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平 張祿芳 喻登明 黃連煥 桂鵬
痔瘡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發(fā)病區(qū)域位于人體肛門部位。特別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人體罹患痔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關于痔瘡的發(fā)病原理,學界存在爭議,主要有靜脈曲張說和肛墊下移說。混合痔的發(fā)病區(qū)域在肛門的齒線附近,一般患者會并發(fā)內痔和外痔的癥狀,以出血和垂脫最為常見,屬于病情較重的一類痔瘡[1-3]。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外剝內扎來進行治療,但是該種方法無法切斷痔瘡的營養(yǎng)供應通路,痔體不會萎縮脫落,不能夠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因此,在傳統(tǒng)療法的基礎上,又引入了動脈結扎術,以彌補傳統(tǒng)療法的不足。本文研究了上述兩種方法的效果差異,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肛腸科治療的多發(fā)混合痔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經過肛門視診、直腸指診和肛門鏡檢查確診為多發(fā)混合痔。其中男51例,女69例;平均年齡(42.62±4.46)。歲;患者罹患痔瘡的時間為1~20年;病情輕重分級為I~III級。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確診為痔瘡程度在II~III度之間的多發(fā)混合痔患者;(2)患者年齡大于18周歲;(3)患者肛門形態(tài)及功能正常,未接受過痔瘡手術治療;(4)患者耐受性滿足手術強度的要求;(5)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參與觀察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患者其他身體主要臟器患有原發(fā)性疾病,手術缺乏耐受性的;(2)患者肝腎等代謝臟器存在病變,不利于術后恢復的;(3)懷孕或處于月經期的;(4)罹患艾滋病和生殖系統(tǒng)傳染病的[4]。
1.4 研究方法 觀察組采用痔上動脈結扎并外剝內扎術:縫合連接直腸黏膜和痔核的動脈血管,封死血供與營養(yǎng)通路,縫合中注意保護肛腸括約肌,注意預防手術炎癥和疼痛,分離肛門外緣皮膚與外痔,按菱形開放創(chuàng)口切除,結扎痔上動脈[5-6]。對照組僅行外剝內扎術。
1.5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疼痛時間、愈合時間、大出血、排便困難、肛緣水腫和肛門狹窄的例數;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的高低評價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統(tǒng)計術前、術后即刻、1 d、3 d和1周的VAS評分。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效果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多未出現肛門狹窄情況,且疼痛程度輕、愈合時間短、出現大出血、排便困難和肛緣水腫等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效果的比較
2.2 兩組VAS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觀察組的VAS評分呈下降趨勢,降幅明顯,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手術后3 d、1周的V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術后初期(術后即時、術后1 d)VAS評分也有明顯下降,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術后3 d、1周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痔瘡由于發(fā)病于人體消化道的末端,其手術治療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癖為痔。即認為靜脈曲張是痔瘡形成的主要原因。外剝內扎術是治療痔瘡的傳統(tǒng)方法,其理論根據是靜脈取證學說,于1937年首次應用于臨床治療并沿用至今。但該療法的創(chuàng)口較大,容易發(fā)生術后并發(fā)感染,且術后容易給患者帶來較長時間和較大程度的疼痛。據有關資料顯示,采用外剝內扎術治療的患者術后出現尿潴留和創(chuàng)口水腫的概率非常高[7]。后來隨著肛墊學說的出現,學者們對內扎術進行了改進,在進行該術前先行痔上動脈結扎術。如此一來,痔瘡的供血和營養(yǎng)通路被斷絕,術后出現紅腫的可能極大地降低,也有利于痔體本身的脫落,因而被廣泛采用。本文對該方法進行了改進,具體如下。
表2 兩組VAS評分的比較(s)分
表2 兩組VAS評分的比較(s)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1
