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飛
對于模型圈來說,入門級的模友收藏整裝模型,發(fā)燒友級的模迷玩涂裝模型,骨灰級的模癡則迷戀自制模型。在黑龍江雙城市五家鎮(zhèn)一處農(nóng)民房里,50多歲的莫常武正帶著幾個年輕小伙在制作一臺1:1全金屬坦克模型。這個玩模20年的東北漢子,已至“不瘋‘模不成活”的境界。
一入“模界”回不了頭
前年夏天,莫常武遇到了人生中一個難過的坎兒。這個坎其實在別人那里也不算個事,甚至應該是一樁高興的事——閨女考上大學了。收到錄取通知書,莫常武真是既歡喜又憂愁,讓他愁的是他拿不出一萬多元的學費。
莫常武整夜呆在工坊里,看著滿屋子的模型和堆積如山的破銅爛鐵,他第一次感到自己這些年來一心撲在模型上,為這個家付出得實在太少,這讓他無比汗顏和愧疚。
20年前,莫常武用一箱竹筷子做了一個古香古色的竹樓,從此,開啟了他對模型的癡愛之路。第二件作品《哈爾濱中央大街模型》在哈爾濱第一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大出風頭,這既增強了他的制模信心,還讓他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系的教授相中,成為其建模工作室的一名幫手。
在那里,莫常武學會了畫模型設計稿以及制作模型的基本知識與技巧,也令他對制作模型愈發(fā)癡愛。2000年,他創(chuàng)辦了一家模型公司,主要為房地產(chǎn)公司提供沙盤模型,然而,時運不濟,房地產(chǎn)行業(yè)突然蕭條,莫常武的模型公司只開了兩年就做不下去了。
公司倒閉后,莫常武并沒有偃旗息鼓,他整日宅在家開始研究軍事模型。榴彈炮、坦克、軍用卡車……當兵出身的莫常武像是找到了自己的真愛,無法自拔地癡迷其中。
第一件軍事模型做的是二戰(zhàn)美軍155mm榴彈炮,比例是1:24。作品完成后,他向《模型世界》投稿,兩個月后還真發(fā)表了!2003年10月,莫常武帶著4件純手工大比例模型作品去參加北京國際模型博覽會。中國模型協(xié)會副會長、央視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朱軍對莫常武的作品倍加稱贊,作為博覽會亮點,莫常武的模型作品還出現(xiàn)在了當日的央視新聞里。
從此,莫常武再無心出去工作,他決定就在家里潛心研究模型藝術。10多年時間,莫常武一心撲在模型愛好上,不出去賺錢養(yǎng)家,生活上全靠妻子支撐以及家人周濟。最困難的時候,一天只能吃一頓飯,還是親戚家送來的饅頭或面條。
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莫常武終于湊足了閨女的學費。送閨女去秦皇島讀書,是莫常武第三次出遠門,其他兩次是帶著模型去參加展覽。
做模型不等于復制
除了模型,莫常武再無其他愛好。他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和模型打交道。冬天,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先生一個火爐子,然后就呆在作坊里開始畫稿、制模,一遍遍測算,一遍遍試驗,沒有準確的數(shù)據(jù),沒有完善的資料,所有的信息都來源于網(wǎng)絡,每完成一個模型作品,都是一次無師自通的摸索。
與一般的模型達人玩的涂裝模型不同,莫常武制作的模型每一個零部件都是他手工完成的,隨便一個裝甲車模型就有兩三千個零部件,一個航空母艦模型更是有上萬個零部件。
比如為了制作戰(zhàn)斗機的座艙罩,莫常武在作坊呆了整整一個星期,先是借鑒一本歐洲模型雜志上介紹的“真空法”嘗試制作,但邊緣始終無法契合。后來,他決定嘗試倒模的方式,因為沒有現(xiàn)成的模具,他只得找了一截木料,以手工雕刻的方式制作出一個模具,然后將亞克力加熱融化倒入模具中,但成品依然無法擁有完美的弧度,再思考再修改,最后以陰模陽模配合使用的方式做出了一個完美的座艙罩。
莫常武一臉認真地說:“困惑、思索、嘗試、解決,做模型帶來的樂趣正是這種創(chuàng)造發(fā)明后的成就感?!睘榱酥谱鞒鰸M意的作品,莫常武吃了不少苦頭,但也漸漸贏得了關注的目光和市場的認可。他在百度貼吧里建了一個“莫常武模型吧”,將作品發(fā)表上去,贏得了無數(shù)粉絲的追捧。
2013年8月底,莫常武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想定制一個1:1的金屬坦克,要求在30天內(nèi)交貨?!斑@完全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嘛!”幾個徒弟完全沒信心,但莫常武決定接下這個訂單。
七個人吃住都在工坊里,不分晝夜地干活,困了就在席子上瞇一會兒,餓了就喝涼開水啃白饅頭。幾個星期下來,全鐵打造的坦克在幾個人的手中開始顯出模樣來,臨近交貨的最后幾天,大伙開始集中精力著手將履帶和輪子上的齒輪進行咬合,使其仿制坦克也能夠像真坦克一樣在路上行駛。然而,問題出現(xiàn)了,履帶與齒輪始終無法咬合。莫常武來到翻砂廠,親自參與履帶的翻砂制作,翻出來一條趕緊拿回去試,不行又立馬回來重新翻,試驗到第六條,才最終與齒輪完美咬合在了一起。
雖然交貨時間超了3天,但對方卻被這個倔強的東北漢子感動了,最終以10萬元的價格買走了這個完全可以媲美真坦克的模型。后來,這個1:1的金屬坦克模型被一個抗日紀念館收藏了。
用模型講述歷史
一般來說,做模型就是把實物等比例縮小復制出來,但莫常武卻認為制作模型不僅僅是一種單純地模仿與復制,而是一種探索與發(fā)明,甚至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2012年春節(jié),莫常武在網(wǎng)上發(fā)表了一篇《模型講述歷史》的倡議書,沒想到很快得到杭州一位姓錢的網(wǎng)友的回應,表示愿意出資支持莫常武,并建議他用模型去講述“南京大屠殺”。
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馬上行動,由于路途遙遠,莫常武不能親自到南京去考察測量,杭州的錢先生就承擔起了去博物館、紀念館拍照片和去實地測量的工作,莫常武則在家繪制圖稿。如果按照1:35的比例進行還原,整個模型占地面積也有六七百平方米?!白龀鰜砹艘矝]地方放?。〕怯胁┪镳^或者展覽中心愿意提供場地?!眱扇苏伊藥准覇挝欢紱]得到支持,錢先生有些泄氣。
“先做局部吧!”莫常武不想就此放棄。他決定以南京中華門為表現(xiàn)地點進行模型創(chuàng)作,除了根據(jù)圖片資料進行還原,莫常武還找出所有關于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一遍遍觀看,“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我看了不下20次?!?/p>
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莫常武完成了一個占地20平方米的大型場景模型作品《南京1937》,被炮火炸成廢墟的屋舍街道、被屠殺在血泊中的南京百姓、端著刺刀掃蕩的日本兵……一切都是那么鮮活逼真,瞬間將觀者帶入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中去。
作品一發(fā)表到網(wǎng)上,立刻得到了網(wǎng)友們的熱評和積極轉(zhuǎn)發(fā),鐵血網(wǎng)發(fā)表評論“模型講述南京大屠殺,原來歷史還可以這樣講?!?/p>
用模型說事兒正是莫常武玩模型的真正目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有一個機構(gòu)或個人能夠提供場地展示自己的模型作品,讓更多人能夠親眼看到那些逼真的模型,體會模型所述說的那些事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