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隨著社會物質(zhì)和財富的不斷發(fā)展,心理疾病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青少年成為高發(fā)人群,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國家未來的繼承者,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初中生大多處于十四五歲的年齡段,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可能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困惑,教師要主動地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隨時采取應對措施。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問題;講座
初中生處于心理健康塑造的階段,如何保持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問題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要把老師和家長聯(lián)合起來,積極關注學生問題,為學生的心理健康開辟一條綠色通道。
一、與學生交朋友,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并解決問題
初中學生處于一種對事物了解并且對事物充滿興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正確的疏導,學生極有可能在心理上留下一些問題。很多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沒有人去傾訴,也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久而久之便會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很大威脅。老師要和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就是可以傾訴的對象,當遇到一些問題時他們首先會對老師說,老師就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學生排除心里的問題。比如,一個男學生悄悄地喜歡上了另外一個女生,不敢告訴別人,于是就告訴老師,老師要給學生講出早戀的危害,讓學生認識到早戀的不恰之處,然后和學生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老師一定要讓得到學生足夠的信任,所以,老師不能將答應學生保守的秘密告訴別人,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地信任老師。
二、提高心理課堂的效率,定期開展一些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讓學生增進對心理健康了解
學校的教育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學校還可以定期地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讓學生的心理定期的能夠進行洗滌。其實很多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就是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甚至有些問題出現(xiàn)時學生還不知道危害,這就導致學生走向一種不好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的心理問題觸及很多方面,比如,學習的成績不好,自身長相的原因,或者家庭沒有別人富裕,或者是父母的離異等等,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擔負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心理方面有足夠的認識,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三、與家長和相關部門做好聯(lián)合工作,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
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能僅僅依靠課堂,不能依靠老師,還要把家長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gòu)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當學生有問題時,家長要積極地與老師聯(lián)系,共同找出一個對學生傷害最少,而且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初中生的重大心理問題一般有五個階段,分別是呆滯期、侵襲期、沖突期、消化器、重建期。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重大的心理問題時,學校心理工作處,老師,還有家長要緊密聯(lián)合起來,在學生的不同階段做好引導和疏導工作,積極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來。要讓學生相信家長和老師,當學生心理有問題時應及時告訴家人和老師,當學生有心理問題時一定要采用恰當?shù)姆绞饺ソ鉀Q,要讓學生心平氣和的想自己的問題,然后有一個冷靜地心理去看待問題。切忌用武力去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這種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去面對未來。
總之,初中生在心理方面有很多的問題,但是他們還不會懂得自己排解,學校在以教育為主的原則下,以各種手段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讓每一名學生都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對明天。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