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崗
小偉胃病犯了,醫(yī)師檢查后給他開了兩種藥,并且交待他應(yīng)該在不同的時間點分別服藥,小偉聽著很迷惑:吃胃藥也有時間講究嗎?
確實,藥物是把雙刃劍,在給人類解除病痛的同時,如因選擇或使用不當(dāng),也會引起不良反應(yīng),嚴(yán)重的甚至造成藥害或死亡。我們所說的胃藥,主要是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和急、慢性胃炎的口服藥物。常見的有:胃動力藥、助消化藥、抗酸藥、抑酸藥、抗幽門螺桿菌藥、胃黏膜保護藥六種不同類型。由于不同種類的藥物功能各異,因此在治療胃病時,除了正確選擇藥物外,選擇好服藥的“良辰吉時”也是獲得最佳療效,減少藥物不良反應(yīng)的關(guān)鍵所在。為此,我們特根據(jù)餐前、餐中、餐后、餐間(即兩餐之間)以及睡前這五個服藥時間點對胃藥進(jìn)行歸納總結(jié),以方便廣大患者在正確的時間服藥。
餐前
胃黏膜保護藥如硫糖鋁(胃潰寧)、枸櫞酸鉍鉀(麗珠得樂),需要直接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發(fā)揮屏障作用,因此通常需要在餐前0.5~1小時服用,以避免食物阻礙藥物與胃壁的接觸。促進(jìn)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最好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這樣到了進(jìn)餐時,血液中藥物濃度正好處在高峰水平,可以有效提高進(jìn)餐后的胃動力作用,從而達(dá)到較好的促消化之目的。抗膽堿能藥物如阿托品、普魯苯辛、格隆溴銨(胃長寧)等一般僅配合抗酸劑應(yīng)用,服藥時間最好在餐前15~30分鐘左右。促消化藥胃蛋白酶、復(fù)方胰酶宜餐前或餐中服,多酶片、康胃素宜餐前服。抑酸藥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的吸收易受胃內(nèi)食物的干擾,宜餐前服。另外丙谷胺也應(yīng)在餐前15分鐘服下。
餐中
進(jìn)餐后胃酸分泌量會大大增加,因此抑酸藥最好跟著飯點服用,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甲氰咪胍等組胺受體拮抗劑。促消化藥強力胰酶、胰淀雙酶片宜餐中服。
餐后
抗酸藥(包括碳酸氫鈉、氫氧化鋁、碳酸鈣、鋁碳酸鎂、10%氫氧化鎂等單方制劑,以及胃舒乎、蓋胃平、胃必治、胃得樂等復(fù)合制劑)多為弱堿性化合物,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減輕或消除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從而緩解疼痛;同時能減弱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胃液對潰瘍面的自我消化,而有利于潰瘍愈合。因此在進(jìn)餐后1~1.5小時(即胃酸分泌量達(dá)到高峰時)服用,可發(fā)揮藥物最大的中和能力,維持藥效3~4小時。另外,因胃酸會持續(xù)分泌,如果服藥效果不明顯,可加服一次藥,但不可增加每次服藥的劑量,比如飯后1小時和3小時各服一次,睡前再加服一次。促消化藥胰酶、乳酶生片也宜餐后服,以利于發(fā)揮最佳藥效。
餐間
抗幽門螺桿菌藥膠體鉍制劑宜兩餐之間及晚上睡前服(與胃黏膜直接接觸才能起到殺滅幽門螺桿菌作用);甲硝唑餐后服(對胃腸道有刺激);克拉霉素空腹服(食物會延緩藥物吸收)。
睡前
由于胃酸的分泌有晝少夜多的規(guī)律,臨床使用發(fā)現(xiàn):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甲氰咪胍等)的全天量睡前頓服療法,與分次服療效相同,甚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