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華 陳燦堅
(臨滄日報社,云南 臨滄 677000)
“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題”
——淺談新聞標題的制作
□陳燦華 陳燦堅
(臨滄日報社,云南 臨滄 677000)
新聞標題,是報刊上新聞和文章的題目。何謂題目?“題目是文章之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看到:題,“額也”,目,“眼睛”的說法。這從某種意義上說明了,報紙新聞的標題是連接讀者和新聞內容的橋梁,特別在當今爭奪讀者眼球的時代,著手抓好新聞標題的制作質量,強化新聞標題的可讀性,對于增強報紙的市場競爭力有著深遠的意義。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眉清目傳神”。讀者要關注一條信息,首先是看標題,標題可以說是信息的“臉面”。一則好的信息,如果不能配上一個上佳的標題,必將大為遜色。好的標題就是信息內容的濃縮點,一眼望去,甚至不需再看下面的具體內容,就已經獲取了相當多的信息量。云南《臨滄日報》各版編輯都非常重視新聞標題的制作,各版標題各具特色、各有所長,但一些問題卻依然存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從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一版在標題制作方面有很多值得其他版學習與借鑒之處。
一張報紙是否好看,新聞能否吸引讀者閱讀下去,除了新聞圖片外,標題是第二個重要的元素。有些標題之所以不吸引人,沒有表現(xiàn)力,甚至經不起推敲,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標題內容貧乏,沒有提煉出新聞精髓。新聞標題不能脫離新聞自身而獨立存在,但它又是新聞寫作的再創(chuàng)作。有些標題內容貧乏、沒有新聞點,給人千篇一律的感覺,如“邁向快車道”、“共建共享創(chuàng)和諧”、“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實踐”等,這些標題就像一個個口號,沒有抓住稿件中最能體現(xiàn)新聞本質特征、最能吸引讀者的內容。這些缺乏事實提煉的標題,空洞無物,太平、太硬,也違背新聞原則。
制作好的新聞標題,是許多編輯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標。雖說文無定法,新聞無學,但制作標題確實有許多實用的技巧,當然這些技巧的運用,有些是很快可以模仿而來的,有些卻是厚積薄發(fā)的。如《臨滄日報》借鑒央視、《人民日報》、《云南日報》做出了《數(shù)字見證成就》、《很開放很透明很有底氣》、《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心里放著三句話》、《幸福的“黑手”》、《刀老漢也要開小車》、《學校有了“營養(yǎng)師”》等新聞標題,讓一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抓住稿件中最能體現(xiàn)新聞本質特征、最能吸引讀者的內容配題,讓人看了標題就產生往下看之感。由此可見,標題是稿件內容的濃縮和概括,制作標題要善于從復雜的新聞內容中辨識主次信息,提取核心新聞要素,尤其是消息的標題必須揭示新聞事實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新聞標題的制作需要情感表現(xiàn),標題對新聞事實的概括,不可能只是純客觀的簡單再現(xiàn),字里行間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作者對人物、事件、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和評價,體現(xiàn)出作者以及報紙鮮明的情感色彩。一則新聞標題,能否以真摯強烈的情感打動人,吸引讀者的眼球,已成為衡量其價值高低的重要標準。這就要求制作新聞標題除了必須遵循新聞標題制作的基本要求準確之外,還要標出動感、標出個性、標出情感來。捕捉流行時尚的一些電影、電視劇的熱播,暢銷小說的熱賣,借用新詞、新語廣泛應用在新聞標題中,把這些具有表現(xiàn)力的影視劇名、流行歌名、暢銷書名借用到新聞標題中,可以增強標題的親和力和趣味性,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些具有時尚色彩的流行語句,妙用新聞事件的當事人或旁觀者對事件發(fā)表的看法,提取其中最切題、最鮮活的話語直接做標題,不僅使標題新鮮可人,且充滿時代氣息,更有說服力,更能打動受眾,還頗具新聞的生活和時代氣息,很受歡迎?!杜R滄日報》就用了《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的標題,報道“四群”教育工作,直面大眾關切,了解普通百姓的現(xiàn)實生活和內心世界,著力回答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盡管標題制作的形式、方法、技巧可以尋求不同,求新求變,但新聞標題的制作決不能隨心所欲、信馬由韁,新聞標題制作原則必須嚴格遵循。制作新聞標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準確真實,題文一致。簡單地說,就是新聞標題要準確地概括新聞的核心內容、精神和實質,其中包括觀點準確、文字精確、“題文一致”,這就是制作新聞標題的基本原則。因為,標題制作的風格與好壞,可反映編輯的水平高低,同時也是一張報紙實力的展示。
進入21世紀厚報時代,不少報紙在標題制作上不再那么注意精編細耕、遣詞造句,而變得放松隨意了,精益求精的作風少了。一些新編輯由于缺乏經驗的累積,彌漫著追求視覺沖擊力的浮躁風氣。在標題制作上常見的弊端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其一,標題沉悶冗長,表述不清。其二,主觀臆斷,違反常理,與事實不符。其三,追求刺激,缺乏人文精神。其四,死板老套,枯燥乏味。讀者看新聞也和看人一樣,首先看見的面目就是標題。標題好,就能吸引讀者,讓新聞增色,版面生輝。毛澤東同志說過“標題要吸引人看,這很重要”。同樣一條新聞,標題有無吸引力,宣傳效果大不一樣。有人作過統(tǒng)計,讀者看報,70%以上的內容只是瀏覽標題;又有30%因標題好,讀者才被吸引而閱讀全文。因此,標題是幫助讀者選擇新聞的“向導”,又被稱為是“點睛的藝術”。站在媒體角度上,標題不僅是新聞的眼睛,而且是報紙的“廣告”。我們只有通過好的標題這個廣告,以吸引更多的讀者閱讀這張報紙,才能擴大這張報紙的社會影響力。因此,筆者認為,在制作新聞標題時,一定要準確真實。新聞標題是新聞給讀者的第一信息傳遞,很多讀者都是通過新聞標題獲取新聞信息的。由于新聞標題擔負著概括新聞內容、揭示新聞本質、評價新聞事實、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新聞標題在許多時候都是直接完成新聞事實的傳播。標題準確與否,在很多時候都將影響讀者對事物的判斷。作為黨報,新聞標題對于“準確”的要求應該更高,即使在“讀題時代”,準確始終都應該是第一位的,不準確的鮮明和不準確的生動,都是對新聞規(guī)律的違反。任何一家負責任的報紙都不會違背標題準確的原則。而新聞標題太含蓄,讓讀者去猜測,也將會失去標題的用意。同時,標題要鮮明深刻。從一定意義上講,標題是文章的主題。對于讀者來說,首先是從標題開始解讀文章的。讀者常常對一些文章評說“切題”或“離題”,都是對新聞標題與內容是否違反規(guī)律的評判。怎樣才能使新聞標題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讀者的眼球,讓其產生閱讀興趣和購買欲望,是每一位編輯、記者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