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婷
摘 要:一切語言的學習都是一個不斷累積、潛移默化的過程,語文教學也是如此,背誦對于存儲基本語言知識、培養(yǎng)語感、提高語文能力、形成語文素養(yǎng)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許多學生之所以語文成績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注意背誦和積累。在新課改形勢下,背誦仍然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背誦對于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關鍵詞:觀念;指導;寓教于樂
課文背誦是學生掌握和積累基本知識、形成運用能力的關鍵,中學語文教科書也編排進了許多適合學生背誦的優(yōu)秀作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要求學生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古今中外優(yōu)秀詩文。如此可見,背誦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教學實際中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只是下令背,學生則是機械而不情愿地背,背誦效果十分不理想,教學雙方處在一種尷尬的局面。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改進背誦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心甘情愿地去背誦、學習。
一、幫助學生形成背誦重要的觀念
背誦教學要想貫徹執(zhí)行,首先就要讓學生從心底重視起背誦,讓他們牢固樹立起背誦很重要的觀念。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背誦對于語文學習的關鍵作用。
二、對學生進行背誦方法的指導
1.多朗讀背誦法:“熟能生巧”“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都強調了讀的重要性。讀熟、讀順是背誦的基礎,早讀課時,教師不妨帶著學生大聲朗讀,在讀過多遍以后,帶著學生試著背誦,這樣邊讀邊背,讀背結合,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2.理解背誦法:這對于一些古詩文的背誦尤為關鍵,如果學生理解不了,生搬硬套地背,不僅不容易背熟,而且記憶得也不扎實。古詩文中有許多結構、音韻相同的地方,學生容易背混,因此,教師要講透文章的含義、邏輯順序和結構安排,為學生背誦打好基礎。
三、寓教于樂,創(chuàng)新背誦方式
背誦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jù)“寓教于樂”的原則,可以創(chuàng)新背誦的形式,采用接力背誦等方式來活躍背誦的氛圍。比如,我在要求學生背誦《岳陽樓記》的時候,就采用了接力背誦的方法:全班學生每人一句,輪流接力背誦,對于背誦錯誤或者沒有接上來的學生,要在全班學生的提醒下背誦出來,并且要做10個蹲起,這樣就很好地調動了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記住了文章。
總之,背誦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放棄原來強制性、逼迫性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背誦,和學生一起背誦,只有這樣才能讓背誦的作用發(fā)揮到實處。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