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羲娟 鮑永豐
當前,錦州地區(qū)的設施栽培蔬菜面積已達100多萬畝,主栽品種為黃瓜、番茄、辣椒、茄子、韭菜、甜瓜等。由于設施栽培位置相對固定,可倒茬的品種少,多年連作不可避免,造成土傳病害非常嚴重,已對設施蔬菜生產構成嚴重威脅,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土傳病害的發(fā)生狀況
幾年來,通過對錦州地區(qū)設施栽培蔬菜的土傳病害的田間調查,除韭菜以外,黃瓜、番茄等主栽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危害普遍比較嚴重,每年發(fā)病面積約40萬畝,占總面積的40%,平均發(fā)病率在20%~25%,產量損失25%左右。例如,甜瓜對土傳病害枯萎病最敏感,如果連茬3年,發(fā)病率可達25%以上;連茬5年,發(fā)病率可達60%~70%,甚至結瓜后全部枯死。其他品種如黃瓜、番茄、茄子、辣椒等連茬3年的發(fā)病率在20%~30%,產量損失達到30%,如果連茬5年或以上發(fā)病率達到50%~60%,產量損失達到60%。
調查發(fā)現,土傳病害發(fā)生嚴重的棚室,都是多年連作或重茬的大棚或溫室。由于農村土地面積有限,加之設施栽培不易移動,實施合理輪作倒茬難度很大,所以設施栽培中的土傳病害還呈日漸嚴重的趨勢。
二、土傳病害的發(fā)生種類
1.瓜類枯萎病 主要危害黃瓜、甜瓜、西瓜,為害嚴重。
2.瓜類蔓枯病 主要危害黃瓜、甜瓜,危害嚴重。
3.褐色根腐病 主要危害茄子、辣椒等,特別是發(fā)病后期在病患處有根部螨蟲發(fā)生,危害尤為嚴重。
4.根腐病 主要危害茄子、辣椒等,多由疫霉菌引起,主要癥狀是植株地表處出現爛脖縊縮,在錦州地區(qū)普遍發(fā)生。
5.茄子枯萎病、黃萎病 主要危害茄子,發(fā)生嚴重。
6.根結線蟲和根螨 在設施蔬菜上發(fā)生嚴重,尤其是根結線蟲已經成為威脅蔬菜生產的主要病蟲害。
7.灰霉病 在設施栽培中的各種蔬菜上嚴重發(fā)生,尤其是早春和晚秋時節(jié),設施內溫度低、濕度大,產量損失很大。
8.疫病和菌核病 主要在辣椒、茄子上嚴重危害,近幾年的發(fā)生程度重于前幾年,抬頭趨勢明顯。
三、土傳病害的防治策略
1.推廣嫁接技術 嫁接技術是防治土傳病害比較有效的方法。采取組建育苗中心或龍頭企業(yè)示范帶動的方式,培育優(yōu)質嫁接苗,向農戶訂單供苗。我們重點推廣了以優(yōu)質南瓜做砧木的黃瓜和甜瓜品種,以斯巴魯茄子為砧木的茄子品種等。各類品種嫁接苗得到了廣大農戶的廣泛認可,與自根苗品種對比,防治枯萎病、黃萎病的效果十分明顯。
2.改進栽培措施 積極引進、示范和推廣抗病品種的同時,改進管理措施,提溫降濕,增強植株抗病性,降低發(fā)病率。在栽培技術方面重點推廣了黃瓜10~15厘米的高畦覆地膜雙行定植,番茄雙壟地膜覆蓋栽培,以及膜下滴灌等實用技術,能顯著控制或降低設施蔬菜的發(fā)病率。
3.提倡作物輪作 設施栽培主要蔬菜品種與蔥、韭菜、蒜、姜等作物進行輪作。通過改善土壤環(huán)境,抑制病原菌侵染,對土傳病害具有控制或防治作用。試驗表明,輪作一茬的防效可達到60%~70%,在條件允許時應大面積推廣。
4.土壤改良技術 溫室大棚等設施內土壤范圍固定,面積有限,通過使用藥劑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可有效地防治土傳病害。通過試驗示范推廣了棚室土壤改良技術,例如茄子、黃瓜、青椒的枯萎病、黃萎病一旦發(fā)生,一般藥劑很難控制。為此,我們在重病溫室區(qū)推廣了壟鑫土壤熏蒸技術進行土壤處理,利用夏季棚內作物休耕期,采取噴水、撒藥(18公斤/畝)、覆膜、增溫、撤膜等一系列技術操作,其防效可達95%以上。雖然這種藥劑較貴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但降解速度快,對土壤及作物產品無殘留,同時再結合黃瓜、茄子等嫁接防病技術,效果十分理想。
5.秸稈反應堆技術 秸稈反應堆技術指在溫室或大棚設施生產的低溫季節(jié),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等大田農作物的秸稈過程中,釋放出作物生長所需的熱量、二氧化碳、有機和無機養(yǎng)分的生態(tài)農業(yè)新技術。實踐證明,此項技術操作難度不大,通過做畦、鋪秸稈、撒菌種、覆土和覆蓋地膜等系列操作,能改善棚室內土壤環(huán)境,提高抗病性,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一般采用秸稈反應堆技術處理3個棚室的新增效益就相當于新建1個棚室所獲得的效益。
總之,根據各自棚室的具體情況,通過上述這些綜合防治手段,對癥開方,采用其中一種或幾種技術,就能夠有效合理的對設施蔬菜的土傳病害進行防控,組合應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