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娜
【摘 要】婦女保健工作一直都是基層工作的重點,我國對婦女健康問題相當重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婦女保健工作一直存在著婦女素質普遍不高,保健管理工作難以開展,婚前體檢、婦科常見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以及婦女的健康教育都存在漏洞的問題。為此,我縣開展提高婦女素質及完善基層婦女保健工作的活動,通過對婦女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大部分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婚前體檢率明顯高于活動開展前,婦科常見疾病的普查率也明顯提高。
【關鍵詞】婦女素質;基層;保健工作
婦女保健一直都是保健工作的重點,尤其在基層是保健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基層婦女的素質普遍不高,并且大部分是外地的打工人員,流動人口多且不好管理,保健工作不是很到位。為此在我縣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視以及帶領下,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調節(jié)和協作,對基層婦女保健工作進行宣傳教育,重點是流動人口的婦女健康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仍有部分困難擺在我們面前,所以務必要堅持對基層婦女的健康教育,才能顯著提高保健工作的效果。
1 婦女保健工作中的問題
1.1 流動人口多 我縣流動人口中的孕產婦的管理已成為目前婦女保健工作的最大難題,主要原因是流動人口多為外來打工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難以交流和溝通[1]。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涌入我縣的情況。2013年我縣總人口為43.3多萬人,其中流動人口已達4萬人左右,占縣總人口的9.24%,其中育齡婦女近8000人,年分娩近200人。流動人口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素質較差,大部分流動人口缺乏基本的婦女保健意識,并且對常見婦科疾病、孕期并發(fā)癥及合并癥無認識能力。加上經濟條件較差,不能及時治療疾病,直致病情惡化才到醫(yī)院救治[2],極易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在流動人口中有大部分孕婦屬于超生游擊隊,由于長期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及不懂計劃生育,避孕的概念和措施較薄弱。部分流動孕婦為了躲避計劃生育部門的懲罰,從懷孕到分娩前從不到醫(yī)院做常規(guī)檢查,甚至于部分足月孕婦因為經濟困難沒有能力住院分娩,嚴重威脅著母嬰的安全和健康,所以流動孕婦保健已成為婦女保健工作的最大難題。
1.2 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改制 我縣有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改制嚴重影響了基礎婦女保健工作的落實,且保健服務質量也處在較低的水平。政府雖幫助改制后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購買了相應的公共衛(wèi)生設施,但由于工作重心仍是抓醫(yī)療業(yè)務和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造經濟收入[3],因此保健服務這類幾乎無經濟效益可言的項目和無償服務很難得到保證,保健人員的活動教育經費也就不能完全落實。而且婦保醫(yī)師要承擔門診工作,創(chuàng)造效益,保證工資收入。在孕產婦保健質量調查中發(fā)現,產后訪視工作存在一定水分,訪視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孕產婦及嬰兒的基本保健需求。
1.3 常見婦女疾病普查有困難 大部分企業(yè)對定期進行婦科病普查工作不夠重視,甚至完全沒有定期檢查,對女職工的健康管理沒有納入企業(yè)管理的范疇。由于對婦科病檢查、診斷、治療的重要性認識遠遠不夠,婦女常見疾病的普查普治工作開展效果不明顯。
2 相應的應對措施
做好婚前保健和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的宣教工作,推出相應的服務措施,加大宣傳的力度,要讓群眾知道婚檢和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的好處和必要性,自覺接受檢查。改進婚檢和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工作[4],推出套餐化服務,讓群眾自主選擇,并提供咨詢服務。改善婚檢環(huán)境,提升服務質量,提供便民服務措施。開設婚前、孕前優(yōu)生體檢[5]、咨詢門診,為即將生育的青年男女提供優(yōu)生優(yōu)育方面的知識[6]。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可以大幅度提高婦女的基本素質,有助于基層保健工作的開展和落實。
3 討論
3.1 流動人口中孕產婦的安全與健康問題應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這項基本工作要求把對流動人口中孕產婦的管理納入到婦女保健工作的考核范圍,成立流動人口服務中心,要求工作人員對我縣流動人口進行摸底調查,知曉流動人口中孕產婦的人數和具體情況,并建立孕產婦保健冊[7],納入系統管理。醫(yī)療保健部門加大宣傳力度,以提高流動人口的自我保健意識。對流動人員的保健實行減免,衛(wèi)生部門適當給予經費補助,讓流動人口能享受到與本縣孕產婦同等的基層婦女保健服務。
3.2 要加強公共衛(wèi)生、預防保健工作,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 婦女保健工作是政府的社會衛(wèi)生事業(yè),需要政府投入。要保證工作經費充足[8]、人員的相對穩(wěn)定和固定,提供繼續(xù)教育的機會和對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同時,要制定較為完善的考核機制,實行獎罰措施,這樣才能起到鞭策的作用。要充分發(fā)揮婦保醫(yī)師的主觀能動性,盡一切可能積極開展婦女保健工作,為廣大婦女服務并維護廣大婦女的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只有以提高婦女素質為前提,才能做好基層保健工作。
參考文獻
[1]荊玉霞,杜雪平,孫艷格等.北京月壇社區(qū)婦女保健需求調查[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3):268-270.
[2]于英.新“兩綱”婦女保健指標中期監(jiān)測評估[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0):4217-4219.
[3]林毅途,楊春霞,麥健飛等.健康教育在婦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2,18(6):855-857.
[4]曾紅友,郭華,邱潔等.深圳市寶安區(qū)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婦女保健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23):3304-3307.
[5]陳惠麗,黃翠敏,曹霞等.海南省2000—2010年婦女保健指標狀況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2,23(11):133-135.
[6]施紅,朱麗萍,秦敏等.上海市社區(qū)婦女保健服務現狀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1):4477-4479.
[7]盛秋.全國婦女保健及婦科內分泌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0,19(1):60-63.
[8]楊柳.社區(qū)醫(yī)療保健服務中更年期婦女保健[J].中國婦幼保健,2001,16(12):77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