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江,王 欣,王 玲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哮喘具有發(fā)病急、引起患者呼吸困難、治療不及時可能危及生命等特點[1],目前對于哮喘的西醫(yī)治療主要采用鼻噴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噴劑等,可以達到治標而不能治本的效果,并且患者的長期醫(yī)療費用負擔相對較重[2]。祖國醫(yī)學認為哮喘以肺脾腎虧虛為本,以風寒濕痰瘀為標,而中醫(yī)藥治療哮喘日益顯示出其巨大的優(yōu)勢。李風森等[3]研究顯示,使用祛風止痙散聯(lián)合激素治療哮喘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其作用機制并不明確。本研究探討了祛風止痙散治療中度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效果、肺功能相關指標及 CD3+、CD4+、CD8+表達情況及相關性,對中醫(yī)治療哮喘的免疫學機制進行初步探討,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8月在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門診及住院中度支氣管哮喘患者112例,均符合我國第四屆哮喘學術會議通過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明確規(guī)定的診斷標準[4]。排除有其他嚴重并發(fā)癥者;對治療藥物過敏者;近期有重大精神創(chuàng)傷及重癥哮喘者;中途退出研究及需要剔除者;危重支氣管哮喘者。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者分為 2組:治療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16~54(35.7±8.6)歲;首發(fā)39例,再發(fā)11例。對照組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齡14~62(34.19±8.23)歲;首發(fā)49例,再發(fā)13例。 2組患者年齡、性別、民族、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收入等指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規(guī)范化使用激素治療,布地奈德粉吸入劑1噴/次,1次/d,急性發(fā)作時可1~2噴;按需使用支氣管舒張劑茶堿緩釋片,1~2片/次,2次/d;不使用其他中藥及中成藥治療。
1.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自制祛風止痙散(主要由蟬蛻、僵蠶、防風等組成,煎服,1劑/(次·d)),3個月為1個療程,服用1個療程。
1.3 檢測指標及方法
1.3.1 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及CD4+/CD8+含量檢測 應用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流式細胞儀,以淋巴細胞群設門,以相應的同型對照igg染色的細胞為陰性對照,每份樣品檢測1×105個細胞,使用cell quest軟件進行結果分析。在哮喘穩(wěn)定期,靜脈采血5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抗凝,取 100 μL 全血于 A、B、C、D 4 管,A 管加入FITC-CD3和 PE-CD4各10 μL,B管分別加入 FITCCD3和PE-CD8各10 μL,C管及D管分別加入同型對照各20 μL雙色標記單抗試劑,使用VORTX混勻,避光15 min,加紅細胞(RBC)溶解液1 mL,避光10 min,1000 g離心5 min,棄上清。磷酸鹽緩沖液(PBS,購自美國HYCLONE公司),洗1次后,用0.5 mL PBS將細胞制成細胞懸液,100目篩網(wǎng)過濾,上機檢測。
1.3.2 肺功能指標檢測 使用日本福田公司的肺功能檢測儀,由專門的醫(yī)生對患者治療12個月后的肺功能指標包括呼氣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進行檢測,評價 2組治療效果。
1.4 療效評價標準 由我院呼吸科3位副主任職稱以上醫(yī)師,按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哮喘治療效果評價標準[5]對所有患者進行療效判定。顯效:患者咳嗽、反復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反復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減輕;無效:患者咳嗽、反復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顯效和有效計為總有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差異比較使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2組之間差異比較使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1 a內(nèi)哮喘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1a內(nèi)哮喘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2組1 a內(nèi)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FVC、FEV1、FEV1/FVC 均高于對照組(P均 <0.05),見表2。
