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建筑行業(yè)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這一方面為我國的基礎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一方面暴露出了不少工程建設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裂隙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控制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混凝土;裂縫控制
引 言
混凝土技術是當今主要的建筑技術之一,其有荷載應力大、造價低廉、施工簡便等特點,廣為建筑行業(yè)應用?;炷劣绕涫歉邔咏ㄖ幕炷猎谑┕み^程中,容易出現(xiàn)裂隙情況,這很大程度是施工管理控制的疏忽、以及原材料質量等方面的原因導致的?;炷凉こ桃坏┏霈F(xiàn)裂隙將嚴重影響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影響工程整體質量安全。加強對施工的管控控制,從原材料,到工程施工,再到工程養(yǎng)護進行全程的管理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裂隙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有效提高工程質量,保證建筑安全。
1 高層建筑中混凝土出現(xiàn)裂隙的原因
1.1 原材料質量不合格
混凝土建筑材料通常是由水泥、石、沙以及水通過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并加入一定的外摻物組成的。實際的研究表明,原材料質量是影響混凝土裂隙產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當今工程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部分施工企業(yè)在進行原材料選購時,為了節(jié)省成本,在原材料購買時,無視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并且選購時缺乏對水泥以及其它原材料的抽樣檢測,這些不合理的操作使得混凝土的質量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混凝土容易出現(xiàn)裂隙等情況。
原材料在進行貯存時,其防護措施未按相關標準進行操作,例如在水泥的貯存時,沒有及時有效的進行防潮工作,水泥出現(xiàn)結塊硬化現(xiàn)象,使得混凝土在攪拌時出現(xiàn)不均勻情況,進而產生裂隙。除此之外,混凝土中砂石的泥沙比例不合格,或者攪拌混合的比例不合格也會使得混凝土出現(xiàn)裂隙情況。
不同規(guī)格的水泥和砂石對水量和其他原材料的比例需求也不同。例如水灰比較大時,混凝土整體收縮性較強,砂石表面易出現(xiàn)大量的水泥漿,形成膠結,使得混凝土出現(xiàn)裂隙現(xiàn)象。
1.2 溫度、濕度控制不嚴格
混凝土在硬化的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量,其內部會產生大量的水化熱,使得混凝土內部溫度高于外部,形成對表面的張力。當混凝土硬化將要結束時,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落差較大,受原有混凝土或者基面的空間限制,混凝土內容容易產生拉應力,這個應力一旦超出混凝土的承受范圍就會形成裂隙。
混凝土裂隙產生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濕度。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內部濕度變化較小,但其表面的濕度受天氣和日曬的影響較大,如果工程完成后,沒有及時的進行有效養(yǎng)護,就容易出現(xiàn)表面濕度落差,進而產生裂隙。
1.3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不規(guī)范
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時,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施工技術進行操作,以免出現(xiàn)裂隙等混凝土病害?;炷帘旧硎且环N脆性建筑材料,其受壓應力較高,但是受拉應力較低。如果實際施工時需要混凝土承擔拉應力,這時需要在混凝土結構中添加鋼筋等建筑材料。鋼筋材料加入到混凝土工程中一方面改善了受拉應力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混凝土面臨著新的裂隙問題。
施工單位在進行鋼筋材料的綁扎時,需要根據(jù)相關的規(guī)定和工程設計要求來完成,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符合建筑應力分布情況。防止出現(xiàn)因應力集中而產生混凝土保護層開裂現(xiàn)象。另外在施工設計時,需要細致的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力要求,防止超荷載而產生的裂隙,并且施工過程中要做好養(yǎng)護和拆模工作,積極防止裂隙的產生。
1.4 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的不規(guī)范
