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鄧毅(1963-),女,籍貫:湖北公安人,職稱:主管護師,學(xué)歷:中專,主要研究方向:護理管理知識方面?!菊繌囊酝牟』紘@著護士轉(zhuǎn)換到現(xiàn)在的護士圍繞著病患這樣的模式,護患之間的溝通顯得越來越重要。護患之間良好的溝通有助于改善護患的關(guān)系,反之則會惡化。本文對如何做好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護患溝通做了簡要分析,旨在更好的提高護理的工作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護患溝通;語言性;非語言性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biāo)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6-0236-02
在臨床的護理工作中,所謂的護患溝通,即護理與病患之間圍繞著同樣的規(guī)則,相互之間傳遞信息的一個過程,它是病患之間相聯(lián)系交往的一個重要途徑。護理通過患者傳達的信息,可以更好的掌握患者的身心健康程度,從而更加有側(cè)重點的對病患加以護理;病患則通過護理的信息,對護理工作更加的有信心。它不僅有效地改善了護理與病患之間的關(guān)系,也對護理的護理工作、病患的健康修復(f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語言性的溝通
言語給人帶來的心理方面的刺激作用是很強大的,有一句俗語就表明了這一點,它的大概意思是,一句好的言語能讓人在冬季的三個月都感到溫暖,而一句兇惡的言語則讓人會在六月份感到寒冷。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和病患之間的溝通大部分都是以交談的方式進行的,溝通的言語可以治療病患的疾病,但也有可能引起疾病。通過與病患之間的言語交談,護理人員可以更加準(zhǔn)確的了解到患者的病況,這樣便可以給予患者準(zhǔn)確的治療方案。這不但可以在身心上幫助病患減輕痛苦,而且也可以提高治療的效果。如果護理人員能夠巧妙的應(yīng)用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技巧,則會促進與病患之間的感情,從而更好地給病患治療。
首先,護理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是要有主題性的。護患之間的溝通是圍繞患者的病情展開的,所以患者的病情便是護患溝通的主旨,掌握好這一主旨,護患之間的交流才能有主題、有針對性的展開。
其次,護理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應(yīng)該是有區(qū)別性的。護理人員面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生活背景的病患是要有不同的交談方式的。對那些本身就精力旺盛、容易激動、做事為人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患者,護理人員要能夠使與他們的溝通在平靜的氛圍中展開;而對那些較為固執(zhí)、做事扭捏不爽快的患者,護理人員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對他們進行開導(dǎo),語氣上也要相當(dāng)?shù)奈?;和小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多使用鼓勵性的語句,增強他們對自己病況的信心;和年輕人溝通的時候,為了避免使他們產(chǎn)生逆反的心理,護理人員不能使用教訓(xùn)的口氣與之交談;而和老年人溝通的時候,護理人員就不能運用太多的修飾語、定語之類的修辭,更重要的是簡單易懂,盡量的使用口語化的言語,以晚輩的身份傾聽患者的心聲,讓他們對自己產(chǎn)生更多的親切感,從而優(yōu)化溝通的效果。
再次,護理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應(yīng)該具備情感性。情感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護理人員在與病患的溝通中,要對本身個人主觀的情感加以調(diào)節(jié)和控制。一旦進入了工作的狀態(tài),便不能摻雜著私人的情感。工作中要時刻保持著冷靜、愉快的心情,只有這樣,護理人員才會真正的給病患以同情心、給病患尊重、從而信任病患。
最后,護理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方式要有藝術(shù)性。給病患做相關(guān)的解釋說明的時候,要客觀冷靜,切勿抑揚頓挫,這樣可提高自己的沉著感和可信任感;而護理人員在表達情感的時候,則可以按照情感用相同的語氣與病患溝通。比如說輕輕的對病患說一句你真厲害的時候,就可以充分的表達出對病患的贊揚和尊重。但是,如果用高揚的語氣,快節(jié)奏的說出你真厲害的時候,就反而有一種嘲諷的意思,這就會讓病患緊張,也影響到護理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有效溝通。
二、非語言性的溝通
護理人員與病患之間可通過直接的言語進行溝通,直觀明了的表達出意思和情感,同時,非語言性的溝通也是同等重要的。一方面,醫(yī)護人員要學(xué)會聽到患者的弦外之音,可能有些話病患難以啟齒,但是護理人員要能知道病患的真正需要;另一方面,明白病患的需求,護理人員要充分運用自己的面部神情、行為舉止等形式給病患及時準(zhǔn)確地反饋。這樣不僅可以闡明自己在認(rèn)真傾聽,深知病患心,也可以起到鼓勵病患、增強病患信心的作用。根據(jù)有關(guān)的調(diào)查顯示,某種情況下,非語言性的表達比語言性的表達更加具有感染力。
(一)面度表情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病患可以在護理人員的眼神中讀出很多東西。給病患安慰的時候,護理人員就要眼神中充滿著關(guān)心之意;給患者支持鼓勵的時候,要給予病患堅定的眼神;給病患提供解釋的時候,就得智慧充滿著目光。護理人員給病患親切而堅定的眼光可以使病患增加信心,減少恐懼的感覺。醫(yī)護人員不得給病患輕蔑、兇惡的眼神,因為這樣會讓病患增加很多煩惱,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除此之外,微笑也是打開心靈的一個好方法。護患之間的溝通如果常常有微笑伴隨,那么就會大大的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減少雙方的心理壓力,從而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的質(zhì)量。
(二)肢體的接觸
眼神交流可縮短心靈的距離,病患之間的肢體接觸則可拉近空間上的距離。護理人員適當(dāng)?shù)慕o病患以按摩等肢體上的撫摸,可以有效地緩解病患身體上的疼痛,讓患者感到舒適感;給老年人攙扶、蓋被子等行為也可表現(xiàn)出對病患的關(guān)心;給孕婦在肚皮上簡單地做些撫摸,可以有助于降低分娩的疼痛感;而親切的撫摸患兒的頭部,會讓患兒倍感親切,消除恐懼的心理,從而更容易接受治療護理。
三、結(jié)語
在臨床護理中,護患之間的的溝通是一門技術(shù),也是一門藝術(shù)。護理人員要掌握溝通的技巧,巧妙的應(yīng)用語言性和非語言性這兩大類的溝通,培養(yǎng)自身的素養(yǎng),在護理工作的時候,和病患之間實現(xiàn)良好的溝通。拉近和病患之間的距離,給病患增加信心,能夠促進病患愿意、并且想要接受治療,改善臨床護理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胡碧玉,陳素英,溫秀梅. 護患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技巧[J].臨床醫(yī)學(xué),2011,9.
[2]方保珠. 護患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J].淮海醫(yī)藥,2013年3月.
[3]張愛華. 淺談護患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