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對門的郝大爺養(yǎng)花的造詣很深,陽臺上一年四季綠意蔥蔥,花開不斷,到了春天更是花團錦簇。站在他家的陽臺上,微風吹拂,花香四溢,直覺得心曠神怡。
受其感染,我也愛上養(yǎng)花,并由簡單植物開始。每天清晨,我在陽臺上打理花草,郝大爺在那頭微笑著,隔空交談,悉心指導。哪盆該澆水了,哪個該換盆了,怎樣施肥和每種花草不同的習性,郝大爺都會娓娓道來。每當看到陽臺上一派生機,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也引得妻子和女兒時常到陽臺上轉。她們捧著花使勁地聞著,由衷地贊道:“真香!花兒姹紫嫣紅,真好看!”女兒還調皮地說:“老爸的性情現在變柔和了,說話聲音也好聽了。”也許,種花在潛移默化中陶冶著我的情操,提升了我的生活品位,營造了家里的溫馨氣氛。我要像伺候花兒一樣,給予妻子和兒女呵護和關照。
“花為媒”,我們開始與郝大爺一家走動起來,隨后變成了親鄰。郝大爺一家人和和美美,兒子在機關上班,兒媳做藥店銷售員,孫女在高中就讀。他老伴潘大媽身體不好,只能靠坐在輪椅上“行走”,下樓不方便,郝大爺就琢磨著養(yǎng)些花草讓老伴調節(jié)心情。這一養(yǎng)一發(fā)而不可收,他把陽臺整成了小花園。潘大媽每天最愜意的事就是搖著輪椅到陽臺上曬曬太陽,觀賞著一團團盛開的花兒。郝大爺忙著沖營養(yǎng)品,拿小毛毯給老伴蓋膝蓋,還給她讀報,講新聞。郝大爺開玩笑道,這是在給老伴作心療。花開無語卻有情,滿陽臺的花默默地傳遞著大爺對老伴深沉的愛意。
后來我發(fā)現了奇特的現象,同樓里喜歡在陽臺上擺上花草的幾家人,偶爾碰面他們都會微笑著跟我打招呼,神情平和,我也報以友好的微笑。有時我還碰上他們家里的老人打掃樓道,青年人幫老者拎重物。或許,愛花人更愛家。推及他人,會自然而然地釋放出公益心。而把家里裝修得富麗堂皇而陽臺上空無一物的家里時常能聽到吵鬧聲。前不久,傳來隔壁單元五樓男女離婚的消息,我雖感意外,但也在料想之中。那男的做著大生意,經常不著家。女的報復,在外染上了賭癮。心思都不在家里,何談有閑情雅致來養(yǎng)護花草?這些生活的細微處能折射出他們的婚姻走向盡頭的某種成因吧!
前不久,我到街頭找店鋪配拉門的玻璃??催^好幾家,店鋪里都堆得亂七八糟的。因為生意小,店主又嫌麻煩,態(tài)度很是不好,報價奇高。最后,我找到位于街角落的那家小店鋪。同樣是經營玻璃的店,這家小店收拾得干干凈凈,成品和毛玻璃擺放有序。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屋子中間有一盆綠意盎然的吊蘭,店外面還擺放著幾盆月季,花開正艷,吐著芳香。女店主收拾得十分利索清爽,說話聲柔和。問清了要求,她輕聲吩咐老公,并答應馬上送貨。臨走,我開玩笑道:“一看見你們在養(yǎng)花就知道是好老板?!迸曛麈倘灰恍Γ吧堆?!弄幾盆綠色植物,老公做事心里才不煩躁。我們住店里,地方小,在外面擺上花這也是‘窮講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