組別 術前 術后即時 術后1 d 術后3 d 術后1周觀察組(n=60)7.5±1.9 3.0±1.8* 3.1±2.3* 3.5±2.4* 3.0±2.5*對照組(n=60)7.9±2.1 3.1±2.7* 3.5±2.1* 6.8±2.6 6.5±3.1 t值 5.146 6.524 5.846 9.354 8.63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1 術前準備 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體檢,確保無手術禁忌。術前半天叮囑患者禁食禁水,進行消化道清洗。手術時使患者側臥于無影燈下,進行擴肛操作,肌注麻醉藥物。對肛門進行手術消毒,觀察患者多發(fā)混合痔的情況[8]。
3.2 手術方法 觀察痔區(qū)分布,選擇主要痔瘡進行手術操作。對連接直腸黏膜和痔核的動脈血管進行縫合,封死痔瘡的營養(yǎng)供應通路。縫合時要確保動脈血管完全縫死,以免患者術后出現紅腫和炎癥。此外,術中要避免損傷患者的肛腸括約肌,謹防術后患者出現疼痛。利用手術鉗將患者的外痔與肛門外緣皮膚分離,切除外痔。切除范圍一側應至肛門齒線下方1 cm處,創(chuàng)口梭形開放,內痔貫穿結扎切除,結合痔上動脈結扎,術后痔瘡出血明顯減少,水腫、疼痛明顯減輕[9]。
3.3 術后處理 術后1 d應避免排便,應食用半流質食物,抗生素抗炎治療3 d,禁煙禁酒。每日換藥時應注意觀察創(chuàng)口的紅腫和出血情況,謹防術后感染,包扎時應保證敷料無污染,注意包扎完整,謹防創(chuàng)口與外界接觸[10-11]。
本次觀察采取了區(qū)別治療,比較研究了痔上動脈結扎并外剝內扎術治療多發(fā)混合痔的臨床實效性。表1著重統(tǒng)計了該術式治療的實效性,從疼痛時間、愈合時間、大出血、排便困難、肛緣水腫和肛門狹窄等方面來看,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從VAS評分的結果來看,觀察組在疼痛程度上也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表現在:結扎血管堵塞了內痔的營養(yǎng)供給通路,內痔會逐漸萎縮并脫落。手術方式改進之后,患者手術創(chuàng)口面積減小,術后的疼痛持續(xù)時間和程度也大大降低。結扎痔上動脈后,切斷了血管通路,大大減少了術后出血的風險??梢妰尚g并行相對于單行外剝內扎縫合術在治療混合痔上有更好的療效。
總之,痔上動脈結扎并外剝內扎縫合術治療多發(fā)混合痔相對于傳統(tǒng)手術療法優(yōu)勢明顯,值得推廣借鑒。
[1]Khalbuss W E,Ambaye A,Goodison S,et al.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in a male patient with a treated prostatic carcinoma diagnosed by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Diagn Cytopathol,2009,34(3):120-217.
[2]Potter S,Govindarajulu S,Caw T,et al.Accuracy of sonographic localization and specimen ultrasound performed by surgeon sin impalpable screen-detected breast lesion[J].Breast,2007,16(4):425-428.
[3]羅艷娣.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小乳腺癌與乳腺增生結節(jié)的鑒別診斷價值[J].腫瘤防治研究,2011,37(8):935-937.
[4]陳文志,戚營,駱永文,等.運動負荷試驗對彩色多普勒超聲鑒別診斷乳腺癌和乳腺實性增生的臨床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8):120-121.
[5]馮薇,李桂花.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3):83-84.
[6]Ahujia A T.Head and neck lipoma:sonographic appearance[J].A-JHR,2008,19(1):505-506.
[7]Adler D D,Carson P L,Rubin J M,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 preliminary findings[J].Ultrasound Med Biol,2011,16(6):553-559.
[8]羅艷娣.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小乳腺癌與乳腺增生結節(jié)的鑒別診斷價值[J].腫瘤防治研究,2011,37(8):935-937.
[9]吳少佳.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0(6):616-617.
[10]張惠影.高頻超聲結合鉬靶攝影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19(6):544-545.
[11]徐志遠,梁惠玲.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鎮(zhèn)靜在痔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現代醫(yī)院,2012,12(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