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英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閱讀教學不僅包括課內閱讀,還包括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不僅是語文課外活動的重要內容,更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怎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促進學生主動、健康、活潑、全面地發(fā)展,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需求
社會在飛速發(fā)展,新生事物不斷涌現(xiàn),這就要求人們不斷的學習。現(xiàn)代教育觀認為,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開展課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閱讀“高效、快速、廣泛”的要求。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靈魂,也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完整性、獨立性、具體性、特殊性,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充分的發(fā)展。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內容和學習天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個性特征,制定閱讀計劃,結合自身經歷理解閱讀內容,有效地促進學生豐富、均衡的發(fā)展。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催化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很自然地成為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本身的文學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讀物。課堂上,教師的“妙語連珠”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更能震撼學生的心靈,引發(fā)他們的敬慕之情;課堂上,教師的旁征博引,故布疑陣,巧設伏筆,也會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古典著作聞名于世。新課程標準認為語文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也就是說,語文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成為一個中國人,使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認識和體會。試想,一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不了解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不知道李白、杜甫,不曉得郭沫若、朱自清,那將是中國語文教育的最大的悲哀。怎樣調動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教師應從自己做起,提高自身文學修養(yǎng)。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誦讀名篇中的精彩片斷,講述作者的創(chuàng)作故事,借用名人或媒體的評價,增加學生對民族文化的了解,使他們真切感受課外知識的廣袤無垠和五彩繽紛。教師可以通過設疑制造懸念,通過簡介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
為了提高自身文學修養(yǎng),教師要博覽群書。要求學生讀的書籍,老師不僅要先讀,而且要以“導讀”的身份去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細心揣摩學生的興趣、需要、障礙和困難,盡量給學生提供他們未見識過的。但特別感興趣的,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高水平的作品。
三、創(chuàng)設讀書環(huán)境,營造學生課外閱讀氛圍
“環(huán)境育人”這句話道出了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的重要作用。作為學校要努力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在優(yōu)美、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中移情、冶性,受到熏陶。同時,設法將這種氛圍向家庭、社會延伸,使他們的閱讀興趣轉化為自覺的閱讀行動。
首先,要發(fā)揮學校圖書閱覽室的作用。由學校統(tǒng)一調控,下達學生閱讀指標,組織學生定期選擇適宜書籍集體借閱。還可以在班級建立圖書角、閱報箱,師生共同捐獻、互換、推薦有價值的圖書、報刊,實現(xiàn)資源共享。為了提高學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自制借書卡,學生自主管理圖書,填寫閱讀反饋表等形式,倡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
學校還可以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宣傳讀書的益處,介紹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向家長推薦優(yōu)秀書目,為學生營造家庭讀書氛圍。
四、指導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要讓學生愛讀書,必須教學生會讀書?!皶笔恰皭邸钡幕A,掌握了高效的讀書方法,學生才能更快地閱讀,實現(xiàn)“愛”與“會”的相互轉換。閱讀方法不能強加給學生,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在模仿中鞏固閱讀技巧。
五、多渠道開展活動。激活學生課外閱讀的興奮點
一個人只有認為所做的事是有意義的,是很重要的,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做,閱讀也是如此。只有教師從學生閱讀心理的角度進行深入地分析思考,使各項閱讀活動充滿情趣,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愉悅,感受到被認可的快樂,體會到讀書的價值和樂趣,才能更好地激活他們課外閱讀的興奮點,從而使閱讀成為學生自發(fā)的需求和欲望。
六、完善評價制度,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完善的評價制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所有學生都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目標,這樣,就有利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努力實現(xiàn)目標,也有利于他們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實際,確定周期(如一個月)以自評、互評等方式評選博覽之星、進步之星、背誦之星、創(chuàng)新之星、識字之星等,使每個孩子在確定了奮斗目標并經過一番努力之后,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還可以開展等級申報評審制度,制定出不同等級的考核標準,由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水平申報相應等級,教師和學生代表一起進行考核,合格者發(fā)證書。不合格者可以在練習之后重新申報。通過完善的評價制度,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語文不是一門純粹的學科。它的許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傳授和簡單的模仿來獲得,而是在天長地久的語文實踐中獲得的,是靠慢慢地領悟,一點一點地積累形成的。語文資源無處不在,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從單一的課堂教學這一主戰(zhàn)場引入到更廣闊的語文世界中去,重視學生課外閱讀地指導,才能激發(fā)出更為強大的活力,尋找到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