激勵他們努力寫好每一次作文。事實證明,靈活的評價方式,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滿足了學生追求好分數(shù)的欲望而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樣的評價,不僅對好學生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起到了激勵作用。
通過優(yōu)化作文的評價方式,我的學生在激勵中樹立起了寫作的信心,學生在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中學會了反思,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寫作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