表2 2組1a內(nèi)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2組1a內(nèi)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n FVC/L FEV1/L FEV1/FVC PEF/(L/s)治療組 503.45 ±0.812.06 ±0.810.596 ±0.0815.01 ±1.11對照組 623.07 ±1.061.76 ±0.810.553 ±0.0894.03 ±0.93 t 6.0983.9982.6642.567 P 0.0040.0210.0090.058
2.3 2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含量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CD3+、CD4+以及CD4+/CD8+均高于對照組(P均 <0.05),對照組CD8+高于治療組(P<0.05)。見表3。
表3 2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含量比較±s,%)
表3 2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含量比較±s,%)
組別 n CD3+ CD4+ CD8+ CD4+/CD8+對照組 6251.23 ±16.8637.13 ±11.7746.43 ±14.190.94±0.56治療組 5069.57 ±4.5263.81 ±9.4938.02±4.671.70 ±0.33 t 7.47412.9864.0138.599 P 0.0100.0010.0210.004
2.4 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比例與治療效果及肺功能之間的相關分析 治療效果(顯效=3,有效=2,無效=1)與CD3+、CD4+以及 CD4+/CD8+呈正相關(P<0.05),而與 CD8+呈負相關(P<0.05)。FVC 與 CD3+、CD4+以及 CD4+/CD8+呈正相關(P<0.05);FEV1與 CD3+、CD4+呈正相關(P<0.05);PEF與 CD3+、CD4+以及 CD4+/CD8+呈正相關(P<0.05)。見表4。
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增加,哮喘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對于哮喘的治療目前西醫(yī)上以治標為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哮喘可導致患者對糖皮質激素的依賴性。研究證實,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哮喘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對于其產(chǎn)生治療效果的機制不明確[6-8]。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CD3+、CD4+、CD8+在哮喘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9-11]。
表4 治療效果及肺功能相關指標與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比例相關分析
中醫(yī)認為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原因是宿痰內(nèi)伏,當患者因為壓力過大,外感六淫、過度疲倦勞累等時,就會容易發(fā)生支氣管哮喘。中醫(yī)中的主要癥狀為痰阻氣道、肺氣不降等,從而導致肺氣虛弱。并認為風邪為哮喘發(fā)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支氣管哮喘的中醫(yī)治療以祛風為主[3]。本研究所用祛風止痙散方劑中含僵蠶、蟬衣等疏散風熱、息風止痙功效的中草藥成分,輔藥為地龍,可以散風邪、祛痰滯,達到氣通暢、喘自平,恢復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從而改善哮喘的臨床癥狀及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祛風止痙散聯(lián)合激素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提示祛風止痙散聯(lián)合激素治療支氣管哮喘可以很好地緩解患者的癥狀及肺功能。
在哮喘患者中,CD3+細胞的過低表達意味著免疫耐受能力下降,從而變態(tài)反應的可能性就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中醫(yī)祛風止痙散可以提高哮喘患者穩(wěn)定期CD3+細胞的含量,其可能的機制:祛風止痙散方中含地龍,地龍可以抑制部分免疫因子的分泌,從而達到抑制哮喘的作用[12]。王宏娟[13]報道,不同中醫(yī)分型的患者CD3+細胞的含量不同,肺腎氣虛型患者的CD3+細胞的比例低于肺氣兩虛型以及肺脾氣虛型,從而證實CD3+在中醫(yī)辨證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還顯示,治療組的CD4+細胞表達高于對照組,CD8+細胞表達低于對照組。薛克營等[14]通過轉移免疫耐受的CD4+CD25+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起到了降低變態(tài)反應嚴重程度的作用,提示免疫耐受的CD4+T細胞可以起到控制哮喘嚴重程度的作用。韓淑華等[15]報道,哮喘患者CD8+T細胞對中性粒細胞遞呈抗原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有調(diào)節(jié)作用,而且參與哮喘發(fā)病,其高表達可能與抗原快遞呈遞有關。CD8+細胞的低表達可能與祛風止痙散的治療效果有關。
以上結果證實祛風止痙散治療哮喘可能是通過提高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降低CD8+細胞的含量而達到治療效果的。
