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細嬌
云南昆鋼醫(yī)院精神科 云南昆明 650302
喹硫平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
吳細嬌
云南昆鋼醫(yī)院精神科 云南昆明 650302
目的:探究和分析喹硫平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給予喹硫平治療,對照組給予利培酮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71.74%),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15例,不良反應(yīng)率為32.6%,對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18例,不良反應(yīng)率為39.1%,實驗組的不良反應(yīng)率稍微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1周、2周、4周、8周的PANSS評分情況與治療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兩組患者差異對比并無明顯差異(P>0.05)。結(jié)論:采用喹硫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相比應(yīng)用利培酮,臨床效果較為顯著,不良反應(yīng)較少,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喹硫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重性精神病,目前尚未明確其致病因素,但有資料顯示其疾病的發(fā)展與患者個體心理以及高素質(zhì)和外部環(huán)境的不良因素有一定聯(lián)系。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癥狀較為復(fù)雜,主要表現(xiàn)為思維、感知覺、意志、情感以及認知等多方面的分裂[1]。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與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面臨的生活壓力逐漸增大,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逐漸增加,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臨床治療多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其中喹硫平與利培酮均為較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癥藥物,我院選取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喹硫平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選取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相關(guān)檢測確診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均為自愿參加,并排除以下情況患者:①患有明顯遲發(fā)性運動障礙者或嚴重錐體外系副反應(yīng)者。②近2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者。③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④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等器官性疾病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46例患者,男25例,女21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2歲,平均年齡(32.9±8.2)歲;病程最短1.3年,病程最長11.2年,平均病程(4.8±1.0)年;對照組46例患者,男26例,女20例,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61歲,平均年齡(31.5±8.0)歲;病程最短1.1年,病程最長12.0年,平均病程(4.6±1.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利培酮治療,利培酮片初始劑量為1mg/d,服用4d后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增加劑量為2-4mg/d,口服,連續(xù)服用8周。實驗組患者給予喹硫平治療,喹硫平片初始劑量為100 mg/d,服用2-4d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增加劑量為300-600 mg/d,口服,連續(xù)服用8周。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定標準
利用陰性及陽性癥狀量表(PANSS)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治愈標準:PANSS減分率在75%以上。顯效標準:PANSS減分率介于50%-75%之間。有效標準:PANSS減分率介于25%-50%之間。無效標準:PANSS減分率介于25%以下。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愈20例,顯效17例,有效7例,無效2例;對照組患者治愈13例,顯效14例,有效6例,無效13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71.74%),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15例,不良反應(yīng)率為32.6%,對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18例,不良反應(yīng)率為39.1%,實驗組的不良反應(yīng)率稍微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對比(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對比
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1周、2周、4周、8周的PANSS評分情況與治療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兩組患者差異對比并無明顯差異(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對比(±s)
組別指標治療前1周后2周后4周后8周后實驗組(n=46)精神病理44.4±5.8 39.4±4.8 37.3±5.1 32.8±4.8 23.8±4.2陰性癥狀23.9±6.4 21.4±6.1 18.1±5.2 16.8±4.4 13.0±5.4陽性癥狀24.0±5.8 21.9±4.8 19.1±5.1 15.7±3.8 11.3±4.0總分92.4±8.9 82.9±5.9 74.8±6.2 65.4±4.7 49.0±3.8對照組(n=46)精神病理44.9±5.8 40.0±4.4 37.0±5.2 31.4±4.8 24.0±4.1陰性癥狀23.9±6.5 21.8±5.8 17.8±5.1 17.0±4.8 12.8±5.0陽性癥狀24.1±5.8 22.0±5.0 18.8±4.6 15.1±4.1 10.8±3.8總分92.9±8.3 82.8±5.8 74.1±5.6 63.8±4.8 47.8±4.4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病,多見于青壯年群體,臨床尚未明確其發(fā)病病因,(患者多會出現(xiàn)意識和智力方面的障礙),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甚至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利培酮是選擇性單胺能拮抗劑,屬于苯丙異惡唑類衍生物抗精神病藥物,對于5-羥色胺能的五羥色胺(5-HT2)受體/α1受體、α2受體、H1受體以及多巴胺D2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其他相關(guān)癥狀。但有學(xué)者研究表明[2],利培酮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導(dǎo)致停經(jīng)泌乳、椎體外系反應(yīng)等不良反應(yīng)。而喹硫平屬于二苯二氮喹硫平類衍生物,作為新型的非經(jīng)典抗精神病藥物通過作用于多種神經(jīng)遞質(zhì)受體,可以有效抑制多巴胺受體以及5-HT。并通過和多巴胺的D1受體、D2受體以及5-HT2等多種受體而結(jié)合,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陰性、陽性癥狀,同時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其次,喹硫平對于大腦作用機制具有較強的選擇性,且對毒蕈堿受體親和力相對較弱,因此喹硫平誘發(fā)的抗膽堿能不良反應(yīng)相對較小,且對催乳素的干擾較小,很少出現(xiàn)停經(jīng)泌乳等不良反應(yīng)。本組研究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PANSS總分與治療前相比有顯著下降,兩組間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由此可見,兩種藥物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陰性、陽性癥狀。但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71.74%),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且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稍低于對照組6.5%,與李樹霞[3]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喹硫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相比應(yīng)用利培酮,臨床效果較為顯著,不良反應(yīng)較少,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1]洪偉濤,許慶文,陳偉南.喹硫平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照分析[J].吉林醫(yī)學(xué).2012(21):34-36.
[2]周勤.利培酮與喹硫平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9):69-73.
[3]李樹霞.喹硫平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yīng)用.2010(09)
R749.053
B
1009-6019(2014)10-02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