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娟娟
有人說:“會玩的人才會生活?!蔽艺J為的確如此。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主體參與能促進學生的原始性機制。為了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在實踐中探究,分享成功,我把四年級(3)班的同學帶到操場上去。把“坐”在教窒的“靜”態(tài)學習變成“動”態(tài)學習。走到戶外去感受陽光,體驗生活,為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通過實踐探究、分享成功。
現(xiàn)在把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語文天地(九)》的“初顯身手”這部分內(nèi)容教學方法寫下來,與同行共同探討,以求進步。
一、做好準備
1.確定時間:選擇陽光充足的時間。
2.確定地點:學校操場,
3.準備好實驗用品:鏡子、噴霧器、肥皂水、灑水壺等。
二、活動過程
1.我把學生分成四個組,也可以自由組合:拿鏡子的一組,帶噴霧器的一組,拿肥皂水的一組,拿灑水壺的一組。分小組進行實踐探究,感受陽光。于是小朋友們有的拿鏡子反射太陽光:有的拿著肥皂水吹肥皂泡,異常興奮,玩得可高興啦!
2.集體演示交流,分享成功
A組同學統(tǒng)一拿出各自的小鏡子在陽光地帶一站,一束束陽光照在了對面同學的身上,大家一起歡呼:“太陽光照在我身上了!”“我變成(光亮)的了……”A組同學退出,B組上。他們拿起噴霧器,紛紛噴起了水霧。一剎那,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道道彩虹。同學們又歡呼起來:“我們讓水變成了彩虹啦!你們看七色彩虹多美??!”C組同學也不甘示弱:“該我們啦!”他們紛紛拿出瓶裝的肥皂水和帶有小圓圈的小工具接二連三地吹起了肥皂泡。頓時,空中飄起了許許多多的肥皂泡,一個個色彩斑斕的肥皂泡飄著飄著……同學們仰著頭吹著、看著、叫著、笑著……操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這時D組同學也急了:“該我們表演了!”他們提起灑水壺就往地上灑水。灑呀,灑呀!可地上始終沒有積多少水。水到哪去了呢?我隨機引導:“你們很聰明,玩得很好,下面大家說說各自的收獲吧!”
3.談收獲
A組同學先說:“我能用鏡子把太陽反射出去?!?/p>
B組同學說:“我們吹肥皂泡,也發(fā)現(xiàn)陽光是七彩的!”
C組同學說:“我們吹肥皂泡,同樣發(fā)現(xiàn)陽光是七彩的!”
D組同學說:“我們?yōu)⒃诘厣系乃灰娏?,原因是地面在太陽曬著的時候,吸收了熱,變成了水蒸汽。水蒸汽到空中變成了……”
我鼓勵學生:“你們都是會玩的行家。個個會動手、動腦,將來一定會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加油吧!”
三、師生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師:“同學們在活動中探索到了真理,都是好孩子。那么,愿不愿意在課后回憶活動的全過程,把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有條理地寫下來,完成‘搜集陽光報告的練習呢?”學生齊答:“愿意!”此時,他們的臉如陽光般燦爛!一堂實踐活動課在游戲中快樂地結(jié)束了。小朋友個個像快樂的小鳥蹦蹦跳跳地進入了課間活動。而我呢?等著收獲吧!第二天,我果然收到了一份充滿情趣的“搜集陽光的報告”。我高興極了,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四、教學反思
通過這堂活動課,我更深刻地明白了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們樂于做的事,在玩中學、學中玩,孩子們就會快樂成長!
在今后的教學中或上習作課時,我會繼續(xù)帶領(lǐng)孩子們到戶外去、到大自然中體驗生活,我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積累作文素材,豐富他們的情感。并且放下架子積極參與,和學生一起享受生活,體驗快樂,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其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樣,就會增強教學的實效性,語文課也會充滿活力,充滿情趣!
(作者單位 甘肅省莊浪縣南湖小學)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