治療效果及肺功能相關指標與CD3+、CD4+以及CD4+/CD8+的相關分析顯示,治療效果與 CD3+、CD4+、CD4+/CD8+含量呈正比,提示穩(wěn)定期內(nèi)外周血CD3+、CD4+、CD4+/CD8+含量相對于治療效果差的哮喘患者而言較高,從而也提示CD3+、CD4+在哮喘發(fā)生及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還顯示,CD8+細胞含量與治療效果呈反比,同樣提示CD8+細胞在哮喘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本次研究結果,有望將哮喘穩(wěn)定期內(nèi)外周血中的CD3+、CD4+、CD8+細胞的檢測結果作為哮喘治療及控制效果的檢測指標。本次研究還顯示,F(xiàn)VC與CD3+、CD4+以及CD4+/CD8+指標呈正相關(P<0.05);FEV1與 CD3+、CD4+呈正相關(P<0.05);PEF 與CD3+、CD4+以及 CD4+/CD8+呈正相關(P<0.05)。提示,CD3+、CD4+陽性淋巴細胞在中度哮喘患者肺功能恢復中具有重要作用。楊琳紅等[16]的研究證實,外周血CD3+、CD4+以及CD4+/CD8+含量降低與肺功能的降低有明顯的相關性。
本研究顯示,祛風止痙散治療哮喘可能是通過提高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降低CD8+的含量而起到治療作用以及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有望將哮喘穩(wěn)定期內(nèi)外周血中的CD3+、CD4+、CD8+的檢測結果作為哮喘治療及控制效果的檢測指標。
[1] Alpaydin AO,Bora M,Yorgancioglu A,et al.Asthma control test and asthma quality ofLife questionnaire association in adults[J].I-ran J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12,11(4):301 -307
[2] Spangler DL.The role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n asthma treatment:a health economic perspective[J].Am J Manag Care,2012,18(2Suppl):S35-S39
[3] 李風森,白文梅.祛風止痙散對哮喘風痰哮證患者肺功能、Fe-NO 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2,25(8):60-61
[4] Cavkaytar O,Sekerel BE.Salbutamol in asthma treatment:with nebulizer or inhaler?[J].Tuberk Toraks,2012,60(2):193 -198
[5] 高國貞.哮喘患者社區(qū)延續(xù)護理干預及其效果評價的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
[6] 劉勇,薛秀英.中藥治療哮喘60例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1):83
[7] 阮景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發(fā)作期血清總IgE水平變化[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0
[8] 汪明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輕中度慢性持續(xù)期哮喘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21):152-153
[9] 李向陽,何江玲,曾憲升,等.哮喘患者誘導痰和外周血CD3+CD56+NKT細胞的檢測及意義[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1(9):1751-1753;1788
[10] Kawayama T,Matsunaga K,Kaku Y,et al.Decreased ctla4+and foxp3+cd25(high)cd4+cells in induced sputum from patients withmildatopicasthma[J].AllergolInt,2013,62(2):203 -213
[11]Machura E,Mazur B,Rusek -Zychma M,et al.Cytokine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cd4+and cd8+t cells in atopic childhood asthma[J].Clin Dev Immunol,2010,2010:606139
[12] 楊艷娜.地龍在哮喘氣道重塑中的抑制作用[D].山東大學,2008
[13] 王宏娟.63例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中醫(yī)分型與IgE、CD3、CD4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0,29(27):24
[14] 薛克營,王成國,程立,等.CD4+CD25+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對哮喘大鼠氣道炎癥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9,11(12):1613-1616
[15] 韓淑華,遲寶榮,呂冬梅,等.哮喘患者CD8+T細胞對單核/巨噬細胞抗原遞呈功能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30(6):901-903;907
[16] 楊琳紅,王珺,孔令敏,等.塵肺患者T細胞亞群的改變與肺功能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09,49(4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