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山有峰谷,人有起落?!恫烁T》云:“得意處論地談天,俱是水底撈月;拂意時吞冰嚙雪,才為火內(nèi)栽蓮?!钡拇_,風平云淡時難覓人的真性實情,大起大落時乃見人的風節(jié)操守。
唐代作家張說,曾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博學多識,為文駢散皆工,號稱“燕許大手筆”。初時,張說因?qū)Σ叩谝槐恢赜?,提升到了鳳閣舍人的高位,后因仗義執(zhí)言力保被誣陷的大臣魏元忠,得罪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被流放到欽州,這是他的一起一落。中宗繼位,張說被召還,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梢驗樗麆傉话?,不肯依附于不可一世的太平公主,又落得一個“罷知政事”,被貶岳州,這是他的二起二落。落也罷,起也罷,張說不改君子本色,不卑不亢,坦坦蕩蕩,連貶謫的經(jīng)歷也讓他的詩“得江山之助”而凄婉深沉,更加感人,后世詩評家認為,唐詩就是從他開始“漸入盛唐”的。
大起大落固能顯露君子高風亮節(jié),也能洞見小人猙獰嘴臉。這就是孔子說的那個道理:“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蓖瑯咏?jīng)歷過二起二落的宋之問,就是一個人格低下的小人。一開始,他媚附張易之,拍馬溜須不說,居然還為其捧“溺器”,于是“一起”為尚書監(jiān)丞。后來,張易之垮臺了,他被貶為瀧州參軍,這是“一落”。不久,他又投靠朋友張仲之,當獲知張仲之和駙馬王同皎等人正密謀除掉武三思,立馬命侄子出面告發(fā)。結(jié)果,張仲之和王同皎被殺,宋之問則因告密有功被“二起”為鴻臚主簿,這種忘恩負義、賣友求榮的行徑,當時就讓人不齒,“天下丑其行。”可他還不肯好好做官,在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之間翻來覆去,投機取巧,結(jié)果被“二落”流放欽州,后來下詔賜死。宋之問也是個有才華之人,可惜心術(shù)不正害了他,正所謂“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二起二落”已夠折騰人,讓人難以忍受了,遺憾的是, “三起三落”者也不乏其人。不過,折騰的回合越多,就越能砥礪人的品格,見證人的風骨。范仲淹就是其中范例。天圣六年,范仲淹由宰相晏殊舉薦,“一起”而進入秘閣任校理。不久,他上書力諫劉太后撤簾罷政,還權(quán)仁宗,觸怒了劉太后,被“落”至河中府任通判。劉太后去世后,宋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二起”為“右司諫”,未幾,他又“不識時務(wù)”地反對仁宗廢后。仁宗惱羞成怒,一聲令下,把范仲淹貶到睦州。又過數(shù)年,范仲淹第三次被朝廷起用,被任命為待制職銜??伤€是那樣的疾惡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連上四章,彈劾腐敗宰相呂夷簡,結(jié)果又被“三落”為饒州知州。他因不畏權(quán)勢,伸張正義而三被貶謫,被人譽為“三光”的經(jīng)歷,就是他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名言的最好解讀。
還有“以總統(tǒng)勛章為扇墜,臨總統(tǒng)府之門,大詬袁世凱包藏禍心者,并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的章太炎;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的孫中山,都是起起落落、風風雨雨、坎坷至極。然而,他們都呈現(xiàn)了難能可貴的君子風節(jié),一是百折不撓,志向不移,咬定青山不放松;二是寵辱不驚,身居高位時不趾高氣揚,落入低谷時氣節(jié)不改。
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生有起落也很正常,關(guān)鍵是要保持君子風節(jié),得志不猖狂,失意不氣餒,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那就沒什么障礙能擋住你前進的腳步。
(編輯 花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