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層建筑工程,其混凝土需要進行運輸才能到達施工現(xiàn)場,運輸?shù)囊?guī)范和運輸時間的控制對混凝土的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如果運輸時間過長,混凝土出現(xiàn)初凝現(xiàn)象這將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注意保證混凝土的落差高度把握,高度過大容易產生骨料離析情況,進而使得混凝土局部結構松散,其凝固后易出現(xiàn)裂隙。
2 混凝土施工中的裂隙控制措施
2.1 原材料質量控制措施
2.1.1 水泥控制
在大體積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時,需選擇低熱水泥,降低水泥水化的放熱張力,以免出現(xiàn)裂隙。相關的資料顯示水泥的水化放熱情況和其成分有重要的聯(lián)系,通常情況下降低水泥中的C3S與C3A,并增加C4AF的含量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的水化放熱量。與此同時,較細的骨料會影響熱能的傳遞,所以通常情形下選擇較大細度的水泥來保障水化熱量的逸散,降低熱能張力效應,保障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安全。
2.1.2 外加劑控制
外加劑主要有以下的作用,這也是混凝土外加劑選擇的參考方向:①減水作用,減水劑的加入將使得混凝土的攪拌用水量大為降低,可以有效降低水化放熱情況,避免了混凝土內部高溫張力形成裂隙。②緩凝作用,通常情況下,混凝劑是延緩混凝土的凝固速度,降低水化放熱的速度,使得混凝土內部高溫張力緩慢釋放,避免出現(xiàn)裂隙。③引氣作用,體積較大的混凝土工程其內部會產生微小的氣泡,氣泡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工程質量。引氣外加劑的作用是保證氣泡在澆筑時得到釋放,降低因氣泡而產生裂隙的機率,并且保證混凝土的強度。
2.2 混凝土溫度的控制
混凝土的溫度控制需要從入模溫度和澆筑溫度兩個方面進行把握。混凝土在攪拌時,要避免攪拌材料的暴曬,需進行材料的遮陰,防止因為日照而產生高溫,使得混凝土水化時的基溫過高。在澆筑時,可以根據(jù)工程需求進行分層澆筑;工程體積較大時,則可以進行冷卻水管的鋪設,通過人工水循環(huán)來降低水化溫度;澆筑過程中要進行遮陰防護,避免暴曬;需要在混凝土內部增設測溫管,及時檢測內部溫度,保證工程質量安全。
2.3 混凝土的運輸控制
混凝土在攪拌地點和工程地點的距離需要合理的設置,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的吊運要迅速,避免出現(xiàn)初凝現(xiàn)象。
2.4 澆筑的控制
混凝土澆筑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工程規(guī)范進行跌落高度的控制,避免高度落差過大而形成骨料離析情況,使得骨料分布不均,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并造成裂隙情況出現(xiàn)。與此同時,澆筑后需要及時的進行振搗工作,反復的對混凝土工程進行振搗棒或平板振動器的振搗工作,將混凝土內部氣泡振搗出,降低出現(xiàn)裂隙的機率。
2.5 加強施工管理
為避免因施工不當而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木模提前澆水濕透,防止模板吸水造成混凝土失水;②冬施的鋼筋混凝土采用單摻氯鹽早強劑,應同時摻加亞硝酸鍋防銹劑,以防止鋼筋銹蝕形成裂縫。③模板支撐體系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做好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編制。特別注意支架立柱基礎的承載力。
3 混凝土工程的養(yǎng)護工作
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伴隨著整個工程中的,在具體的養(yǎng)護方法選擇時,需要根據(jù)工程的規(guī)模和當?shù)貧夂蛐畔戆盐铡pB(yǎng)護主要有灑水養(yǎng)護、蒸汽養(yǎng)護以及覆膜養(yǎng)護等。常用養(yǎng)護措施是覆膜養(yǎng)護,在工程表面平整工作完成后,為了防止暴曬而形成表面裂隙,將草席、麻袋等遮蓋物覆蓋在工程表面,避免陽光直射,保護混凝土的自然干燥。
4 結束語
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工程涉及的人員、材料等因素較多,其裂隙的產生的原因也較為難以把握。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加強對混凝土特性的分析研究,掌握混凝土的原料配制、施工技術、養(yǎng)護技術等等,全面的進行施工控制,積極防范裂隙的產生,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劉步能.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控制措施[J].民營科技.2010(05).
[2]黃燕華.混凝土工程施工裂縫質量管理措施[J].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10(03).
[3]陳燕菲,曹新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技術[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