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緣
【摘 要】 為了解決海事部門在處理集裝箱海運危險貨物謊報、瞞報案件時收集證據的困難,避免因證據收集不足引起的行政訴訟敗訴的風險,探討查處此類案件的法律依據和證據鏈的完整性,并提出4個環(huán)節(jié)的證據鏈供海事執(zhí)法人員參考:確定托運人;證明涉嫌謊報、瞞報的貨物在已訂艙的集裝箱中;證明貨物是否為謊報、瞞報的危險貨物;托運人對托運貨物情況的確認。
【關鍵詞】 集裝箱;危險貨物;謊報瞞報;行政處罰;證據鏈
近年來,海事部門開展的集裝箱開箱查驗工作,有力打擊了海運危險貨物謊報、瞞報的違法行為。在查處此類案件過程中,由于處罰對象為非海事部門“直管”的托運人,且處罰額度較高,海事部門面臨證據收集的困難,且一旦證據收集不足則可能引起行政訴訟敗訴的風險。因此,探討證據鏈的完整性,對海事執(zhí)法人員處罰集裝箱海運危險貨物謊報、瞞報行為具有重大意義。
1 法律依據
1.1 行政處罰依據
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63條第1款規(guī)定:托運危險化學品的,托運人應當向承運人說明所托運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危險特性以及發(fā)生危險情況的應急處置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所托運的危險化學品妥善包裝,在外包裝上設置相應的標志。
1.2 行政處罰罰則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86條第1款第6項中規(guī)定:托運人不向承運人說明所托運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危險特性以及發(fā)生危險情況的應急處置措施,或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所托運的危險化學品妥善包裝并在外包裝上設置相應標志的,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yè)整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證據鏈
2.1 證據的種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海事行政處罰規(guī)定》,海事行政處罰所采用的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等8種形式。
2.2 證據鏈的目的
“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不僅是案件正確定性和適用法律處罰的依據,也是避免海事部門因行政行為不當而引起行政訴訟的前提。如果海事部門處罰所依據的證據不能全面、準確地證明違法事實,當事人因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按照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被告(海事部門)對自己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并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因此,為避免敗訴,海事部門作出處罰決定所采納的證據要合法、確實和充分,并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2.3 完整證據鏈的標準
3 證據鏈的構成
3.1 確定托運人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guī)定,集裝箱海運危險貨物謊報、瞞報處罰對象為托運人。依據《海商法》對托運人的定義,海事部門可通過船舶所有人提供的訂艙信息找到訂艙公司,從而確定托運人。
該環(huán)節(jié)的證據材料為書證,包括訂艙單和《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訂艙單可確定托運人,且訂艙情況是否為危險品艙可證明托運人是否履行告知承運人所托運貨物的性質等義務;《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可證明托運人真實存在并具有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
3.2 證明涉嫌謊報、瞞報的貨物在已訂艙的 集裝箱中
非危險品艙的集裝箱中所裝貨物是否是謊報、瞞報的危險貨物,需提供有關材料證明。
需要提供的書證:(1)裝貨單;(2)場站收據副本;(3)報關單。裝貨單和場站收據副本均有所裝貨物的名稱、數量等信息。從實際操作來看,報關單能比較準確地體現集裝箱所裝貨物的信息,因托運人一般不會以虛假的貨物品名委托貨代報關,若被海關查出存在瞞報、謊報危險貨物,將面臨取消報關資格的危險。
物證方面,需提供現場開箱查驗并取樣涉嫌謊報、瞞報的貨物樣品。物證具有間接性,須與其他證據聯(lián)系才能表現其證明力,單憑物證本身不能起到證明案件事實的作用。
視聽資料方面,應提供開箱查驗現場拍攝的照片或視頻。需要注意的是,拍攝的照片或視頻須體現涉嫌謊報、瞞報的貨物是從已訂艙的集裝箱中取出的。
3.3 證明貨物是否為謊報、瞞報的危險貨物
該環(huán)節(jié)的證據材料為鑒定結論。《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里對貨物性質作了詳細說明。若需取樣送至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檢測,則其出具的《檢測報告》須采用書面形式,并由鑒定人本人簽名或蓋章。
3.4 托運人對托運貨物情況的確認
托運人出具的《情況說明》可作為當事人陳述的證據材料,從而對貨物裝箱、訂艙等過程的說明更加清楚明白。此外,海事部門開箱查驗現場填寫的《集裝箱開箱檢查現場記錄表》應全面、詳細、準確、規(guī)范地反映開箱現場情況,經到場當事人或其委托人簽名或蓋章后可作為勘察筆錄證據材料。
上述4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可較充分、全面地構成集裝箱海運危險貨物謊報、瞞報案件的證據鏈。在收集證據材料過程中,還需注意證據的法定有效性,如書證的復印件應有簽名或蓋章、簽名人應有材料證明其與案件的關系、被委托人應有委托書和身份證明等。
如何完善集裝箱海運危險貨物謊報、瞞報案件的證據鏈,既是海事執(zhí)法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需要海事執(zhí)法人員運用專業(yè)知識和實際經驗不斷探索和學習,從而提高執(zhí)法水平,降低執(zhí)法風險。
根據證據學原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可采用兩種標準,一種是絕對確定,即真實地反映事實發(fā)生的整個過程;另一種是排除合理懷疑,要求證據能夠達到使聆聽者不再有任何合理懷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