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專家顧問團
徐仁修(臺灣著名生態(tài)探險家,臺灣荒野保護協會創(chuàng)始人)
李子勛(著名心理學家)
郝冰(天下溪自然學園創(chuàng)始人,中國華德福幼教論壇副主席)
薄灰(美食名博博主,親子美食暢銷書作家)
張赫赫(自然之友副總干事)
有個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他第一眼看到的東西,他就成了它,那東西在后來的某一天、某幾年或歲月流轉中,又成了他的一部分。
早先見到的丁香花成了這孩子的一部分,還有羊、紅紅白白的牽牛花,紅紅白白的三葉草,還有那鹟鳥的歌聲,還有那三月的羔羊、粉紅的豬仔、驢崽和牛犢都變成了他。
——沃爾特·惠特曼
來自環(huán)保、心理、自然教育大家的3 個重要觀點;
3 種我們提議的自然生活方式;
我們選取出來的那些能幫我們改善和自然之間關系的書,能讓我們知行合一地帶上孩子,自然而然地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保護自然。
每個孩子都是自然之子,他看到的自然,其實就是他自己。
我們怎樣看待自然,決定著孩子怎樣與自然相處。
我們和大自然的關系,決定著孩子能否汲取到來自大自然的靈性和能量。
我們對自然的情感,映照出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真實關系,也決定著我們將擁有什么樣的自然。
也許,我們和孩子都對自然“知道”得太多,體驗得太少,投入情感的體驗就更少。
從0 歲開啟自然成長之旅,打開五感與大自然全面連接,帶著情感走進自然,
在生活中與自然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