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詩平
沒找好下家就毅然辭職,這種跳槽的方式你敢嘗試嗎?人才市場上,涌進了一批這樣的“裸辭族”??陀^地說,“裸辭”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表明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開始重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快樂和追求,而不只局限于薪水、職位等因素,這其實也是一種社會進步。因為“裸辭”本身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人生的理想,不是每一個人都敢于作出這樣的決定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裸辭族”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為了暫時逃避壓力,或是因為一時心情不好就撂挑子去放松,結果“裸辭”之后發(fā)現(xiàn),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不降反增,比如經濟壓力、家庭壓力以及對未來的迷惘與痛苦等等,心情反而更壞了。所以,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裸辭”之前還是當“三思”。
1 一思,自己是否有“裸辭”的物質支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如果已經在工作中積累了一定資本,“裸辭”不影響基本的生活需求,有能力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倒也無妨。如果沒有充分的物質準備,直接辭職,就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經濟來源,出現(xiàn)經濟危機,甚至會淪為“啃老”一族,或者影響家庭關系,那樣就不夠理性了。
2二思,自己對未來是否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源于對自己的能力有
自信。既然“裸辭”的初衷是為了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或是追求一種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那么在辭職之前最好能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估計,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職業(yè)方向和職業(yè)規(guī)劃,從而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如果一個人連目前的工作都不能做好,那么他走到哪里,都是一樣的,辭來辭去,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恐怕只能是徒增煩惱。
3三思,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責任擔當。人生在世,必須有所擔當,這種
擔當體現(xiàn)在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上。我們做每一份工作,在為自己謀生的同時,也是在為社會貢獻和服務。因此,對于那些想通過“裸辭”來調節(jié)情緒、逃避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的人來說,“裸辭”不是“萬靈藥”,因為做任何工作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承擔起自己應擔負的責任,然后再去想辦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才是最好的方法。